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人下場,“託舉”萬科

7月9日晚間,萬科連發三則公告,內容主題分別對應業績、高管增持及市場疑慮解答。

這些信息,足以讓外界瞭解萬科今年上半年的工作重點,關於現在、關於未來。

01

萬科的基本盤

2024年前6個月,萬科預計歸母淨利潤虧損70億至90億元,該指標在去年同期爲98.7億元,同比下跌171% —191%。倒推來看,其今年一季度歸母淨利潤虧損約3.62億元,以此計算,二季度虧損大幅增加。

對於這一情況,萬科作出解釋,一般而言一季度是交付結算的淡季,二季度的交付結算規模要顯著超過一季度,歷史問題帶來的業績壓力會體現得明顯。

歷史問題是指,雖然萬科較早意識到轉型發展的重要性,但轉型業務投資超出了資源和能力的邊界,同時公司未能完全擺脫慣性,部分開發項目投資過於樂觀,拿地成本較高。

隨着這些項目在2024 年進入結算,萬科結算業績受到重大影響,銷售情況和毛利率均低於投資預期;且爲確保現金流安全,公司通過折價售賣的方式加大庫存去化和資產處置力度,導致業績壓力進一步加大。

今年上半年,萬科交付了7.4萬套房子,其中二季度交付了5.6萬套,佔比75%,此外結合市場動態變化,公司對部分項目計提了減值。疊加部分大宗資產交易和股權交易價格低於賬面值、部分非主業財務投資出現虧損等因素,萬科在報告期內預計出現虧損。

爲了走出困境,萬科從今年二季度開始全力落實瘦身健體的一攬子穩定經營和降低負債的方案,對庫存去化、資產交易和股權處置都採取了更加堅決的行動,“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在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中,聚焦主賽道,推動企業儘快重回健康發展軌道”。

具體來看,上半年,萬科開發業務實現銷售回款1186億元,同期實現全口徑現房簽約超過240億元,車位、商鋪、辦公簽約超過150億元,有效改善了存量資源結構。

2022年至今,萬科累計投資項目71個,產能金額超過2800億元,目前累計去化60%左右,項目已售部分的毛利率水平18%以上。

租賃住宅業務和物業服務也在穩步增長。上半年,萬科公寓業務新項目拓展1.5萬間,比去年同期增長85.3%,一線城市佔80.6%;現管理租賃住房24.5萬間,累計開業18.4萬間。

萬物雲蝶城運營提效成果顯著,已完成287個蝶城變陣,上半年提效近2億元。萬物樑行提前綁定八年能源合作及未來四年物業服務合同,年飽和收入1554萬元。

02

決心與信心

業務端之外,對於外界關注的現金流及償債計劃,萬科也做出了迴應。

今年上半年,在金融機構的支持下,萬科合計新增融資、再融資超600億元,對應償還超500億元。雖然有息負債總體規模有增長,但是若從付息債務(含供應鏈融資)角度看,整個債務結構有優化,短債佔比降低。

項目白名單方面,萬科按照“應報盡報”原則積極申請,大部分在建項目都已經向屬地城市做了申報,公司也利用經營性物業貸的機會,積極開展專項行動,上半年新增149.8億元。

報告期內,通過資產交易、股權處置等工作,萬科實現超過100億元的現金迴流。

公開市場債務方面,萬科上半年完成3筆境外債的償付,規模約105億元,年內已無到期的境外公開市場債務;完成3筆境內公司債和中票的償付,合計50億元。

其下半年境內公開債券還剩餘2筆,合共43億元,將通過經營端現金流、過渡銀團等渠道已有相應償還安排。

這些舉措之外,萬科也在極力通過其他方式向市場傳遞信心。比如公司骨幹管理人員擬自籌合共2億元資金,委託第三方通過信託計劃自願增持公司A股股票,不設價格區間,逐步實施,自願鎖定兩年。

這2億元自籌資金中,有不低於7300萬元來自在萬科全職工作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集團黨委成員等15人,董事會主席鬱亮、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祝九勝、執行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劉肖等均在其中;剩餘不超1.27億元來自其他骨幹管理人員共1847人。

萬科直言,公司管理團隊一直都主動將自身利益與公司捆綁、以實際行動表達和股東共進退的決心。

過去十年,管理團隊多次以個人名義增持萬科股票,比如2014年鬱亮曾使用2013全年稅後收入購買萬科股票;2022年,在公司全職工作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又自願以2021年度的全部稅後收入購買了萬科股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30日政治局會議以來,中央連續召開會議,針對房地產市場做出重要指示,需求端政策力度較大,很多城市取消限購,取消按揭貸款利率下限,也調降了首套、二套貸款首付。

受政策影響,6月百強房企全口徑銷售金額環比增長32.5%,同比降低21.8%,降幅收窄13.6個百分點。且自4月以來,萬科自身銷售額也在逐月上升,目前幾個核心城市,比如上海、深圳、杭州、廣州等,成交量均有企穩跡象,尤其是一些改善型項目。

萬科認爲,未來十年,房地產市場需求量完全可以保障每年10億至12億平方米的開工量,但2023年商品住宅新開工量只有6.9億平方米,今年1—5月同比進一步下降25%。以此推算,預計今年住宅新開工量不會超過5億平方米,人均水平甚至低於目前一些發達國家的水平。

該公司強調,這一現狀不可能長期保持,“相對於潛在總需求,目前的供給水平無論從總量還是結構方面都不充分,活下去並且能夠提供優質住宅的企業有機會”。

記者 吳典

編輯 孫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