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輛事故車,即將撐起一個IPO

2025年2月下旬,中國最大的事故車拍賣平臺“博車網”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博車網成立於2014年,立足於北京,在十年耕耘中憑藉31.3%的市場份額和年營收超5億的規模,成爲“行業一哥”。

70後創始人陳健鵬用十年時間搭建起連接保險公司與修理廠的“數據橋樑”,展現了“非標生意標準化”的市場潛力。

如今,博車網顯然已站在資本市場的聚光燈下,也吸引了包括TPG、TR資本、平安創投、 復星國際、遠洋資本、遠創投資、遠翼投資、太平洋保險、新天域資本、InnoVen Capital、Axiom Asia Private Capital、昆仲資本、溯本投資、Zeal Capital、嘉興智享等衆多VC的下注。

清華學霸促成10.8萬輛事故車交易,行業第一

“技術與管理”一直視作創業者能力最重要的指標,博車網創始人陳健鵬也無出其右。

1991年,他從清華大學工程學系畢業,隨後加入德國汽車產業鏈巨頭百斯巴特和博世的中國分部,積累了汽車後市場的深度認知。2013年至2016年,他曾在擬上市公司上海巴蘭仕汽車檢測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這段經歷爲其後續創業埋下伏筆。

陳健鵬的創業動機源於對行業痛點的洞察。事故車市場長期存在兩大難題:一是車輛非標準化導致估值困難,二是上下游(保險公司與修理廠)信息割裂、交易低效。

據灼識諮詢數據,2019年中國事故車拍賣量僅20.6萬輛,不足美國的3%,而同期汽車保有量已超3億輛。陳健鵬認爲,通過技術賦能打破信息不對稱,可重塑這一萬億級市場的交易生態。

2014年,陳健鵬在北京成立恆泰博車(博車網前身),定位爲“事故車拍賣領域的Copart”(美國事故車拍賣巨頭)。

早期打法聚焦三點:

其一是線上線下一體化:2015年上線APP,同步鋪設線下網點,形成覆蓋158城的服務網絡;

其二是技術驅動估值:開發專有E-Pricing和E-Value系統,整合海量事故車交易數據,實現快速精準定價;

其三是全鏈條服務:從拍賣到物流、拆解,提供全流程配套支持,提升交易效率。

截至2024年9月,博車網已覆蓋95%的中國車險公司,鏈接超4.2萬家修理廠和950家拆解廠。2023年促成10.8萬輛事故車交易,市佔率31.3%,超過行業第2-5名的總和。

在資本的助推下,公司實現業務擴張,進軍二手車拍賣市場。2022年,公司花費1億元收購二手車拍賣平臺“車贏”,並於次年上線物流APP。2024年,公司還推出智能二手車估價系統,延伸至保險決策環節。

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按2023年拍賣量計算,博車網已經是中國最大的機構二手車拍賣平臺,以及第三大B2B二手車拍賣平臺。

管理層也強調,未來公司將以“鞏固事故車基本盤,拓展二手車第二曲線”爲發展基調。

年入超5億,毛利率近50%

根據招股書,博車網2022-2023年營收從3.88億元增至5.18億元,但2024年前三季度僅微增3.3%至4.04億元,增速略有下滑。

公司核心收入主要是事故車拍賣及配套服務,這裡麪包含了拍賣佣金、銷售交易費、服務費、會員費等。第二大收入則是二手車拍賣的收入。

近年來的趨勢爲“一升一降”。事故車拍賣收入佔比從64.2%降至54%,同比縮水15.9%;同期二手車拍賣收入佔比升至22.9%,但交易量與價格雙降。

博車網的毛利率一直保持在47%-50%的高位,其對標公司Copart的毛利率同樣接近50%。

不過,隨着規模效應和技術成本的把控,公司淨利潤逐漸好轉。2022年虧損1.8億,2023年收窄至1.21億,直至2024年前三季度盈利142.5萬元。

財務的扭虧爲盈要歸因於博車網採取的“節流優先”策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銷售及行政開支同比削減12%,研發投入壓縮18%。管理層在招股書中坦言,未來需“通過規模效應分攤固定成本”。

公司在研發上的開支在報告期內爲2250萬元、2940萬元、2240萬元及1920萬元。員工成本仍是研發開支的大頭,佔比依次爲73.3%、68.4%、66.3%及74.1%。

預計未來勞動力成本還將上升。據中國汽車人才研究會汽車人才專業委員會統計,汽車行業平均勞動力成本已從2019年的每名員工20.5萬元增加至2023年的每名員工23.8萬元。

5輪融資,估值近32億

博車網的融資節奏還算穩健,10年發展“上膛”了5輪資金,資金結構多爲產業資本。

2015年,博車網獲得9450萬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投後估值爲3.64億元,投資方包括復星銳正資本、遠洋資本、平安創投、新天域資本。同年,公司通過B系列融資獲約2.02億元,投後估值火速上升至10.52億元,遠創投資、遠翼投資、新天域資本、太平洋保險、平安創投、遠洋資本參與其中。

2017年8月,公司完成C系列3.67億元融資,投後估值達到30.67億元。C1、C2輪融資估值略有浮動:2021年2月的6.51億元C1輪融資,投後估值降爲29.97億元。2022年2月融資的C2輪1.03億元融資後,投後估值回升至31.7億元。

參與以上融資的機構包含了老牌另類資產管理公司TPG、專注於亞太地區私募股權二級市場的投資機構TR資本、亞洲領先的風投借貸平臺InnoVen Capital。InnoVen Capital屬於淡馬錫旗下基金,其由Seviora(淡馬錫的全資子公司)和大華銀行分別持有50%和50%的股權,主要爲高增長、具有風險投資背景的科技公司提供債務資本。

此外,其股東還包括Axiom Asia Private Capital、昆仲資本、溯本投資、Zeal Capital、嘉興智享等。

IPO前,創始人陳健鵬持股25.53%,復星國際爲5.72%、平安保險爲2.22%。

博車網的IPO無疑是一個將中國事故車拍賣行業從草莽走向資本化的商業故事。從現在來看,市場增長潛力仍在。市場預測,事故車增長空間量預計2028年達86.7萬輛,2023年爲34.5萬,複合增速達到20.2%,滲透率卻不足美國1/20。

行業也於近年迎來新一輪政策紅利。隨着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推高了新能源汽車的事故率,車險理賠標準化也加速了拍賣需求。若能適應新能源車維修特性,將進一步鞏固其競爭優勢。因此,這一戰尤爲關鍵。

本次博車網IPO募資金額將用於新增網點,覆蓋下沉市場;升級智能估價系統,開發AI定損工具;併購與公司長遠目標一致的產業鏈企業。

此番IPO若能借上市融資突破規模瓶頸,博車網或許也能複製Copart的千億市值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