資本新規或減弱銀行對貨基、債基配置意願,首次監管報送在即基金公司如何應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覽青 上海報道

牽一髮而動全身。

作爲多層次的國際監管標準,巴塞爾協議Ⅲ將全面風險管理的監管邊界從銀行體系拓展至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性。2024年1月1日,被譽爲中國版“巴三”的《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資本新規”)正式實施。資本新規在沿襲相關國際標準的基礎上,根據我國國情增加了多項中國特色監管要求,也首次明確了商業銀行投資資管產品的資本計量標準,引導銀行落實穿透管理要求。

近期,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3月31日,商業銀行即將迎來資本新規正式實施後的首次監管報送,其中涉及資管產品的風險加權資產計量,需要以公募基金爲主的資產管理機構配合相關報送工作,但由於不同計量方法下對同一產品的資本佔用差異較大,從幫助銀行客戶減少資本消耗的角度,對資管機構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資本新規“應穿盡穿”的穿透原則下,面對來自渠道端的壓力,公募基金釋放出對審計、IT系統升級需求,更對公募產品設計、考覈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債基、貨基風險權重計量受到衝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來自公募基金、券商資管、商業銀行、審計等多方人士瞭解到,目前受到資本新規衝擊較大的資管產品是債券基金與貨幣基金。

參照國際標準,在資本新規要求下,商業銀行對資管產品目前有三種計量方法,分別是穿透法、授權基礎法和1250%權重,其核心差異在於資管產品的底層資產風險情況能否穿透。

一位來自四大諮詢機構的風險管理專家告訴記者,在資本新規正文206條辦法與25個附件中,與資管行業關係最爲密切的是《附件12資產管理產品風險加權資產計量規則》,不同於過去監管要求下資管產品按100%權重計量資本,根據底層資產透明程度,採用穿透法計量的產品相較授權基礎法可節省約一半資本佔用,一般不超過100%,而對於存在三層及以上嵌套的部分以1250%風險權重計量。“無論銀行以何種模式持有資管產品,以穿透法計量都有明顯的資本節約效應。”她表示。

但對於貨幣基金與債券基金而言,採用穿透法計量的挑戰較大。一位公募基金機構部門人士提到,受限於信息披露限制等合規要求,公募基金無法向銀行客戶提供底倉明細信息,且商業銀行無法實時觀測到基金產品的調倉動作,因此難以使用穿透法計量。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此前的徵求意見稿,資本新規對公募基金實施穿透法計量開了一個“口子”。徵求意見稿提到,若商業銀行所獲取的基礎資產信息能夠被獨立第三方確認,也可用穿透法計量,但在計算時其風險權重是銀行直接持有風險權重的1.2倍。

這裡的“獨立第三方”除了獨立於資管產品管理人的其他機構,如託管人、會計師事務所之外,新增了“特定情況下,包括資產管理產品管理人”的表述。

現擔任華西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的劉鬱曾在此前的研報中指出,這裡的“特定情況”是指商業銀行投資的資管產品是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但對於普通公募基金可能還是需要採用授權基礎法計量,可能會導致信用債、銀行二級資本債佔比較大的債基,以及大量投資於同業存單的貨幣基金資本佔用增加。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目前商業銀行對於這部分受到顯著影響的貨基、債基配置意願有所減弱,而一些替代產品可能迎來銀行資產配置的新機遇,例如信託公司加大了可明確向銀行披露底層產品投向的貨幣類信託的產品設計進程與推廣力度,公募基金也在發力債券指數型基金等投資品種透明、方便銀行穿透底層資產的產品。

公募基金風險管理變革在即

當降低資本消耗的壓力從銀行傳導至公募基金,基金公司也在各方面迎來風險管理變革。

在資本新規發佈後,基金業協會也組織召開公募基金適用《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的相關會議,會議明確,商業銀行作爲公募基金份額持有人,在落實《資本新規》過程中,應結合公募基金定期公開信息披露情況,審慎確定投資的銀行賬簿公募基金的風險加權資產計量方法。此外,證監會還發布《機構監管情況通報》,要求公募基金行業嚴守合規風險底線,平穩落實資本新規。通報顯示,監管提出三大要求,第一是公募基金管理人可以適用第三方計量的穿透法,第二是公募基金管理人應當嚴守監管法律法規,第三是公募基金管理人應當切實做好風險防控。

目前基於第三方計量的穿透法,也是絕大部分銀行對公募基金產品進行風險加權資產計量的方式,這需要公募產品管理人或託管機構作爲第三方,向投資人提供資本結果。

“部分頭部基金公司,從去年2月資本新規徵求意見稿剛出來的時候就開始找我們審計機構諮詢瞭解銀行對不同產品風險加權資產計量的影響。”作爲獨立第三方可出具審計報告的會計師事務所,致同諮詢金融服務全國主管合夥人蘆弘濤告訴記者,他認爲資本新規的出臺開闢了基金公司爲銀行提供差異化服務的新賽道。

不過前述四大諮詢機構的風險管理專家向記者坦言,對於部分基金公司而言,到今年春節後才意識到銀行客戶“331”首次監管報送時間點臨近。“根據不同地區的監管要求,可能最終報送的時間有所差異,但對於基金公司來說都是迫在眉睫了。”

在系統對接方面,記者瞭解到,公募基金公司從去年開始就加速了基金會計系統的改造進程,支持獨立報送風險權重係數,便於審計機構與銀行方面採納。一位公募機構部人士表示,由於引入第三方計量涉及數據交互、審計安排等工作,且時效性相對較強,因此需要提前做好規劃工作。特別是在銀行劃分賬簿時,同一產品劃入交易賬簿亦或是銀行賬簿,將導致不同的計量結果,所以基金公司必須與銀行充分溝通後基於銀行要求報送。

“可以說,資本新規對基金風險管理體系升級的要求,和銀行是一樣的。在基金公司進行產品設計時,就應該考慮其投資的資產類別、產品策略、風險與收益的配比,根據資本新規的要求佔用了銀行多少資本。”微京科技創始人兼CEO楊劍波告訴記者,在“以客戶爲中心”的服務理念下,以及出於基金產品本身風險管理的角度,由資本新規向基金行業傳導的風險管理變革是全方位的。

在他看來,資本新規對基金公司的影響覆蓋產品設計、基礎設施、人員結構、考覈制度等多個方面,“在滿足資本新規相關要求方面,銀行的牽頭部門過去是風險管理部門與計量部門,但現在監管報表的顆粒度需要對風險加權資產基於量化模型做資本計量,對銀行科技水平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楊劍波發現,對於基金公司而言,負責相關工作的部門依然是機構部與運營部。他提到國內某頭部基金公司在十餘年前對基金經理考覈時,就引入了風險加權相關指標,而不僅僅是基於管理規模的收益。

“風險識別永遠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聯合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汪豐表示,雖然資本新規主要規範了銀行的資本管理,但銀行會通過產品把監管訴求傳導給基金行業,資本新規需要計算信用風險與市場風險兩方面風險,特別是對使用標準法的“一類行”來說,如果違規可能會面臨監管的鉅額處罰,這對基金公司的風險管理工具、風險管理制度、數據安全系統、災備系統等等都提出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