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爆款產品縮水84億 同業存單基金“高開低走”
證券時報記者 餘世鵬
2024年以來的“債牛”行情,讓曾經的網紅產品同業存單基金又火了一把。3月以來,財通基金、南華基金等公募旗下存單基金接續發行。截至目前,存量產品加上正在發售和上報待批產品,存單基金總量達到了86只。
但從兩年多的情況來看,同業存單基金髮展“高開低走”,後期發行缺乏關注度,早期成立的大規模產品也不斷縮水,甚至有百億基金大幅縮水84億元后只剩不到16億元,還有的已淪爲規模不足5000萬元的迷你基金。有業內人士認爲,存單基金髮展高峰應該已過去,如果繼續一味發行,很可能會陷入嚴重同質化局面。
又有新產品上報、發行
根據華商基金公告,華商中證同業存單基金僅在2月20日發售當天就募集超過50億元,一日售罄同時啓動比例配售,最終獲得了2.8萬戶有效認購。但華商基金外,年內成立的其他同業存單基金均乏善可陳。比如,年初發售的達誠中證同業存單基金僅募集3天就提前結募,最終成立規模只有5億元出頭,距離募集上限50億元相去甚遠。今年成立的匯泉中證同業存單基金,募集了12天,最終以2.55億元的規模成立,有效認購用戶只有2058戶。
在產品定位上,同業存單基金屬於投資一攬子“同業存單”資產的被動指數產品,跟蹤的是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採取7天最短持有期限設計。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的樣本券,由在銀行間市場上市的主體評級爲AAA、發行期限1年及以下、上市時間7天及以上的同業存單組成。該指數採用市值加權計算,以反映信用評級爲AAA的同業存單的整體表現。同業存單主要面向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無法直接投資,直到2021年底,同業存單基金面世,個人投資者纔有了投資渠道。
截至3月8日,正在發售的還有財通中證同業存單基金和南華中證同業存單基金。另外證監會官網顯示,2024年以來還有新華基金申報了同業存單基金,而此前上報待批的產品還有信達澳亞同業存單基金、金信同業存單基金、中信保誠同業存單基金、海富通同業存單基金。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從2021年首批同業存單基金成立算起,截至目前,全市場存量同業存單基金數量爲79只。加上上述正在發售和上報待批產品,同業存單基金的數量已達到了86只。
整體規模大幅縮水
短短兩年多時間裡,同業存單基金已成爲多數基金公司必發的熱門產品,無論是頭部公募還是中小公募,都實現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的規模增長。但由於市場行情、發行時機等因素差異,同業存單基金出現了顯著的規模分化,特別是前期成立的基金出現嚴重縮水。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79只已成立的同業存單基金髮行總規模爲3086.24億元,早期成立的廣發基金、平安基金、嘉實基金、匯添富基金、招商基金等旗下同業存單基金均爲百億元規模產品,但有不少後期成立的產品規模不足10億元,甚至有4只基金規模勉強邁過2億元成立門檻。變化更大的是,同業存單基金從成立後,規模整體出現大幅縮水。和超3000億元的發行總規模相比,截至目前,79只存量基金總規模只有1691.04億元,縮水幅度超過45%。
這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普遍現象。比如,成立時規模達百億元的平安同業存單基金、匯添富同業存單基金、招商同業存單基金等,目前最新披露的規模均已不足30億元,另一家百億存單基金規模猛降近84億元后,只剩下15.98億元。成立時規模超10億元的英大同業存單基金,最新規模已縮水至2343.23萬元,淪爲迷你基金。截至目前,還有11只產品規模已不足2億元。
“早在2021年年底剛面世時,市場對同業存單基金寄予厚望,業內普遍預期同業存單基金可以成爲衝規模利器,一度成爲熱門網紅產品,但後面發行不佳就逐漸冷卻了。固收業務主要面對的是機構市場,如果發行規模過小,對基金公司來說意義不大,頂多是個殼。”某公募產品人士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高開低走”引發反思
從投資收益維度看,同業存單基金的確體現出了應有的貨幣替代效果。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從近一年收益率維度看,有統計數據的49只同業存單基金平均收益率爲2.34%,最高收益和最低收益分別爲2.83%和0.68%。相比之下,貨幣基金近1年平均收益爲1.97%,短期純債基金和中長期純債基金同期的平均收益分別爲3.4%和4.2%。
前述公募產品人士認爲,同業存單基金髮展“高開低走”,主要和兩大因素有關:
一是缺少必要的營銷宣傳,首批發行之後市場關注度逐漸下降。該公募產品人士參與過他所在公司的同業存單基金髮行,發行規模超過10億元,他表示:“即便如此,我們也是在尋找客戶上花了很大力氣。當時權益行情很差,固收類產品受歡迎,如果加以宣傳,發行規模會更大一些。”
二是基金公司和銀行商議的收益率傾斜不一樣。該公募產品人士說到,存單基金募集來的錢會進入托管行賬戶,甚至會購買該行的同業存單,但不同銀行對資金收益的利率傾斜有所不同。雖然空間不大,但每家銀行都有一定自主權,從而形成了不同基金間的收益差別。他表示:“過往一段時間,銀行機構的重心不是同業存單基金,而是債券類產品,所以很難給予收益傾斜。”
另外,還有公募市場人士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同業存單基金收益率跑不過債基,在“債牛”行情下理財資金紛紛流向債基。同樣是固收產品,同業存單基金自然就缺少了關注度。即便從產品本身看,2021年至今這類產品持續上報發行,有過百億爆款頻出的高光時刻,到目前發展高峰應該已過去了,如果不考慮現實情況一味發行,很可能會陷入嚴重同質化局面,這是需要警覺和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