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童吃蕎麥麪休克倒地!緊急送醫險喪命 竟是食物過敏

▲成大醫院小兒急診科林靜微醫師表示,若想預防孩童食物過敏,儘早且持續給予固體食物是非常重要的。(圖/記者林悅翻攝)

記者林悅/臺南報導

6歲童小米化名)參加幼稚園戶外教學百貨公司吃飯,老師讓大家自己點餐,小米選了蕎麥麪嚐鮮,沒想到用餐不到15分鐘,突然出現呼吸急促、意識喪失,被救護車送急診。經醫師診治發現,小米呼吸有喘鳴聲、眼周和嘴脣腫脹、全身紅疹腹痛,診斷爲過敏性休克,所幸使用腎上腺素、支氣管擴張劑及抗組織胺治療後獲得改善。

成大醫院小兒急診科林靜微醫師表示,因環境及飲食習慣改變,近年來兒童食物過敏的盛行率有逐年上升傾向。她提醒,若孩童身上突然出現紅疹、搔癢、眼周或嘴脣腫脹、腹痛、呼吸困難等症狀,應考慮是否爲過敏反應,尤其孩童初次嘗試新的食物時,更應多加小心,因爲嚴重的食物過敏有致命的可能。

食物過敏是因爲食物中的某些物質,通常是蛋白質,被免疫系統當成入侵的病原,而發生不正常的免疫反應,進而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多數的食物過敏與免疫球蛋白E的作用相關。

林靜微醫師指出,根據統計,較常引起臺灣兒童過敏反應的食物,有雞蛋牛奶海鮮(蝦、螃蟹蛤蜊、魚等)、水果芒果奇異果草莓柑橘類等)、花生小麥等。但是,對於這些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除非已知曾經發生過敏反應,否則不需要刻意避免食用這些高致敏性食物。

林靜微醫師提醒,若有過敏性疾病家族史或本身有嚴重溼疹,孩童會有較高的食物過敏風險。但食物過敏的診斷,需由醫師作詳細完整的病史詢問及身體檢查,與血液過敏原檢測皮膚試驗的協助。最標準的方法則爲隨機雙盲食物誘發試驗,直接給予受測者可能引起過敏之食物,觀察是否發生過敏症狀,因過程中可能發生嚴重過敏反應,需在醫師嚴密監控下才可進行。

若已知孩童對某特定食物有嚴重過敏反應,應完全禁止食用,並要教導孩子學會食品成分,這非常重要,以避免誤食的機會。林靜微醫師表示,曾發生過敏性休克的孩童,可隨身攜帶筆型腎上腺素,必要時可以自救。

兒童食物過敏的治療,除了救命藥腎上腺素外,可依據過敏症狀輔以支氣管擴張劑、抗組織胺或類固醇治療。此外,近年來免疫治療(減敏治療)亦受到許多關注,藉由口服極少量致敏食物,並在不會誘發過敏反應的範圍內慢慢加量、持續給予,以提升病童對該致敏食物的耐受度,提高誘發過敏反應的閾值。不過,在減敏治療過程中亦可能發生嚴重過敏反應,需經醫師評估後纔可執行,並且要非常小心觀察過敏相關症狀。

林靜微醫師提醒家長,根據目前研究顯示,若想預防食物過敏,在寶寶4-6個月大時,不論有否較高食物過敏風險,要儘早且持續給予固體食物,包含高致敏性食物,如牛奶、蛋、花生等。若只有純母奶哺餵,卻沒有儘早且持續給予固體食物,只能預防嬰幼兒溼疹,不能預防食物過敏。因此,若想預防食物過敏,儘早且持續給予固體食物是非常重要的!

►滑新聞還能變美,偷偷分享少女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