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9元起的華爲三摺疊手機,會成爲蘋果的iPhone4時刻嗎?

作者|小遙 小葵

編輯|原野

全世界首款三摺疊屏手機、全世界最大的手機、全世界最薄的手機。

頂着這三個頭銜,華爲把剛剛發佈的三摺疊屏手機Mate XT非凡大師,起售價定在19999元。這也是目前國產手機的售價新高。根據餘承東的說法,這是“大家想得到,但做不出來的產品”,而華爲投入5年研發,以確保良品率。

這是手機圈在9月10日這天面世的第二款手機。幾個小時之前,蘋果剛剛發佈了iPhone 16。不過,在中國市場,顯然是華爲的三折手機討論度更高——即使摺疊手機在整個智能手機中的佔比還很少,因爲它更常見於高端機型中。

國產廠商選擇與蘋果同一天發佈新機,且在聲量上勝過後者,這本身是一種時代的隱喻。

如果以三星在2019年2月20日發佈的Galaxy Fold,作爲全球首款摺疊屏手機,那麼到現在爲止,這條賽道上的正面競爭已經進行了五年。中國手機廠商成爲其中主力,尤其是華爲,在中國市場保持着遙遙領先。

這並不容易。

“即使經歷了四輪制裁,華爲從未失去信心,把不可能變成可能。”餘承東感慨了Mate XT的研發不易。這也是最近幾年華爲敘事的主題:突破重重阻礙去前進。拋開摺疊屏的商業價值,在這個秋日的午後,這句話或許也能照應到更多正在前行的人。

01 分化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事先張揚的對抗。

被餘承東稱爲“巔峰之作”的華爲三摺疊屏手機Mate XT,從定檔發佈的消息傳出來之後,就註定不可能低調。選擇與蘋果iPhone16 同一天發佈,這個動作暗暗契合了很多情緒。

熱情高漲的用戶也通過行動表達了支持。發佈會前一日,這款三折手機的預訂人數已經達到270萬人次,在閒魚,它的掛機價已經被炒到10萬元。

一款成功的消費品往往離不開情緒。但只有情緒,並不夠。

2010年面世的iPhone 4,之所以成爲改變行業的一款手機,不在於喬布斯的神化,而是Retina顯示屏、平面玻璃與不鏽鋼邊框的設計、前置攝像頭、FaceTime視頻通話與iOS操作系統組合的效果。當然,它也精準踩到了移動互聯網真正興起的大潮。

華爲Mate XT會成爲類似的存在嗎?現在回答,爲時尚早。

但一個確定的趨勢是:2024年,也就是摺疊屏手機面世的第5年,馬太效應在這條賽道越發明顯。

頭部玩家遙遙領先。

華爲連續幾年在國內摺疊屏市場穩居第一,三星次之。兩家在新技術的突破上也是你追我趕,今年1月,三星在CES上曬出可360°雙向摺疊的屏幕,9月,華爲直接上新了三折。

第二梯隊比較熱鬧,多家有實力的手機廠商在這裡集合。——不過,華爲與三星加起來,已經拿走了摺疊屏市場超過60%的份額。留給同行們分食的空間已經不大。

其中,榮耀緊跟在華爲身後,成爲第二家集齊所有摺疊屏手機形態的廠商——當然,僅限於三折發佈之前。內折、外折、豎折,依然是目前主流的摺疊形態。至於爲何不做三折產品,榮耀CEO趙明的說法是:“對於我們來講,三折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商業選擇的問題。”

OPPO、vivo和小米,也屬於第二梯隊。它們與榮耀類似,多在2021-2022年間才發佈首款摺疊屏產品。此後,它們每年更新1-2款,且只有內折和豎折產品,相對保守。

保守確實容易挨批評,容易失去機會,但並非總是錯的。

蘋果這次就站到了保守陣營。儘管多次被傳要推出摺疊屏手機,但蘋果遲遲沒有行動,以至於今年甚至有傳聞稱蘋果暫停了可摺疊iPhone的研發。不過,從專利佈局來看,蘋果應該沒有放棄,更像是要等到技術成熟後再出手。

另一家老牌廠商索尼也是如此,它要入局的消息從2018年傳到現在,連原型機設計都被曝光過,但至今也沒有動靜。據內部人士的說法,索尼對摺疊屏手機的未來似乎並不看好。

這並不奇怪。摺疊屏手機推出至今已經5年,市場體量並不算大。

TrendForce數據顯示,2023年摺疊屏手機全球出貨量爲1590萬臺,在智能手機出貨量中佔比僅爲1.4%。中國市場方面,2023年全年的摺疊屏手機出貨量約爲700萬臺,雖然同比增長114.5%,但相比2.76億臺的智能手機全年出貨量,佔比僅爲2%。

即使摺疊屏今後會長成參天大樹,但眼下,它也只是剛剛冒出綠芽。

02 全球首款

在關於摺疊屏的不算長的歷史裡,2019年1月是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兩位重量級選手先後亮相,並圍繞“全球首款摺疊屏手機”的頭銜,展開角逐。

1月底,華爲宣佈了自己將在巴塞羅那的MWC 2019 大會發布首款5G摺疊屏手機。這個消息並不突兀,此前,包括西歐華爲總裁Vincent Pang在內的人士,已經透露過類似的消息。

華爲把自己首款5G摺疊屏手機的發佈時間定在了2月24日。但“全球首款”的頭銜,不只是華爲想要。

三星第一個不同意。它是業內第一批提出摺疊屏概念並投入研發的廠商。最終,它在2月20日發佈了Galaxy Fold,以提前4天的時間優勢,將“全球首款摺疊屏手機”的身份拿到手。

好在,三星Galaxy Fold只在部分地區支持5G。“全球首款5G摺疊屏手機”的榮譽,依然歸屬於華爲。

事實上,三星與華爲的這場角逐,從2017年甚至是更早時候就開始了。

戰火在兩家相繼曝光的摺疊屏手機相關專利中不斷升級,餘承東還在確認華爲研製摺疊屏的採訪中提到,華爲的目標是超過蘋果三星,成爲全球第一大手機廠商。

“我們一定會超過他們,這是我們的使命。可能我說這話不太謙虛……但沒人能阻止我們。”

那場採訪發生在2017年10月。從IDC統計的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數據來看,華爲市場份額在2013年首次進入全球三強,但前兩名一直被三星和蘋果牢牢把持,多數時候,華爲都只是老三。顯然,它想通過摺疊屏手機往前再衝一衝。

三星這邊對摺疊屏手機也很看重。2018年8月,三星移動部門總裁高東真也表示,“不會讓外界(等摺疊屏手機)太久”,“我不想錯過‘世界上最早的可摺疊智能手機’的頭銜。”

出於技術成熟度等原因,摺疊屏手機的首秀推遲到了2019年,三星如願以償。

但在手機賽道,最早的並不代表就是最好的。

Galaxy Fold上市後出現了各種問題,送給媒體測評的樣機屏幕出現了隆起、閃爍、失靈、破裂等故障。發佈會2個月後,三星不得不宣佈,這款手機要延期上市,並承諾進行改進。具體時間會在幾周內公佈。

最終,“幾周”變成了“幾個月”。這款在2019年2月發佈的手機,正式在韓國上市,已經是7個月後。

爲了避免重蹈覆轍,原定2019年6月上市的華爲Mate X,也謹慎地將上市時間推遲到9月,好進行更多的額外測試。——此時的華爲,或許也慶幸三星搶跑了。最終,華爲Mate X 於2019年11月15日正式上市。

這場關於速度的競爭,也暫時告一段落。

03 創新者

圍繞摺疊屏的早期搶跑中,還出現過一個關於“創新”的插曲。

時針再撥回到2019年1月。

1月23日午後,小米聯合創始人兼時任總裁林斌在微博上發佈了一個視頻,宣佈小米攻克了柔性摺疊屏技術、四驅摺疊轉軸技術、柔性蓋板技術等一系列難題後,做出第一臺雙摺疊手機。他特意聲明,這是一臺工程機,只是發出來給大家看看,將會根據大家的喜愛程度考慮是否做成量產手機。

看到了林斌那條微博的人很多,時任柔宇科技董事長劉自鴻與副總裁樊俊超顯然也在其中。

第二天,他們選擇開戰,以長文形式抨擊小米宣稱的“攻克了柔性摺疊屏技術”是公然作假,其雙摺疊手機只是拿了別家尚未量產的摺疊屏概念機過來“顯擺”。

“When they go low, we go hard.‘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雖遠必誅!’”劉自鴻在微博中的語氣堪稱強烈。

根據他轉發的樊俊超說法,目前市面上,除了柔宇、三星和LG,其他廠商都是買別人還無法量產上市的概念性柔性屏。他後來還在朋友圈裡繼續罵“一些公司”不尊重創新的行爲。——很顯然,說的是小米。

柔宇在當時算得上是明星公司。

它在2012年成立,專注研發柔性屏,創始團隊多爲清華+斯坦福的高學歷背景,到2019年時已經完成7輪融資,累計金額至少達到14億美元,約合上百億人民幣,公司估值達到60億美元,約合400多億人民幣,妥妥的獨角獸企業。

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曾經公開表示爲沒有投資柔宇科技而遺憾、追悔:“每次看到他們的好消息,我都心如刀絞。”

單從摺疊屏產品的發佈時間來看,柔宇比三星、華爲都早。

它在2018年10月發佈了自稱是“全球首款摺疊屏”的柔派手機——當然這個頭銜也僅限於自封。因爲遲遲等不到貨,有人稱之爲“PPT手機”。它選擇的外折模式很容易損壞屏幕,產品質量與三星、華爲也相差甚遠,最終銷量慘淡。

但從主動挑起罵戰來看,獨角獸的驕傲顯然還是在的。當然,小米方面的迴應也很強硬,它發佈聲明對自家創新成果進行了說明,反駁了柔宇方面的說法,並在結尾處表示:

“無法理解同業內爲何有人罔顧常識,悍然碰瓷、誤導公衆”。

一個是產品不成功,一個是尚未量產,這場罵戰倒是也沒有掀起更大的波瀾。畢竟,小米真正拿出自己的第一款摺疊屏手機,還要等到2021年3月。而此時的柔宇,剛剛被終止了科創板IPO,等待它的劇情,是創始人成“老賴”、公司股權被凍結、破產。

對於科技公司而言,創新與務實,兩者兼顧自然是最好。但如果一定要分出先後,小米顯然更偏向後者。至少在摺疊屏的產品上,小米用行動作出了選擇。

小米不是獨行者。

vivo執行副總裁胡柏山在2018年12月——摺疊屏手機面世前夕,表示自己不看好摺疊手機短期內的前景:“我不認爲明年柔性屏會很火。”因爲摺疊屏在當時還有明顯的技術缺陷,成本過高,能給消費者創造的實用價值也存疑。

原本計劃跟進的LG在2019年2月宣佈,暫時不生產摺疊屏手機,原因是他們預計市場對摺疊手機只有100萬臺左右的接受空間。

OPPO原本似乎打算跟華爲一樣在MWC 2019 大會上發佈摺疊屏手機,其對外發布的紙質邀請函採用了摺疊式設計,宣傳視頻中也採用了摺疊元素,但最終這一計劃被臨時取消了。

OPPO副總裁、中國大陸事業部總裁沈義人確認了這個消息。他在接受採訪時提到,現階段的摺疊屏更像是翻蓋手機,爲了摺疊而摺疊。而OPPO對摺疊屏的理解是,柔性屏技術真的帶來手機形態上的變化。

這一推遲就是三年。2021年12月,OPPO才發佈自己的首款摺疊屏手機OPPO Find N。而此時,整個摺疊屏的競爭已經進入到新的階段。

04 大象

摺疊屏是一場屬於“有錢人家”的遊戲。

早期的摺疊屏手機價格動輒上萬,並非廠商“黑心”,而是實在費錢。

Leadleo研究院在《2020年中國摺疊屏手機行業概覽》報告中指出,與傳統智能手機相比,摺疊屏手機產業鏈在OLED面板、蓋板、電池、觸控技術及鉸鏈等方面產生了重大變化,導致成本增高。比如,三星摺疊屏手機Galaxy Fold整機的物料成本高達636.7美元,比蘋果OLED全面屏手機iPhone XS Max和三星AMOLED曲面屏手機Galaxy S9+分別高出246.7美元和260.9美元。

OPPO首席產品官劉作虎透露,OPPO Find N 配備的水滴型鉸鏈,單個成本達到了100美元。

榮耀推出起步價不足5000元的豎折產品Magic V Flip後,其CEO趙明稱銷量要達到百萬臺以上才能盈虧平衡。

2020年華爲推出第二款摺疊屏產品Mate Xs時,餘承東曾表示,雖然這款手機定價高達16999元,但是目前還處於虧本狀態,虧損已經達到6000-7000萬美元。

但,對於一些正在經歷“大象轉身”之痛的老牌手機廠商,摺疊屏依然頗具誘惑力。

跟不跟?這是每一種新技術出現時,老玩家們都要思考的問題。它們窮得只剩下錢,唯獨缺少活力與未來的競爭力,期待一場轉型,將此前的老態洗滌一空。

摩托羅拉選擇了跟進。2014年把手機業務賣給聯想後,它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始終不夠理想,直到2018年才實現盈利。

2019年2月的MWC大會上——也是華爲發佈Mate X的場合,摩托羅拉宣佈自己已經在研究摺疊屏手機,未來進入市場的時間點“不會比其他廠商晚”。9個月後,moto razr2019面世,區別於三星Galaxy Fold的內折、華爲Mate X的外折,成爲世界首款量產的豎折手機。

它得到了很好的外界反饋。外觀上,moto razr2019復刻了摩托羅拉經典的翻蓋手機Razr V3,通過鉸鏈結構設計和部件安排使得屏幕打開後更加平整,被外媒Cnet評爲2019年度創新獎。

2020年5月,這款手機的5G版本在國內發售,2分鐘內線上渠道就被搶購一空,當天170個城市的線下渠道也告售罄。對於在中國市場沉寂已久的摩托羅拉,這是久違的火熱。

DSCC的數據顯示,2020年可摺疊屏面板的出貨量達到310萬塊,在已發售摺疊屏手機的四家廠商中,三星的份額以絕對優勢佔據第一,聯想(摩托羅拉)排名第二,領先於華爲和柔宇。

另一頭“大象”跨行也加入了賽道。

2020年9月,微軟發佈旗下首款雙屏摺疊手機 Surface Duo。

出於與蘋果的競爭、軟件業務因反壟斷而放慢速度等原因,微軟一直沒有放棄發展硬件業務。但這一業務的表現一直不算理想,舉個例子,微軟推出的筆記本電腦Surface在2019財年的銷售額爲57.2億美元,約爲蘋果Mac一個季度的成績,因此,趕上摺疊手機的潮流大概有提振硬件業務的期望。

然而,這個希望還是落空了。發售後一個半月,微軟官方商城上這款手機便直降200美元,外界猜測原因在於銷量不及預期。

摺疊屏手機能否爲大象帶來轉身的機會?答案是,分象而言。

05 追趕

摺疊屏的錢不好賺。

率先衝上賽道的手機廠商,反覆論證這一點。於是,很多玩家早期對摺疊屏的態度是:技術很好,我先看看。

拐點在2021年才初現端倪。

這一年堪稱是摺疊屏大年:小米在3月發佈首款摺疊屏手機 MIX FOLD,OPPO在12月發佈首款摺疊屏旗艦手機OPPO Find N,華爲則通過2月、12月的兩款新機,集齊了摺疊屏手機當時所有形態。

後來者態度的改變,一方面是因爲摺疊屏技術的完善,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形勢所迫。

在精心佈置的發佈會舞臺上,手機廠商們總會大力描繪關於摺疊屏的美好未來。但風光背後的壓力是,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已經低於2014年的水平,下跌幅度達到四年來最大值。它們迫切需要新故事。

隨着更多玩家入局,摺疊屏競爭的基本格局,也在2021年初步形成。

三星以80%的市場份額,穩居全球摺疊屏老大的位置。但在中國市場,佔據市場份額49.3%的華爲纔是絕對的大哥。

小米和OPPO分別以市佔率13.2%、6.1%的成績排名三四。聯想憑藉摩托羅拉,以0.2%的市佔率排名第五。榮耀和vivo在2022年入局,與前面三位共同組成第二梯隊。

其他玩家共同組成others。這一梯隊的變化也最大。有新來者,比如一加和傳音;有離開者,比如微軟;也有觀望者,比如暫停摺疊屏已有研發的魅族。

更多故事,還是在頭部玩家中展開。

多數賽道中,老大與老二掐架,總能吸引到足夠的圍觀者,甚至帶來行業格局的些許變化。但這個規律在摺疊屏市場似乎沒太生效。

比如,一梯隊的兩位“老大哥”,曾經就內折與外折哪一個技術難度更大的問題,吵過好幾個來回。但這些討論並未進入到大衆視野,甚至都沒有取得類似這次華爲三折手機的關注度。

究其原因,還是因爲市場體量不夠,這些論戰,也就有了些螄殼裡講道場的味道。

但來都來了,卷是停不下來的。領先者要保持地位,後來者想提升段位,於是,圍繞摺疊屏的兩大核心技術:柔性屏和鉸鏈,廠商們卷出了花,在專利數量上展開追逐。

價格更是卷的“重災區”。

早期的摺疊屏手機動輒過萬,甚至直奔兩萬。到2022年,它們的身價已經來到七八千的區間。摩托羅拉推出的razr 2022甚至只需5999元,與直板手機的價格持平。

不過,最新面世的華爲三折手機,顯然用定價表明了自己置身事外的態度與決心。

這也是老大的底氣。

06 長江的浪

到現在爲止,摺疊屏手機已經被證實是個對創業公司並不友好的賽道。

典型代表是曾經的明星公司柔宇。如今,人們早已不記得柔宇自封的“全球首款摺疊屏手機”光環。

資金鍊斷裂、創始人成“老賴”、公司破產……接踵而至的壞消息中,它已經失去了留在場上的資格。

至於曾經親自下場炮轟小米的劉自鴻,關於他的最新消息是:卸任柔宇科技董事長兼CEO的職務。同時,這位在2年前就被限制消費的創始人,被人拍到身在美國的照片。

大廠身份,成爲摺疊屏賽道的入場券。“華爲摺疊屏的對手只有自己”,餘承東在2023年2月這樣提到。從市佔率來看,確實如此。而此次發佈的三折手機,更是華爲歷經5年研發的成果。

只有大廠有能力攪動更強烈的風暴。如今,以華爲爲代表的中國手機廠商,正在全球摺疊屏市場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在最近發佈的報告顯示,全球摺疊屏智能手機在2024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長48%,其中,中國品牌持續引領增長,佔總出貨量超過一半。

增長也反映在社交媒體中。

智能服務商endata的報告顯示,伴隨2024年摺疊屏新品發佈頻率加快,摺疊屏相關話題在交平臺上的聲量達到近一年來的最高峰。毫無疑問,華爲三折又會把它帶到新高。

不管是出於對新技術的好奇,還是對華爲突破重重限制搞研發的尊重,從發佈前的熱度與預定量來看,外界給予了這款摺疊屏足夠高的熱度。

但,如果缺乏實際需求驅動,這份熱情未必能持續太久。“消費者並不清楚現在科技的發展水平,他們並不知道科技可以幹什麼,他們也不能預測下一個改變整個行業的突破口在哪裡。人們不知道想要什麼,直到你把它擺在他們面前。正因如此,我從不依靠市場研究。”

喬布斯的上述觀點,一度成爲很多創新者堅持的動力。但真正成爲喬布斯的,還是少數。

摺疊屏之前,手機界關於屏幕的上一個潮流是曲面屏。

開創者依然是三星,它在2014年推出全球首款可量產曲面屏手機Galay Note Edge,但這款手機只有一邊屏幕是彎曲的,一年後,三星的雙曲面屏手機Galaxy S6 Edge才面世。

害怕錯過風口的手機廠商們也選擇了跟進。2016年,vivo、華爲、小米等國內廠商陸續發佈了自己的曲面屏產品,一度,它幾乎成爲高端安卓手機的標配,甚至廠商們還卷出了四曲面、八曲面、瀑布屏等技術。

但曲面屏的風似乎只吹了短短几年。到2022年時,華爲、小米等廠商的旗艦機部分型號迴歸到直面屏,2024年1月,三星自己的Galaxy S24系列手機所有版本,都變成了直面屏。

長江後浪推前浪。如今曲面屏已成舊愛,摺疊屏纔是新歡。

不過,從市場需求的角度來看,這兩種屏幕技術有其相似之處。它們解決的都不是剛需痛點,更像是手機廠商爲了提升用戶體驗所進行的創新。比如曲面屏滿足了用戶對更大尺寸屏幕的需求,摺疊屏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便攜性。

理論上,它們確實能帶來更好的體驗。但落到實際中,至少兩個難題擺在它們面前:一個是技術實現程度,一個是用戶消費意願。

能同時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摺疊屏產品,纔算是具備了成功的基礎。

07 希望

華爲三折真的會成爲蘋果的iPhone4時刻嗎?

拋開圍繞發佈會的狂歡,摺疊屏的前景依然不夠明朗。價格決定了華爲三折不會成爲大衆產品,它更多展現的是華爲在高端市場進行的努力。

高球智能手機市場萎靡已久,到2023年時,用戶的平均換機週期已經達到51個月。儘管市場在2024年一季度出現回暖趨勢,IDC數據顯示,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在該季度達到2.894億部,同比增長7.8%,但往前看,如果沒有出現重大的技術變革,手機廠商們能吃到的明確紅利,只有換機。

而通常情況下,高端機型意味着更高的品質和更長的使用壽命,在消費者換機時,更容易佔據更高的優先級。

高端市場正在集中更多的火力。

在2023小米年度演講中,雷軍表示:“高端是發展的必由之路,更是生死之戰。”三星早在2018年,就在中檔手機在中國市場失靈後,把突圍希望寄託在包括可摺疊屏在內的高端產品身上。數據已經論證了這套思路的可行性。

放眼全球市場,情況也基本類似。

研究機構Canalys數據顯示,2024年二季度,全球高端智能手機市場(600美元以上)出貨量前五的廠商均實現了同比增長。蘋果、三星、華爲分別以62%、22%、9%的市場份額位居前三。

區別於中低端產品,可以用性價比作爲核心競爭力,高端市場要看眼下的數據,更要看未來的競爭力。換而言之,廠商們需要向消費者和市場證明自己在行業領先的能力。

摺疊屏和AI,眼下在高端市場已經成爲共識一般的“抓手”存在。

於是,在2024年9月10日這一天,蘋果用iPhone 16講了一個關於AI的故事,華爲用Mate XT展現了摺疊屏的最新想象力。這就像一道論述題,不同的考生給出了大相徑庭的回答,判官——也就是消費者,也會根據自己的認知與喜好,給出評分。

不管是AI還是摺疊屏,當下依然充滿不確定性。

甚至,它們都可能像人類經歷過的無數短暫的科技熱潮一樣,在時間中逐漸沉沒。依然好過停滯不前。畢竟,嘗試總會帶來希望。

行動可能犯錯,但只要沒有導致徹底的死亡,從長遠來看,它依然是更有意義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