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有寬廣的發展平臺”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留學歸國人員熱議全國兩會——

“祖國有寬廣的發展平臺”

本報記者 孫亞慧 高 喬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4年03月14日 第 08 版)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引發留學歸國人員廣泛關注。留學歸國人員是時代的見證者、受益者,也是參與者、推動者。他們在採訪中表示,中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成就世界矚目,爲留學歸國人員實現夢想提供了廣闊舞臺,他們要發揮自身專長,更好將個人夢想融入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奮鬥征程。

感受政策溫度

“城鎮新增就業1244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爲5.2%。”留美海歸、智聯招聘首席執行官郭盛對這組數據印象很深。“中國穩就業政策措施不斷優化,持續顯效。根據我們後臺的數據,今年春節後首周,工業自動化、新能源、汽車等招聘職位數同比增速均實現增長。”郭盛說。

郭盛關注到,2024年政府工作任務中,要“全面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及配套舉措,進一步解決市場準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並提出“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積極支持企業家專注創新發展、敢幹敢闖敢投、踏踏實實把企業辦好”。郭盛表示,對於民營企業的重視,讓許多海歸創業者感受到了政策溫度,提振發展信心。

翻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2023年中國經濟成績單成色十足。留英海歸、北京釋碼大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曉鵬表示,新質生產力、未來產業、人工智能+等必將成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着力點。“作爲一家虹膜技術研發應用的創新型企業,我們將繼續專注於‘人工智能生命科技’交叉科學領域的科技創新和成果轉換,做好產品。”王曉鵬說。

“每年的全國兩會,醫療健康領域都會引發熱議,關注度很高。”留英海歸、智雲健康首席執行官匡明表示,國內醫療健康服務正在經歷從“有”到“優”的躍升,一些細分領域將在政策鼓勵中迎來更多機會。“數字經濟加快發展,迎着政策春風,通過人工智能、數字化創新等舉措,我們希望能爲推動醫療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匡明說。

“走,回祖國去”

留美海歸、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寧圃奇曾深耕高效車用電機驅動研究多年,提出了電驅動元件構型的降階解析模型,能夠實現功率模塊的自動佈局優化。2013年7月,回國入職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後,依託國家專項項目,他帶領團隊建成國內較早具有引線鍵合、真空迴流焊接等16項關鍵工藝研究的封裝實驗室,先後設計開發出多款具備國際先進水平的封裝形式。

全國兩會期間,寧圃奇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很關注。“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佔全球比重超過60%”“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出口增長近30%”……這組數據令他印象深刻。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鞏固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先優勢’‘提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這讓我們再一次感受到了國家對新能源領域的發展重視,創業者幹勁十足。從強化能源資源安全保障,到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這些科研與應用轉換方向需要創業者重視。”寧圃奇說。

“‘走,回祖國去。’近年來,我從越來越多的同學校友口中聽到這樣的聲音,真實感受到留學歸國人員對於祖國發展的認同感、自豪感和歸屬感。”回國發展15年,致公黨江蘇省委會副主委、江蘇省常州市副市長蔣鵬舉對中國科技快速發展感觸很深,“一年來,中國科技創新實現新的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果豐碩,從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第四代核電機組等高端裝備研製取得長足進展,到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等前沿領域涌現創新成果,作爲一名負責科技方面管理的政府工作人員,我見證着中國科技領域的快速發展。”

“中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強勁,爲具有國際化視野的海歸人才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寬廣舞臺。留學人員尤其是新興科技領域的留學人才,可以發揮專業知識技能和國際資源優勢,結合專業所學和國家所需,在國家及地方政策支持下創新創業,助力中國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蔣鵬舉說,“今年是常州GDP突破萬億後的第一年,我們將聚焦科技自立自強,推進核心技術攻關,培育全要素創新生態,打造長三角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讓創新動能奔涌更加強勁。”

推動科技創新,關鍵在人才。中國常熟世界聯合學院創辦人及董事會主席王嘉鵬關注到,“人才”一詞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了20次,這充分體現出國家對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視。

“留學歸國人員是中國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對留學歸國人才的引進、政策支持,爲他們回國創新創業和生活居住提供了良好環境。報告提出,全方位培養用好人才。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推進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臺建設,促進人才區域合理佈局和協調發展。我相信,今後一定會有更多海歸人才匯入時代發展的洪流,爲祖國發展獻智獻力。”王嘉鵬說。

發揮好海歸作用

全國兩會期間,留澳海歸、共青團河南省委副書記秦倩對鄉村全面振興的話題非常關注。“青年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首要任務就是推動鄉村青年人才振興。”秦倩表示,要爲願意紮根基層、建設基層的青年解決好後顧之憂,努力激發青年人才的內在活力,讓返鄉青年回得來、留得住、幹得好,將青春之歌唱響在希望的田野。

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從事考古研究和文物管理工作20多年,曾在澳大利亞、美國多所高校留學、訪學。作爲人文社科領域的研究和管理人才,他認爲,中國推動高質量發展既需要大量自然科學領域海歸人才,也需要更多人文社科類海歸人才。“社科類海歸人才在擁有專業知識的同時,還兼具國際化視野、較強的跨文化溝通能力等優勢,能夠在參與經濟社會發展、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推進中外人文交流、提升國際傳播效能等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馬蕭林說。

華東師範大學國家教育宏觀政策研究院副院長張文明曾在日本留學,他十分關注全國兩會中與教育、人才相關的話題討論。“中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步伐不斷邁進,爲留學歸國人員提供了廣闊機遇,祖國有寬廣的發展平臺。如今,中國在科技和人才方面提出具體行動方案,也爲海歸發揮專業特長,爲國服務,創設出多樣化應用場景。”張文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