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招防中暑!中醫教你聰明吃冰不傷身 喝「這杯」保健

民衆喜愛在炎熱的夏天,大量灌冰水,吃剉冰消暑!但隨着室內外冷熱交替,身體容易有頭痛、咳嗽的症狀。 (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下同)消費中心/臺北報導

天氣越來越熱,有感高溫逼近40度!民衆整天躲在冷氣房大口吃冰、猛灌冰水「避暑」,但一出冷氣房,室內外的溫差,一瞬間令人頭暈目眩,常常處於冷熱交替的環境,身體還伴隨着頭痛、咳嗽、食慾不振等困擾,實在好不舒服。中醫師傳授保健秘訣,簡單從生活中做起加上穴道按摩,配合飲用加水稀釋枇杷膏,能舒緩因室內外氣溫急遽變化不適,也能健康度過漫長暑假。

振興醫院中醫科主任蕭恆毅根據門診觀察,夏季體溫失衡、中暑現象者以體弱或年長輩居多,主要是因爲體內的過熱溫度無法流汗順利排出降溫,如果又處在通風不良或常進出冷氣房,一下子快速冷熱交替,使皮膚毛孔頻繁開合,表皮功能無法正常散熱代謝,就會形成暑熱病症,身倦、眩暈、頭痛的病徵因此找上門。 ▲夏季氣溫變化大,進出冷氣房頻繁,忽冷忽熱的環境,頭痛、眩暈的症狀就會增加。

夏天想保持體內涼爽,預防中暑,蕭恆毅醫師掌握4大要訣:「喝水、運動、保持空氣流通、穴道按摩」他說,部分民衆選擇用綠豆薏仁青草茶等食材解熱,確實具有降火氣、利溼排水的功效;除此之外,蕭恆毅醫師強調落實良好生活作息,他建議夏季每小時飲水量達100cc到200cc,且選擇清晨時段運動做伸展,另外配合保健穴道,像足三裡穴、合谷穴,以及人中穴,適時揉捏按摩這些穴位,能舒緩頭疼、暈眩等症狀,刺激人體達到清醒舒坦。

另外,蕭恆毅醫師也提醒夏季的長雨天氣及冷熱氣溫變化容易誘發過敏病症,當呼吸道內部的黏膜受到外界刺激的導致發炎,會有狂打噴嚏、喉嚨癢、乾咳,嚴重者氣喘發作,這時得多加註意室內外環境溫差及通風除溼。蕭恆毅醫師也說,枇杷膏味甘性微涼有滋陰潤肺的作用,依照中藥成分來看,像是川貝枇杷葉等,有助於化痰止咳,紓解呼吸道黏膜發炎的保護功效,每天服用1到2湯匙,搭配開水稀釋飲用也可做爲夏季保健的方法之一。

一般認爲夏天吃冰品容易傷身體,會引起呼吸道或腸胃道的不適,尤其女性,還會影響每個月生理期的正常運作。不過,蕭恆毅醫師表示,冰品雖屬寒性食物,但在悶熱難耐的天氣飲用適量冰水、剉冰,慢慢地享用,也是健康年輕人補充水分降溫的方式之一, 但應該要注意飲品的衛生及不要過量, 以免反致身體不適。 至於腸胃功能較敏感的民衆,建議喝室溫涼開水溫水代替,避免冰品攝取,以免因造成胃部血管急速收縮,刺激腸道蠕動亢進,引發腸胃不適或腹瀉的症狀。

▲夏季容易誘發鼻腔過敏,產生打噴嚏、喉嚨癢現象,蕭恆毅醫師指出,除了注意環境溫差,日常用枇杷膏加水稀釋,能滋陰潤肺、緩解發炎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