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車市的“中途島”

撰文/ 溫 莎編輯/ 張 南設計/ 師玉超

歷史的前進,新舊的更迭都需要轉折點。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途島戰役與斯大林格勒戰役、阿拉曼戰役並稱爲"三大轉折"。1941年日軍偷襲珍珠港後,日本海軍在整個太平洋上經歷了一段"快樂時光",但經此一役,侵略者受到了“降維打擊”,美日(參數丨圖片)上演實力反轉,整個太平洋戰場的局勢就此扭轉。

中途島事件,是歷史上著名的“灰犀牛”事件——即大概率會發生,且影響重大的潛在危機。當然,所謂的危機,對於這個時間裡的美國人來說,卻是重大的機遇。

歷史總是有許多相似之處。2020年,一隻名爲“新冠疫情”的“黑天鵝”煽動了翅膀,引起了全球各產業的動盪,但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裡,涉及大量人力的汽車行業卻似乎沒有被波及。

終於,到了2021年的第二季度,“灰犀牛”來了。

隨着疫情的持續爆發,芯片工廠受到病毒侵襲,汽車供應鏈收到嚴重衝擊,國際芯片市場迎來短缺潮,大量燃油車企業無法按時交車,留下大量市場空白。

但是,就像40年代的“灰犀牛”給美國人帶來了機遇,當智能化和電動化成爲已經確定的未來,汽車市場也在疫情下的“至暗時刻”迎來了轉折點,2021年,電池廠家股票飛漲、智能行業概念股頻出、特斯拉CEO馬斯克成爲首富,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預示着,變革的臨界點已經來臨。這場“危機”,已經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被另一方勢力化爲了前所未有的好機會。

乘聯會數據顯示,10月,新能源汽車零售滲透率爲18.8%;1-10月達到13%,而這一數字在2020年是5.8%。自主品牌伺機彎道超車,10月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爲36%,主流合資品牌滲透率不及自主品牌的十分之一。

新能源市場,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大肆吞噬着燃油車上百年來打下的江山。

數十年前,爲了贏得中途島戰役,美國海軍情報局“魔術”小組在與英國以及荷蘭相關單位配合緊密,埋線多時,終於在最後一刻掌握了能夠用來埋伏日本艦隊的可靠情報。如同勝利非一日之功,改變並非一蹴而就。新能源企業亦是如此:技術的累積、戰略的定調,產品的佈局均非一日之功。

當歷史機遇出現時,只有做好充分準備的車企,才能夠贏得這場車市“中途島“戰役。那麼誰纔是準備好的企業呢?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有必要先定義出何爲“準備好了”。

硬實力:續航是一切準備的根基

新事物的產生,往往伴隨着質疑;新產品的發展,需要攻克一個又一個的難題。

對於純電動車來說,續航里程是在人們心中最根深蒂固的問題關鍵。里程焦慮和電動車已經成爲一個固定搭配的詞組。傳統燃油車時代,動力系統是一輛汽車的核心;新能源的戰場中,續航同樣是硬指標。

從政策推動到市場推動,純電產品依靠着續航里程的進步,在過去的2000個日夜裡畫出了一條陡峭的增長曲線。

大約5年前,由於中國各地限牌限號政策的出臺,一批續航里程在200公里左右的微型車倉促上市,售價低廉,質量堪憂,消費者買車只爲牌照。

3年前,在“互聯網+”時代的浪潮下,網約車作爲一種新的出行方式應勢而生,一批續航里程在400公里左右的網約車應運而生,但不乏乘客抱怨自己打車時,司機冬天不開暖風,夏天不開空調。

當下,隨着技術的進步和更迭,續航在500~600公里的產品成爲這一波產品的主流,基本解決了電動車的使用問題。正是因此,我們看到身邊的朋友開始在考慮雷克薩斯的同時也會去特斯拉逛逛,新能源車正廣泛成爲私人用戶的選擇。

短短5年,續航從200km到了600km,新能源車也從“牌照附屬品”變成了越來越大衆化的“全民之選”。

歸根結底,續航里程推動了新能源行業的蓬勃增長,誰先解決了這一問題,誰就在新能源賽道上佔據領先優勢。

續航所帶來的推動力量仍在加強:不久前,廣汽埃安微信公衆號發海報顯示:工況法(NEDC)續航1008km的AION LX,登上了工信部第四十八批免徵車船購置稅的新能源車型目錄公告,這也是工信部公告的首款1000km以上車型。

有觀點指出,如果電動車的續航能力真能達到1000公里,將徹底打破里程焦慮,燃油車將很快被取代。純電車自身技術的成熟和充電設施是電動車發展的底層邏輯,廣汽埃安的突破不僅將支撐自己產品更上一層樓,也將推動純電取代燃油臨界點的到來。

在充電樁技術方面,8月30日,同樣是廣汽埃安發佈了超倍速電池技術以及A480超級充電樁,其中超倍速電池的電壓可以達到880V,最高充電效率爲480kW,是目前全球充電效率最高的充電樁。充電5分鐘,續航里程可增加200千米。

專業化:造燃油車,已在成爲過去式

解決純電核心痛點的續航問題,是贏在當下的基礎,但若想贏得未來,還需要成熟強大的平臺技術。

無論是大衆的MEB,還是豐田的TNGA,平臺架構都已證明是評價一款產品價值的關鍵因素之一,也成爲車企在技術領域秀肌肉的重要內容之一。同理,在新能源時代,先進的平臺技術,已經成爲持續引領行業發展的身份證。

實事求是的說,早期的電動車,甚至是今年造出的很多所謂“純電新勢力”車型,都是通過“油改電”而來,這樣的車子續航短、空間小、價格高等,甚至會對行車安全造成一定的問題。

而研發成熟先進的純電平臺需要相當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強如寶馬、捷豹路虎和PSA集團起初都沒有走專屬平臺的路線。但隨着電動化趨勢的確定,專屬純電平臺已經成爲衡量一家企業技術實力的核心指標。

在行業內,廣汽埃安是較早使用研發純電平臺的企業。2017年的GEP1.0、2019年斥資30億元的GEP2.0,在全球尚未動身之時,廣汽埃安的純電專屬平臺已經更迭了兩代。GEP2.0平臺由於系統間兼容性更高,有利於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在底層邏輯層面,對車輛的各個單元模塊進行有效管控,更是目前業內接口開放程度更高、穩定性更強和安全性領先的純電整車平臺。

在廣汽埃安成立GEP 2.0的2年後,大衆推出了MEB純電平臺、尚未大範圍步足新能源領域的領克也推出了SEA平臺。

無數的跡象表明,新能源行業正跑步進入專業化造車的時代,早已不再是燃油市場的補充品或附屬品。

這個行業全副武裝且兵強馬壯,並已開始肉眼可見地,從全方面衝破汽車市場的格局。

差異化:消費者想要的,早已萬事俱備

評估一個品牌成功與否,最終還是要依靠市場說話。

當年輕一代成爲消費主流,他們不再迷信外國品牌,並且擁有着更個性化、更脫離於傳統“好開、耐開”的需求,更多的追求“新潮、好玩、高品質“。

還是廣汽埃安,他們深諳此道,直接把“新潮、好玩、高品質”三個詞,刻在了他們的產品基因裡。

6月23日,星空戰艦AION S Plus正式上市,15萬元左右的指導價格,602km的同級最長續航里程,同級最大全景天幕、0.211Cd全球同級最低風阻純電量產車,6秒級彈射裂風性能,行業最全全感官交互系統(IBCM),2750mm軸距+1880mm車寬的 越級尺寸、廣汽埃安彈匣電池系統安全技術……AION S Plus這臺15萬級轎跑之王,正是廣汽埃安看透了消費者內心需求的縮影。

“未來的汽車電動化只是一個門檻,而在電動化的基礎上,消費者再選擇各個產品,看的就是智能化的差異了”。廣汽埃安副總經理肖勇,對於消費者的洞察,可謂一針見血。

在智能化的差異方面,AION S Plus可謂是武裝到了牙齒。

車型搭載ADiGO 4.0智駕互聯生態系統,帶給消費者跨一代的智能體驗,配備行業最全的全感官交互系統(IBCM),同級獨有“雙重無感啓動”支持鑰匙、手機實現靠近車門即自動解鎖;化繁爲簡,上車即上電,掛擋即開車,免去繁瑣的啓動模式,在行業內首創“懶人模式”,深受女性消費者喜愛;“開門迎賓模式”可實現座椅在開門時“迎賓後退”、關門時“迎賓恢復”;“上車識別身份”功能可依據FACE ID識別駕駛員身份,自動將座椅調整至最舒適狀態。針對車主時有發生的忘記鎖車、關窗的粗心,AION S Plus具備離車守護,下雨自動關窗,還擁有停泊護衛模式,用戶即便遠離車輛,也能給予全方位守護。

此外,AION S Plus的智駕輔助系統,實現L2.5輔助駕駛功能,更是配備了一鍵遙控泊車的黑科技,在帶來更安全的駕駛保障的同時,也讓新手司機以更輕鬆的方式遠離停車難的囧迫,徹底打破停車天花板。

這些跨代智能體驗,讓冷冰冰的科技擁有溫度,讓用戶的出行變成充滿溫情的更懂你的陪伴——畢竟,誰會拒絕一個時刻關心你、懂你的心情,且孜孜不倦爲你服務的夥伴呢?

針對年輕人日益飛躍的審美需求,AION S Plus也有獨有的法寶——“全息銀”和“冰玫粉”兩種車身色。其中,“全息銀”就像傳說中的“五彩斑斕的銀色”擁有納米級變色珠光,可隨光變色,是真正的“街頭變色龍”色;“冰玫粉”作爲年度時尚單品,一經推出就受到時尚人羣的追捧,成爲時尚C位的見證人。

AION S Plus的另一亮點是同級最大的全景天幕,坐進車裡就立刻擁有全景星空房,浪漫氛圍被瞬間拉滿,讓不少有情人終成眷屬。

從2010年佈局積累技術,到2017年成立新能源公司,2020年獨立品牌經營到2021年全面超越,廣汽埃安的每一步都走得足夠踏實,但速度極快。今年9月,廣汽集團提出到2025年,集團新能源車銷量佔比要超25%,其中自主品牌的佔比要達到50%,可見其自信與雄心。

作爲新能源車行業中,僅有的擁有傳統造車成熟健全的體系力優勢,又處於深度轉型的行業先鋒企業,廣汽埃安有硬實力,夠專業化,也足夠差異化,萬事俱備的它早已吹響了破圈進攻的號角。如同多年前的中途島戰役一樣,歷史轉折時刻,贏得核心戰役的,必然是做好萬全準備的一方。

現在,我們可以回答開頭的問題了:廣汽埃安準備好了,中國新能源的蓄勢猛攻,就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