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真:傅佩榮的人性向善與宋儒的人性本善(二)

編者按

儒家對於人性的看法,從古至今一直爭議不斷。

人性究竟是善是惡?

孔子孟子對於人性的判斷,真的是“本善”嗎?

傅佩榮教授以中西方哲學的深厚功力,潛心研究儒家思想四十年,將儒家的人性論闡述爲“人性向善”。

尼采說,哲學家是文化的醫生。

哲學家的眼光,可洞見本質,亦可預見未來。

傅老師一直不遺餘力地推廣“人性向善”論,正因他深知,對於“人性”的認知是否正確,會影響一種文化的發展走向,一個民族的精神面貌,以及每一個個人的生命成長與人生體驗。

《易經》有云:“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多年來,傅老師的“人性向善”論也得到了很多樂學之友的積極迴應。

學友“樂道子真”非常關注儒家人性論,對於傅老師的“人性向善”論發表了多篇研學心得。

國學館近期將陸續轉載,與各位學友分享。

一、“人性向善”爲什麼是合理的?

如果人性是惡的,等於說,你在爲惡時,你是在順從人性,完成人性,你的內心會充滿快樂。

但是,我們在爲惡時,通常的情況是不安,和不忍。這應該是正常人的心理狀態,

只有黑道和反常的人,在爲惡時會充滿快意,所以說人性向惡,明顯不夠合理。

我在初中時,有一天晚上,跟着小夥伴,無故踩踏小賣鋪的門,然後,溜之大吉。 當時只是跟風使壞,彰顯叛逆,至今想來,猶有悔意。

正如傅佩榮老師在《先秦儒家哲學》中所言:

第一種,晚上睡覺前反省自己沒有盡孝、守信,而心裡感覺不安;

第二種,晚上睡覺前反省自己沒有殺人放火、騙人錢財,而心裡不安。

第一種是向善,不行善則心不安;

第二種是爲惡,不爲惡而心裡不安。

兩種情況都有,但第一種是正常的人,第二種人是黑道。

黑道代表心理髮展不正常的人,不是生下來就如此,而是漸漸扭曲,認同惡的行爲。

人性是向善還是向惡?

當然是向善。

再如其在《先秦儒家哲學》所言:

當你毫無私心地讚美時,你讚美誰呢?

你讚美義人,還是不義的人?

謙虛的人,還是傲慢的人?

溫良的人,還是放縱的人?

沒有私心時,你會稱讚溫良恭儉讓的人。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人性向善”更加合理,更符合一般經驗。

二、爲什麼“人性向善”的說法,比人性本善更高明?

向善驅使你去完成善,把善念變成善行,把潛能變成現實,所謂惻隱之心,仁之端也,需要去擴而充之,勇而行之,樂而成之。

如果是本善,誰不能關起門說,自己已經是聖人了?

我們通常只能從一個人的言行去判斷他的道德,正所謂:知言知行難知心。

你的言行才能體現你的善惡。

向善比本善高明在於,它把守靜的哲學變成活的哲學,變成一種行動的哲學。

這是符合孔孟思想的。

孔孟的哲學是流動的,充滿生機的,鳶飛魚躍活潑潑引發你的生命力。

有不少人說,沒有本善,如何向善?

萌發於心的只是善念,是一種善的潛能,是還未完成的善,所以用向善比本善的說法更高明。

只有你去行動,並樂在其中,纔是善的完成。

即,念是善之始,行是善之用,樂是善之成。

如果執意要把內心萌芽的善念說成是本善,未免太心急了點。

魯迅先生的一篇《小雜感》中有言:

“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國人的想象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

正如有些人以爲自己心有善念,就已經是行善了,這不是操之過急了嗎?

也有一些人,總喜歡說我這個人心好,以爲自己已經是個好人。

但他說出的話,和做出的事,都是傷害別人的,這不是很可笑嗎?

魯迅的這段話,批判有些中國人的想當然,確實深刻,這應該是來自於莊子的啓發, 如其所言:

且女亦大早計,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鴞炙。(《莊子·齊物論》)

意思是:

而且你也太操之過急,才見到雞蛋就想得到報曉的公雞,才見到彈丸就想得到烤熟的鳥肉。

就如有人說:

單身久了,見到一個喜歡的女孩,連未來兒女的名字都想好了;窮久了,看到一家彩票店,別墅買哪裡都想好了。這都是操之過急的妄想。

同理,有人把善念說已經完成善,即爲本善,犯的都是這種毛病。

所以只能說“人性向善”,而不是“人性本善”。

三、從“人性向善”到“擇善固執”到“止於至善”

進而擇善固執,止於至善,才達到了善的圓滿,所以需要一輩子去行動,也就是易經所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也如傅佩榮老師所言:

儒家並非某種宗教信仰,但其人性論使人一直在修德行善,永遠有向上提升超越的空間,因而彰顯了對世人的無比大愛。 孔子的知天命、畏天命與順天命,最後將昇華爲樂天命,成爲中國人最高的精神生活指標。(《國學與人生》)

關於人性向善,我們可以看看《孟子》的原文,下面這個故事是證明“人性向善”最好的例子:

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 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孟子·公孫丑上》)

意即:

人們忽然看見小孩將要掉到井裡,都會產生恐懼憐憫之心,這並不是要和小孩的父母交朋友,不是爲了在鄰里朋友中博取好名聲,也不是因爲厭惡小孩子的啼哭聲才這樣的。

這個例子有些年代了,我們可以試舉一些當代的例子,來闡明孟子的觀點。

譬如,你看到有一個不滿三歲的小孩,在車輛往來的馬路上爬行,你與小孩的親朋好友非親非故,但只要你在現場目睹這一現象,正常人就會有不忍不安之心,這就是孟子所謂的惻隱之心。

再譬如,你看到一些小孩在幾十層沒有防護的天台上游玩嬉鬧,常有跌落的風險,你與這些小孩的家人非親非故,但只要你在現場目睹這一現象,你就會於心不忍不安,這就是孟子所謂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這些比喻應該是孟子關於人性向善最有說服力的舉例了。

只要內心真誠,遇到這種情況一般人都會自然而然的產生不忍之心,然後把這種不忍擴而充之,落實到行動上,就是善的行爲了。

綜上可知,孔子孟子所說的人性向善論是一種多麼深刻的洞見。

特別鳴謝:本文作者 樂道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