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民事訴訟法學大事件有哪些?盤點來了……

2024法學理論研究盤點

民事訴訟法學篇

持續深耕重大主題

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事訴訟實踐法學

我國民事訴訟法學理論研究進一步呈現“立足全面依法治國實踐前沿,回答中國問題,切實推動理論研究與法治實踐比翼齊飛、程序法研究與實體法研究相互融合、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相互促進”的基本特徵。民事訴訟法學界以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爲己任,對中央確定的重大戰略、重點工作中所涉及的民事訴訟法學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爲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工作提供了充分堅實的理論支撐。2024年度,民事訴訟法學理論研究重點關注並持續深耕於民事訴訟基礎理論、新技術在民事訴訟中的運用機理、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與源頭治理、檢察公益訴訟立法相關理論建構、民事強制執行制度改革與仲裁製度改革和仲裁法修訂六大主題。

2024年,我國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成果整體較爲豐富,民事訴訟法學研究者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和三中全會精神,着力創造本土自主法學話語體系,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事訴訟實踐法學。總體而論,我國民事訴訟法學理論研究進一步呈現“立足全面依法治國實踐前沿,回答中國問題,切實推動理論研究與法治實踐比翼齊飛、程序法研究與實體法研究相互融合、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相互促進”的基本特徵。民事訴訟法學界以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爲己任,對中央確定的重大戰略、重點工作中所涉及的民事訴訟法學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爲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工作提供了充分堅實的理論支撐。具體而言,2024年度民事訴訟法學理論研究重點關注並持續深耕於六大主題。

持續深化民事訴訟

基礎理論研究

民事訴訟基礎理論研究依然是2024年度本學科領域內的研究重點與研究熱點,主要包括對訴訟標的、共同訴訟、既判力和民事訴訟基本原則等重要基礎問題的研究。

民事訴訟標的方面,有學者指出,訴訟標的識別中問題最多的是數量識別與同一性識別,舊實體法說訴訟標的的概念內涵與外延一致,契合民事審判中的請求權基礎思維,圍繞當事人的實體權利主張這個中心,綜合訴訟請求、原因事實和法律理由三個指標性因素,運用請求權基礎思維方法識別當事人訴請的實體規範類型,可以順利開展訴訟標的數量識別與同一性識別作業。有學者從一般保證糾紛訴訟視角出發,認爲根據訴訟標的理論,一般保證糾紛應採普通共同訴訟形態,在一般保證糾紛所涉主體單獨被訴的情形下,應就構建參加之訴的必要性等問題予以迴應,從而優化一般保證糾紛的科學訴訟構造。

共同訴訟方面,有學者研究發現,基於查明案件事實、降低訴訟成本、避免矛盾裁判等訴訟政策,我國確立了程序導向的必要共同訴訟,導致必要共同訴訟的泛用和“同案不同判”。實踐中,當事人頻繁以訴訟標的非同一爲由提出管轄權異議,以遺漏必要共同訴訟人爲由提起上訴甚至申請再審。民法典的實施未能改變程序導向模式,司法解釋和典型案例的實體導向探索反而模糊了必要與普通共同訴訟的界線。據此得出結論認爲,單一訴訟標的形態更契合民法典視域下必要共同訴訟的模式轉換需要,即在必要共同訴訟的制度目的上強調實體決定性。另有學者指出,由於對連帶責任整體性原理缺乏足夠認識,加上對類似必要共同訴訟判決對外效力理解偏差,理論與實務關於連帶責任共同訴訟形態的研究長期無法形成共識。因此,法院有必要追加其他連帶債務人蔘加訴訟時,應當按照正當程序要求進行釋明,把侵權行爲性質和責任類型作爲爭議焦點,引導當事人明確訴訟請求、申請追加其他連帶債務人,保障當事人的異議權;通過訴訟告知保障潛在連帶責任人蔘加訴訟的權利。

既判力理論方面,有學者研究指出,既判力的客觀範圍是衡量訴訟法學意義上國家資源與個人利益兩大價值是否得到平衡保障的重要標尺,然而,其理論發展卻囿於規範限制、對話不足、法系偏倚而無法發揮應有的實踐指導作用。因此,爭點的關鍵性判斷應採替代法,當事人對關鍵爭點亦應負擔一定程度的審慎義務。另有學者從代表人訴訟判決效力角度出發,提出代表人訴訟的訴訟標的是超越個人權利的“羣體權利”,包括擴散權利、集合權利、同源個人權利三種。以羣體權利爲媒介,代表人訴訟判決在羣體權利人的主體範圍內發生既判力。人數不確定代表人訴訟判決對全體參加登記的權利人有效,並向未參加登記的權利人發生既判力(拘束效)擴張。

民事訴訟基本原則方面,有學者對於誠信原則進行了深入研究,指出我國民事訴訟誠信原則的重心是規制虛假訴訟、惡意訴訟、無理纏訴等不誠信訴訟行爲,其適用範圍的釐定面臨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尚未最終建立、處分原則和辯論原則的約束性尚不充分的發展階段限制;隨着實體程序銜接和民刑交錯的規制體系逐步建立完善,誠信原則亟待夯實漏洞填補之固有功能。另有學者以辯論原則爲背景,對於我國自認制度進行考察並指出,我國相關司法解釋雖然賦予民事訴訟上的自認以“無需舉證證明”的效力,但在司法實踐中,自認事實常因接受法官的調查和心證評價而呈現“證據化”特徵,深層原因是民事訴訟自認的性質不明,且自認適用對象、場域與自認制度功能定位不相契合。

積極探索新技術

在民事訴訟中的運用機理

2024年,民事訴訟法學界積極探索人工智能、互聯網和大數據等新技術在民事訴訟法治中的運用路徑,努力推動技術與法治相融合,着力提升民事訴訟法學理論和法學研究的智能化水平。學界關注的重點問題包括民事訴訟的現代化、智能化、數字化。

就民事訴訟的現代化方面,代表性觀點指出,民事訴訟現代化是我國民事訴訟發展的方向性命題。民事訴訟現代化首先需要解決其現代化的標準爲何。否則,民事訴訟現代化的推進就沒有方向。民事訴訟現代化的基本標準主要包括五個方面:一是民事訴訟與現代社會的契合;二是民事訴訟與民事權利及體系發展的契合;三是強化民事訴訟的程序保障;四是實現民事訴訟的體系化;五是民事訴訟的科技化。民事訴訟的現代化應當主要圍繞這幾個方面展開和推進。實現民事訴訟現代化的有效路徑是通過借鑑域外國家、地區現代民事訴訟制度,充分結合我國國情,實現中國式民事訴訟的現代化。

就民事訴訟的智能化方面,有學者研究認爲,司法智能化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已經得到較爲廣泛的應用,並且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司法智能化的實踐將更加普及和豐富。司法智能化的運用對於提高司法的效率以及公正性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但也應當意識到司法智能化的運用也存在着若干侷限,必須對此有充分的認識,以免其盲目擴張和極端化,導致對既有制度發展和完善的抑制和阻礙。從目前司法智能的運行實踐來看,其侷限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司法智能化大數據運用與案件審判中因果關係的牴觸;第二,司法智能化對司法自由裁量的弱化;第三,司法智能化運用中司法政策適用的困境;第四,司法智能化運用中政治、倫理等因素考量的障礙。

就民事訴訟的數字化方面,有學者指出,民事訴訟各項程序的數字化已成爲世界範圍內民事訴訟法學理論與實踐發展的必然趨勢,現代化和數字化的概念經常被作爲同義詞使用,數字化的表述變得更爲常見,應當積極擁抱新科技革命對於民事訴訟法治的變革與影響。另有學者以在線民事訴訟的檢察監督爲視角,指出由數字化生產方式所決定的數字化司法變革催生了在線訴訟中民事檢察監督的新形式,民事檢察監督嵌入在線訴訟既是訴訟構造數字化的邏輯使然,也有益於實現訴訟程序中的檢察監督功能。在線訴訟具備時空場域轉換、有形要素缺失、技術壁壘顯現等全新的特質,客觀要求民事檢察監督進行匹配。

重點關注矛盾糾紛

多元化解與源頭治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法治建設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我國國情決定了我們不能成爲“訴訟大國”。如何發揮司法之外的糾紛解決方式的作用,推動矛盾糾紛源頭治理,是民事訴訟法學界2024年度持續關注的重要課題。對此,學者們重點關注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相關理論研究、信訪治理法治化相關理論與實踐問題,以及多元解紛的對策建議研究。

關於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理論研究成果較爲突出。有學者研究了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基本問題與法治化構建,指出新時代“楓橋經驗”具有基層性、預防性、調解性、多元化、法治化等特點,研究和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爲中心,堅持民主、自治、法治等原則,要重視並妥善應對新形勢下出現的新矛盾、道德觀念發生的新變化、信息化帶來的新風險、自治能力弱化等問題。有學者系統分析了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基本內涵,指出“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核心要義。有學者從社會治理數智化角度,研究了“數字楓橋”的法治原理、模式與機制,提出“數字楓橋”是把糾紛解決的要素轉化進入社會性、法律性的相互關係,是對糾紛解決的結構、資源和規則的數字化重組,重新界定了“楓橋經驗”的法治內涵、定位和功能。此外,有學者從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數智化實現的問題與困境出發提出觀點,認爲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數智化需要明晰治理主體、統籌治理資源、提升治理效能的基本功能,通過治理範圍的均衡拓展、治理機制的精細塑造、治理技術的部署創新三重路徑加以實現。

對於信訪治理法治化相關理論與實踐問題,代表性觀點指出,司法治理是各國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涉訴信訪具有矛盾的對抗性、複雜的程序性、較強的個案性、終局的相對性、制度的有限性等特徵。涉訴信訪的成因十分複雜,有當事人、傳統文化、經濟社會發展等原因。涉訴信訪治理應當立足國情,堅持系統思維,研究和把握其規律性,推動深層次戰略實施和相關領域體制完善,進一步深化訴訪分離、律師代理、終結移交等制度改革。據此,學者指出,我國應按照全面依法治國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部署,不斷深化司法治理理論研究與實踐,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涉訴信訪治理之路。

繼續聚焦檢察公益訴訟立法

相關理論建構

檢察公益訴訟制度是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決策部署,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標識性概念、原創性成果。2024年12月20日,檢察公益訴訟10週年座談會召開,回顧總結檢察公益訴訟制度10年曆程和實踐成效,共商在新起點上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檢察公益訴訟制度。2024年,民事訴訟法學界繼續聚焦積極穩妥推進檢察公益訴訟立法的相關基礎理論建構,主要包括檢察公益訴訟立法的基本原則、範圍拓展、程序設計等方面。

檢察公益訴訟法的基本原則方面,代表性觀點指出,檢察公益訴訟制度是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的公益保護法律制度,在立法即將對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加以規範定位和系統構造的背景下,應優先明晰檢察公益訴訟法的基本原則問題。基本原則屬於基礎理論範疇,對檢察公益訴訟具體程序制度構建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檢察公益訴訟法有多項基本原則,其中特有原則包括檢察權和審判權科學配置原則、訴前程序和訴訟程序有機銜接原則、案件公開和公衆參與原則,以及檢察公益訴訟和其他程序制度合理協調原則。在此基礎上,學者尤爲關注檢察公益訴訟的謙抑性,指出檢察公益訴訟的順利開展關乎檢察權作用時機、檢察權與行政權以及和私人權利關係的互動問題,在公益訴訟的啓動上,檢察機關應以謙抑性原則爲基本要求和追求,避免權力行使突破邊界,並與民間代表力量充分協調,呵護民間自治力量的發展。

檢察公益訴訟案件範圍拓展方面,學者基於不同的社會公共利益種類、屬性與部門法上的法律關係特徵,對於公益訴訟受案範圍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例如,有學者關注個人信息保護公益訴訟的制度展開,指出個人信息保護民事公益訴訟具有獨特公益性、規則融合性與業務專門性等個性化特徵,在公益訴訟一體化立法背景下,其個性化特徵集中體現在起訴主體制度設計上;有學者關注我國的婦女權益保障公益訴訟制度,指出其是一項在頂層設計指導下形成的保護婦女的中國方案,並建議適當拓寬受案範圍;有學者關注涉僑檢察公益訴訟的範圍拓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檢察公益訴訟的探索空間、反不正當競爭檢察公益訴訟的制度建構;等等。上述探索對於檢察公益訴訟立法的範圍擴展與基礎理論完善提供了豐富的制度實踐和有益參考,值得肯定。

檢察公益訴訟具體程序設計方面,有學者指出,公益訴訟制度中的程序保障具有優位性和指導原理性地位,並因公益相關主體不同而呈現差序性。面向公益原告及被告(公益加害人)的程序保障在公益訴訟中應居於最核心地位,原告的程序保障程度與公益類型及代表模式相關;被告的程序保障應以“妨訴抗辯”和“重複法律評價抗辯”爲重點;公益訴訟各方主體的訴訟權利不應被“非訟化”程序削弱。另外,有學者提出,應當區分民事公益訴訟的法律監督功能和糾紛解決功能,並根據兩種功能配置不同的程序規定,在堅持檢察機關主導訴前程序的同時,強化法院審判權在公益訴訟程序中的主導作用,從而更好地實現民事公益訴訟的價值和目的。

響應跟進民事強制

執行制度改革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下稱《決定》)指出,深化審判權和執行權分離改革,健全國家執行體制,強化當事人、檢察機關和社會公衆對執行活動的全程監督。據此,2024年度民事訴訟法學界對於民事強制執行制度完善發展和國家執行體制改革進行了密切跟進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宏觀層面民事強制執行立法的價值邏輯。有觀點認爲,在我國民事執行規範中,程序缺失和程序制度的非整合是客觀存在的現實,這種情形在執行措施的實施、財產調查、執行監督、執行救濟方面尤爲突出。民事執行法中的程序不同於審判程序而具有自身特點,應根據不同的制度目的和特點構建相應的程序。這些程序的建構都應當遵循一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框架,否則必然存在缺失和不足。此外,有學者指出,民事執行法的目的具有迅速、充分實現債權人的債權,確保執行的手段和程序的正當性,維持債務人基本生活的多重性。長期以來,化解執行難一直是我國執行工作的主線,但解決執行難不是民事執行法的目的,是一項重要的司法政策,是執行工作在特定時期的重點。應從民事執行法目的的視角對具體制度的建構和調整予以審視,使之符合民事執行法的目的,切實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現代的民事執行法。

第二,中觀層面民事強制執行立法的重要原則。代表性觀點認爲,我國民事強制執行立法面臨着來自實體法與程序法等相鄰制度和相關社會現實的需求,並在迴應與提供解決方案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與相關領域的制度競爭,這是討論我國執行立法如何守正與創新的背景和基礎。我國執行立法的守正之道在於尊重民事強制執行的固有體系與內在規律,包括協調實現私權的目的與追求效率的價值、廓清審執關係的邊界、實現經緯分明的立法構造等方式。我國執行理論應當在比例原則的入法及其對執行法定原則的補充、強職權主義的緩和與處分權主義的強化、執行力擴張與變更追加被執行人的方案等方面爲執行立法創新提供支持。只有以真實問題爲導向,充分運用我國民事強制執行的實踐經驗與理論資源,才能爲執行立法提供中國方案。

第三,微觀層面的民事強制執行具體程序優化。學者圍繞共同共有財產的強制執行程序優化、執行和解的應然制度邏輯闡釋、案外人執行救濟機制的體系化反思、民事執行檢察監督的實踐探索和制度完善等具體執行程序問題開展了豐富系統的深入研究。例如,對於執行和解程序,有學者指出,應當在區分“權利與義務關係”和“權力與責任關係”的基礎上,明確執行和解協議的內容應以當事人自主安排生效法律文書確定權利的實現爲邊界,限於變更履行標的額、履行方式、履行期限與地點,在執行和解協議不履行時,申請執行人權利的救濟路徑理應是申請恢復執行原生效法律文書。對於案外人執行救濟機制,有學者認爲,應強調理性定位各種案外人執行救濟制度的應然功能和運行原理,平衡好公正與效率的價值、當事人與案外人的利益,注重審判程序與執行程序之間的契合,處理好實體救濟與程序救濟的關係。

密切推進仲裁製度改革

和仲裁法修訂理論研究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多次提及仲裁製度,創新提出推進海事仲裁製度規則創新、深化仲裁製度改革、健全國際商事仲裁製度、培育國際一流仲裁機構等多項改革目標。商事仲裁製度在國家治理體系特別是促進國際經貿交往、推動國際商貿糾紛多元化解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2024年適逢仲裁法頒佈30週年,仲裁法迎來首次較大程度的修訂,在此時代背景下,民事訴訟法學界對仲裁製度的改革完善及仲裁法修訂相關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密切研究,爲仲裁製度現代化改革和仲裁法的修訂提供堅實學理支撐。

一是聚焦仲裁法修訂若干重大爭議問題。部分學者圍繞仲裁法修訂草案及制度變遷發展的實踐情況,梳理了仲裁實踐中主要爭議問題背後的理論溯源。有學者選取可仲裁性、仲裁機構性質與治理、國內與涉外並存的立法體例選擇以及司法審查制度的完善四個仲裁法修訂中提綱挈領的複雜問題,結合修法過程中的爭議焦點和社會熱點,從仲裁權利與仲裁權力這一對核心概念入手對“仲裁權”的本質進行法理分析,反思可仲裁性等系列問題背後現代國家治理理念在仲裁領域的投射,主張迴歸權利本位重構仲裁法立法理念;並藉此理論基礎、輔以系統論方法,迴應爭議問題,提出了修法建議。

二是聚焦國際仲裁與國內仲裁製度的比較與創新。例如,有學者以國際投資仲裁中的第三方資助爲背景,研究第三方資助機制在我國仲裁製度中設置的可行性後指出,我國有必要在仲裁立法中對相關問題進行規範性安排,以實現實踐和立法的有效對接。有學者以體育仲裁爲視角,提出應當明確程序性權利在體育仲裁中的三種主要形態,即仲裁庭前的平等權利、公正受審權和公開聽證權。在權利平等方面,應以合併審理的方式釐清體育仲裁與其他仲裁的受案範圍邊界,保障體育從業者平等通過體育仲裁解決糾紛的基本權利。另外,有學者從仲裁法草案與《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國際商事仲裁示範法》的對比出發,指出應進一步細化具體措施的實施標準和配套規則,以期爲仲裁實踐提供更爲清晰的指引,同時進一步提升意思自治程度,深化仲裁機構改革、引入仲裁員責任有限豁免制度。有學者以推進涉外法治建設爲導向,提出仲裁法修訂要立足中國實際,在分軌制下完善仲裁臨時措施和裁決執行的審查標準,助力涉外法治建設。

三是聚焦仲裁的司法審查程序優化與完善。有學者分別以最高人民法院仲裁司法審查指導性案例爲視角,分析了仲裁協議的效力基礎及其要件重構、仲裁司法審查中公共政策的平衡以及國際商事仲裁調解協議的法律效力等仲裁司法審查前沿問題。有學者以仲裁法修訂爲背景,系統研究了仲裁調解司法審查的主要理論與實踐問題,指出應當及時確立對仲裁調解進行司法審查的有效路徑。有學者對於重複仲裁的司法審查實踐困境與修正路徑予以關注,提出應致力於建構以仲裁請求與原因事實爲核心的重複仲裁識別新標準,弱化司法對仲裁“有限審查原則”的約束,形成以仲裁“一事不再理”規範爲總綱,以重複仲裁識別規範和重複裁決撤銷規範爲細則的仲裁“一事不再理”制度。還有學者結合仲裁司法審查實務現狀與發展趨勢與部分地區法院近年來的司法實踐,對仲裁司法審查的程序規範與審查標準方面一些具有普遍意義和有爭議的問題進行了梳理歸納。

(作者分別爲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潘劍鋒;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講師牛正浩)

(檢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