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學博物館從“學術課堂”走向未來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劉雅婷】自然科學博物館,這個以往或許被人們視爲“沉悶的學術課堂”的地方,正在經歷一場意義深遠的變革。從傳統的展覽館到公衆參與的互動平臺,從單一的研究中心到文化和科技的融合體,自然科學博物館正以更加多元和創新的面貌,重新定義自身。

近日,國家自然博物館舉辦了第二屆中關村論壇系列活動——“科技創新與自然科學博物館可持續發展論壇”。該論壇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共同主辦,吸引了來自中國、英國、肯尼亞、德國的近150位專家和嘉賓參與。圍繞“博物館功能創新”這一主題,論壇從完善藏品體系、發揮教育功能、強化科研支撐、增進國際合作等方面,探討自然科學博物館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爲博物館的未來發展提供理論支持與實踐指導。

當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功能早已超越了單純的標本展示。以肯尼亞國家博物館爲例,該館藏品超過1000萬件,其中包括珍貴的史前化石和人類起源文物。肯尼亞國家博物館館長助理瓦松伽稱,這些藏品不僅是科學家研究的核心資源,更是全球瞭解人類歷史的重要窗口。同時,肯尼亞國家博物館還爲當地社區提供實際的幫助和發展機會。例如,肯尼亞國家博物館發起了一項蝴蝶養殖項目,通過教授當地居民在森林養殖蝴蝶的技術,並幫助將人工養殖的蝴蝶出口至其他國家,不僅增加了當地經濟收入,還有效保護了當地生態系統。

不僅如此,自然科學博物館在教育、科普和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作用也日益凸顯。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顧問尼古拉·克萊頓在論壇上強調了自然博物館在鳥類保護、教育和科普方面的重要作用。

隨着技術的飛速發展,自然科學博物館正在迎來前所未有的數字化轉型。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常務副理事長、中國科技館館長郭哲坦言,人工智能浪潮對博物館的影響是深遠的,目前的博物館與公衆的互動仍是單向傳輸。然而,自然科學博物館同時也在加速擁抱數字化和新技術。例如,紐約科學館通過數字互動技術創建了6種互動式生態系統:叢林、沙漠、溼地、山谷、平原和水庫。每種環境都有自己的植物和動物,並且共享同一個由中央瀑布供給的水源,公衆可以親手移動系統中的真實原木、分配水量,觀察生態環境如何因用水份額的變化而產生連鎖反應。這種互動不僅增強了體驗感,還讓公衆通過實踐理解氣候變化的複雜性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人工智能和數字技術的引入正在改變我們展示科學的方式。它不僅提升了公衆的沉浸感,還打破了博物館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讓觀衆可以遠程參觀甚至參與互動。”尼古拉·克萊頓強調道。中國科學院院士徐星也建議,未來的博物館也要加強社交功能,更應充分結合數字化、互聯網化、元宇宙和人工智能技術,做好博物館服務的產品化和營銷,更好地惠及更多人羣。

科學研究是博物館長久發展的基礎,除了技術創新,科學家與博物館展陳策劃的合作也是未來發展的重點。德國奧芬巴赫設計學院校長、森根堡自然博物館前館長布麗吉特·弗蘭曾在發言中表示:“未來的博物館應該更多以研究爲導向進行策展。”她以2022年推出的“啊哈?!研究實驗室”項目爲例,通過設計一個開放的動手空間,供博物館遊客與科學家及科研問題建立聯繫。在多學科融合方面,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副理事長、國家自然博物館首席科學家孟慶金還提出,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研究應該將自然科學、歷史、文化和藝術結合,通過敘事化的展陳方式,讓觀衆從更廣闊的視角理解自然。國家自然博物館副館長張玉光進一步透露,正在建設中的國家自然博物館新館未來不僅會在專業學科方面進行深耕,還會融合教育、心理、展陳等多種學科,挖掘博物館的更多功能。

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發展還離不開國際合作。2019年,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博物館與肯尼亞國家博物館就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瓦松伽表示,肯尼亞通過與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博物館、中國科學院等中方機構合作科研項目,促進了自然科學的合作研究和交流,加強了生物研究,保護和能力建設,以及博物館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

自然科學博物館正在從傳統的展陳功能擴展到連接科學與社會、歷史與未來的多重角色。通過功能創新和國際合作,博物館爲全球自然科學普及和文化傳承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