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科技“復現”北京古城門喚醒城市記憶
新華社北京3月3日新媒體專電(記者袁全)科技使人奔向未來,現在,也能讓人回到過去。一羣軟件工程師,利用“現實增強”技術(AR),讓人們通過智能手機,就可以看到昔日屹立在北京的九座城門。
他們最先在北京地鐵2號線的站臺上做推廣,來往的乘客通過手機掃描城門的手繪圖、老照片,就可以在手機上觸發AR效果,一個城門的三維動畫即出現在手機屏幕上,還能收聽到一段關於城門歷史的介紹。
1984年投入使用的2號線,是中國第一條環形地鐵線路。它沿原北京內城城牆而建,18個站名中,有8個站名還沿用古城門的名字。軟件工程師們希望AR技術能帶給人們“原址”、“原貌”還原的“歷史場景”,所以從今年1月開始,他們選擇在朝陽門、西直門等地鐵站點進行推廣。
這個聽起來有點像“虛擬歷史課”的設計來自34歲的李穎超。他是百度AR工作室的一名軟件工程師,他說靈感來自4歲的女兒。
女兒在乘坐地鐵時總喜歡隨着廣播報站名。她很好奇,“爲什麼很多站名都有一個 門 字?”而“這些 門 又都在哪裡?”
那時候,李穎超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女兒。他也有同樣的疑問。
從元朝開始,作爲首都的北京就建有城門,所謂“內九,外七,皇城四”。這說的是,老北京的內城有九座城門,皇帝、軍隊、物資甚至囚犯進出都各有通道;外城有七座城門,供老百姓進出南城之用;皇城有四座城門,供文武百官進出宮廷之用。
隨着北京的城市發展,城門和城牆被大規模地拆除,用來建設新的道路和地鐵,以適應不斷擴大的城市體量。
如今,保存下來的城門僅有“一對半”。“一對”是正陽門城樓和箭樓,也就是人們所熟悉的前門;“半”是德勝門箭樓。來北京16年,李穎超對德勝門的瞭解始終停留在“不好走,容易堵車”的印象中。
李穎超的老家在山東,2000年他來北京上大學,然後在這裡找工作,娶妻生女。北京可謂他第二個家,但他對這座城市的過去所知甚少。
每逢春節回家探親,家鄉的鉅變總讓他倍感陌生,有一次他幾乎要讓父母指路,才認得家門。而老鄉們向他打聽北京城的見聞趣事,他也時常尷尬地說不上來。
“特別沒有歸屬感。”李穎超說。
女兒在北京出生,是“新北京人”。他不想讓女兒也對生活的城市充滿陌生感。他想回答女兒的問題,送給她一個禮物。
他決定用AR技術“復現”老北京城門。在此之前,公司的AR技術大都用來商業營銷,爲合作伙伴做廣告宣傳。
他的想法意外地在同事中產生了共鳴。他的團隊有20多名技術人員,平均年齡28歲,來自五湖四海。他們“北漂”,在這裡成家立業,爲城市的發展奔波、奉獻,卻始終沒有時間去了解和關注城市的歷史。
去年11月,他們邀請藝術家根據網絡上搜集的資料,製作城門的手繪圖。今年1月到2月,他們把巨幅圖畫張貼在朝陽門、西直門地鐵站,供乘客掃描圖片,體驗AR復現的效果。
步履匆忙的乘客在擁擠的車站放慢了腳步,大家紛紛舉着手機,圍在手繪圖旁,聆聽老北京的“城門舊事”。還有乘客用三維動畫當背景,在“城門”前玩起了自拍。
更讓李穎超想不到的是,北京市規劃展覽館主動邀請他們到館內布展,並將展覽命名爲“科技喚醒城市記憶”。
“它(AR)幫助人們瞭解城市的歷史和變化。”副館長鬍大欣說,“你瞭解得越多,你對城市的歸屬感就越強烈。”
(小標題)共同責任
AR復現城門的項目很快得到了網友的關注。“北京老城門是世界遺產中的明珠,我是40後,孩子轉給我看了這個項目,我很想去體驗。”一位名叫“於無聲處”的網友在微信上留言。
但有些網友向設計者提出了“苛刻”的意見,因爲手繪圖提供的信息不準確。比如城牆被畫成直角,但實際上應有弧度;九個城門通過城牆連接本應組成環形,但設計者們把它們排成了一條線;還有城門樓的諸多細節都被忽略了。
李穎超和同事認爲,手繪畫是藝術作品,所以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真實。但讀者不同意。“錯誤會誤導公衆,歷史不可以開玩笑。”一位網友評論道。
設計者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我們有了更大的責任。”李穎超說。一個月的時間裡,他們奔波在圖書館查資料,請專家到辦公室講歷史,甚至拜訪建築學家吳良鏞先生。經過不斷調試,他們最後決定使用城門的黑白老照片作爲觸發AR效果的圖片。
“照片最真實。”李穎超說,“儘管照片沒有手繪畫色彩鮮豔。”
爲了讓更多人體驗,工程師們還將AR和搜索功能結合,人們只要在百度手機APP上搜索城門的名字,然後掃描身邊任意物體,甚至自己的手掌心,就能觸發城門的三維動畫。
隨着城市的交通不斷擴張和人口膨脹,北京地鐵的觸角已變得愈加複雜。應不應該通過拆除城門、城牆來修建地鐵和道路,至今依然是學術界最具爭議的話題之一。
胡大欣認爲,讓人們關注北京城門、北京文化,就會有更多的人蔘與到建設、保護北京的隊伍中,從而獲得對這座城市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保護城市的文化遺產是所有公民的責任。”李穎超說。
(原標題:AR科技“復現”北京古城門 喚醒城市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