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降65BP!中小銀行存款利率下調再跟進 淨息差壓力待解 下輪調整或在醞釀

財聯社2月22日訊(記者 史思同)從3.9%到3.35%再到3.2%!近日,桂林銀行再次發佈公告,宣佈調整單位整存整取五年期存款產品執行利率至3.2%。加上一個月前剛剛進行的大面積存款產品利率調整,該行單位五年期利率開年已下降70個基點。

實際上,近期進一步下調存款利率的不止桂林銀行。財聯社記者梳理髮現,春節剛過,便有臨桂農商行、樺甸農商行、靈川深通村鎮銀行等多家中小銀行密集宣佈調整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整體來看,下調產品多爲長期限定存利率,下調幅度不等,有銀行五年期利率最高下調65個基點。

據瞭解,部分銀行近期密集調降主要是對去年年末大行調整利率行動的跟進。業內專家告訴財聯社記者,中小銀行攬儲壓力較大,“開門紅”節點下先加大力度吸收存款,到年後纔跟隨調整存款利率。與此同時,隨着LPR大幅調整,後續貸款利率顯著下行,然而銀行負債成本保持相對剛性,息差持續壓縮,加大了經營壓力,需要通過調整存款利率得到緩解。

“不過考慮到最近一次調整時點距今不遠,因此下一輪調整可能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專家表示。

多家中小銀行密集調整存款利率,最高下調65個基點

農曆新年剛過,多家中小銀行陸續發佈通告,宣佈調整存款掛牌利率。財聯社記者注意到,此輪跟進下調存款利率的主要多爲廣西地區農商行及村鎮銀行,調整時間普遍爲自2024年2月21日起。

其中,靈川深通村鎮銀行、扶綏深通村鎮銀行兩家村鎮銀行對整存整取存款掛牌利率做出了同樣的調整,將五年期、三年期利率分別由3.85%、3.4%調整至3.2%,分別下調65、20個基點;兩年期利率由2.75%調至2.55%,下調20個基點;1年期利率則維持2.15%不變。

而臨桂農商行則是將活期存款與定期存款利率均作出了調整。其中活期存款掛牌利率由0.25%調整至0.2%,下調5個基點;定期存款中,五年、三年整存整取利率由3.5%、3.3%分別下調30和20個基點至3.2%,一年期利率由2.2%下調至2.15%。

“人民銀行調了我們肯定都要跟着調的,去年我們存款利率就已經調整過兩次了。”臨桂農商行工作人員告訴財聯社記者。據瞭解,就在兩個月前,該行纔剛將對公活期存款掛牌利率由0.25%下調至0.2%。

除此之外,還有欽南國民村鎮銀行、南寧興寧長江村鎮銀行、廣西鳳山農商行等多家廣西當地銀行機構,以及部分其他地區中小銀行也先後跟進調整存款掛牌利率。

如樺甸農商行最新公告稱,根據利率市場化需求,該行從2024年2月22日起統一調整活期存款及部分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執行上限。其中活期存款利率由現行的0.25%下調至0.2%,下調5個基點;三年及五年期利率由現行的2.8%下調至2.7%,均下調10個基點。

LPR大降持續壓縮息差,未來存款利率仍有調降空間

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以來,商業銀行運用多種方式管理存款利率,整體呈現出“大行領頭,小行跟進”的形勢。而對於近期部分中小銀行密集調降存款利率,業內普遍認爲正是去年12月末掀起的第三輪調降的延續。

“參考以往經驗和調整的時點,我們認爲這是中小銀行對去年年末大行調整利率行動的跟進。”在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看來,部分銀行之所以時點延後,主要是考慮到目前中小銀行攬儲壓力較大,且正值“開門紅”,中小銀行先加大力度吸收存款,到年後纔跟隨調整存款利率。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爲,國內採取大中小型銀行“梯次”調降存款利率,讓市場充分消化存款利率調降影響,有助於維護存款市場正常競爭秩序。同時,除了近年特殊的宏觀經濟、政策環境的影響,銀行存款利率下調也取決於存款市場供求狀況,各類型、各家銀行自身資產負債、淨息差與經營等方面情況。

從時間上來看,上述銀行近期密集發佈調整公告均是在此次央行宣佈五年期LPR下調25個基點之後。對此明明指出,LPR大幅調整,後續貸款利率顯著下行,然而銀行的負債成本保持相對剛性,息差持續壓縮,加大了經營壓力,後續存款利率還有繼續下調的必要。但同時他認爲,考慮到最近一次調整時點距今不遠,因此下一輪調整可能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

展望未來,明明認爲,考慮到金融讓利實體、貸款利率還將持續下行的背景,未來存款利率易降難升。在這一預期下,銀行負債成本有望得到控制,淨息差壓力減小,但同時攬儲難度增大,需要探索更多元的攬儲渠道。同時對於儲戶而言,存款帶來的收益減少,可能會將一部分資金投入銀行理財等低風險資管產品。

“目前看,存款利率仍有調降空間,主要是存款利率仍明顯高於市場利率等,但預計下調幅度明顯收窄,甚至可能不降。”周茂華分析稱,主要是預計經濟穩步恢復,經營經營狀況改善,實體融資需求進一步增強,金融市場回暖,使得銀行淨息差與市場利率持穩,存款市場供需逐步迴歸常態。但如果經濟復甦不及預期,央行進一步引導市場利率中樞進一步下移,加之銀行淨息差壓力,不排除存款利率仍可能適度下調,爲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拓展空間,這也是增強金融體系風險抵補能力,維護金融體系穩定、可持續運轉的內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