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追逐”大模型 未來或將大浪淘沙

本報記者 李昆昆 李正豪 北京報道

臨近年末,AI大模型領域掀起新一輪融資競賽。12月23日,階躍星辰宣佈完成數億美元B輪融資;12月17日,智譜AI獲得新一輪30億元融資;更早之前的12月11日,面壁智能亦宣佈完成新一輪數億元融資。

《中國經營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得知,整個2024年,國內頭部大模型公司都有至少一輪融資,其中智譜AI在3月、6月、9月、12月都有數億元規模的融資消息宣佈;月之暗面在2月完成10億美元、8月完成3億美元融資;MinMax、百川智能、零一萬物也分別在3月、7月、8月宣佈過規模較龐大的融資消息。

北京歲月桔子科技有限公司數據顯示,2024年至今,中國AI領域融資金額已經超過821億元,遠超2023年全年的636.76億元。這正如清科集團創始人倪正東近日在“中國股權投資年度大會”感慨的,“這是行業難得熱鬧的一幕,一筆筆大模型、具身智能火爆融資相繼誕生,是今年一級市場最深刻景象之一”。

資本心態

資深財經專欄作者馬繼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覺得這些公司現在獲得如此大的融資,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經過前兩年的發展,它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優勢。比如月之暗面、百川智能這樣的公司,他們在所屬領域的競爭優勢已經非常凸顯,資本投資的時候覺得更有把握一些。”

多位投資人向記者表示,目前資本對大模型初創公司的態度呈現出較爲複雜的情況,既有積極投資的一面,也有謹慎考量的一面。

積極投資的原因有,行業發展潛力巨大。大模型被認爲是未來AI的底座,具有很強的規模效應,有望對衆多行業產生顛覆性影響,創造巨大的商業價值。如阿里巴巴認爲AI作爲突破性用戶體驗和商業模式的驅動力,將帶來巨大機遇,所以積極投資大模型初創公司。

同時,巨頭們正尋找潛力股來分散風險。在“百模大戰”的背景下,頭部廠商和投資機構難以確定最終的獲勝者,因此通過投資多個有潛力的初創公司,分散投資風險,增加找到未來行業領軍者的機會。

巨頭還看重差異化產品和能力。一些初創公司擁有獨特的技術、算法或應用場景,例如月之暗面的Kimi聊天機器人有強大的長文本處理能力,吸引了資本的關注。

此外,還有產業鏈協同需求:互聯網大廠這些投資方投資大模型初創公司,不僅能獲得潛在的投資回報,還能在算力、算法、雲平臺服務等方面與自身業務形成協同,拓展業務生態。

而投資趨於謹慎的原因有:首先是競爭激烈,資源向頭部集中。大模型行業競爭激烈,隨着發展逐漸呈現頭部聚攏趨勢,大量資金和資源向少數領先的初創公司和大型企業集中,其他初創公司獲得投資的難度增加。如阿里巴巴、騰訊等巨頭參投了月之暗面、智譜AI等多家估值超10億美元的AI企業。

其次,燒錢嚴重,盈利困難。大模型的研發和運營需要鉅額資金投入,用於購買算力、吸引人才等,而目前大多數初創公司尚未找到成熟的商業化模式,實現盈利還面臨諸多挑戰,讓資本在投資時更加謹慎。如OpenAI今年或面臨高達50億美元的鉅額虧損。

再次,技術迭代風險高。大模型技術發展迅速,需要初創公司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迭代,以保持競爭力。如果公司不能及時跟上技術發展的步伐,可能很快就會被市場淘汰,這也增加了資本投資的風險。

最後,應用落地也存在難題。儘管大模型在理論上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但實際應用落地還面臨諸多問題,如數據隱私、倫理道德、與現有系統的兼容性等,這些問題也會影響資本對初創公司的信心。

未來如何

國內AI大模型賽道競爭日益激烈,首當其衝的仍是“價格戰”。12月18日,在火山引擎Force大會上,字節跳動正式發佈豆包視覺理解模型,同時公佈其售價爲千tokens輸入0.003元,比行業平均價格便宜85%,相當於1元就可處理284張720P的圖片。這意味着,字節跳動在多模態大模型上,再次採用了其通用大模型的大幅降價的傳統打法。此前,豆包大模型於今年5月大幅降價,引來阿里巴巴、百度等多家廠商的跟進降價。

大模型公司未來的發展具有機遇與挑戰並存的特點,從技術發展方面來看,多模態融合將成爲趨勢,使模型能夠處理圖像、語音、文本等多種數據,更接近人類的認知方式,拓展應用場景。大小模型協同發展,大模型提供基礎能力,小模型針對特定任務進行優化,結合兩者優勢,滿足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

從應用拓展方面來看,垂類應用將不斷涌現,大模型將在醫療、金融、教育、工業等行業深入應用,爲各行業提供定製化解決方案,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消費級應用前景廣闊,如智能助手、內容創作、遊戲等領域,將爲用戶帶來更智能、個性化的體驗,提升用戶生活和工作效率。與其他技術融合加深,大模型與物聯網、區塊鏈、量子計算等技術結合,創造出更多創新應用和商業模式。

從市場競爭角度來看,科技巨頭憑藉技術、數據、人才和資金等優勢,在大模型領域佔據領先地位,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推出更強大的模型和應用,拓展市場份額。創新型中小企業則需通過技術創新、差異化競爭、合作聯盟等方式,在細分領域或特定應用場景中尋求突破,與巨頭企業形成互補和協同發展。

與此同時,大模型的發展也面臨挑戰與風險。數據隱私和安全問題亟待解決,大模型訓練和應用涉及海量數據,數據泄露、濫用等風險可能導致用戶隱私受損和企業聲譽下降,需加強數據管理和安全防護措施。倫理和社會問題引發關注,如模型生成的虛假信息、偏見和歧視等,可能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需要建立相應的倫理準則和監管機制,引導大模型的健康發展。盈利壓力較大,大模型研發和運營成本高昂,而商業化落地需要時間和市場培育,企業面臨較大的盈利壓力,需在技術創新和商業變現之間找到平衡。

馬繼鵬認爲,從未來的發展來看,已經跑出來的大模型公司,前景還是非常好的。一個原因就是,經過近三年的發展,不管是在技術上還是在市場規模上都積累了巨大的優勢。

“但是整個行業也有一種趨勢,就是大模型應用類公司可能會更多在某一個細分領域去深耕,通用大模型這個賽道,因爲它需要的不管是資金還是數據和技術實力,可能要求更高。所以,通用大模型公司,未來可能只會剩下幾家。”馬繼鵬說。

(編輯:吳清 審覈:李正豪 校對: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