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教父張忠謀 深耕臺灣30年:創辦臺積電是最美好年華

臺積董事長張忠謀。(圖/鏡週刊提供)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適逢臺積電創立30週年前夕,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卻於今(2)日下午突然投下震撼彈,宣佈即將在明(107)年6月退休,並由現任總經理暨共同執行長劉德音將接任董事長、魏哲家擔任總裁。回顧30年來,張忠謀一手把臺積電推上全球晶圓代工市場巔峰,成爲市值5.7兆臺幣的國際半導體巨擘,更讓臺灣站上世界舞臺、成爲臺灣的驕傲。

張忠謀1931年出生於浙江寧波父親張蔚觀鄞縣財政處長,在國共內戰時輾轉到美國求學,並取得美國麻省理工機械系碩士。在初入職場之時,他曾爲了多爭取「1美元」,放棄進入知名汽車大廠福特汽車,輾轉進入「希凡尼亞」,卻也意外地就此開啓他的半導體人生

張忠謀於1958年進入半導體龍頭德州儀器(TI),一路做到集團全球資深副總裁暨半導體事業羣總經理;然而1983年,因與公司董事會理念不合,張忠謀選擇離開德州儀器。

然而,早在他還在德儀任職時,當時主導臺灣經濟政策的孫運璿李國鼎等都人,曾經透過工研院長徐賢修力邀張忠謀返臺;直到張忠謀離開德儀後,因在德儀的員工股票選擇權,讓他獲得一大筆金錢,於是決定在1985年擔任工研院院長,並於次年創立臺積電。

▲張忠謀出席臺積電2016年第四季法說會。(圖/記者周康玉攝)

張忠謀創立臺積電後,創造了晶圓代工經營模式,不僅使臺積電於晶圓代工產業擁有領先地位,更帶動美國、臺灣、甚至全球的IC設計業,引導半導體產業走向設計、製造、封測的專業垂直分工,進一步解構的全球的IDM廠,逐步走上無晶圓廠、或晶圓廠輕量。由於這些貢獻,張忠謀因而被尊稱爲「半導體教父」。

張忠謀曾說,對於返臺工作一事考慮了非常久:由於當時臺灣十分落後,他卻仍見到官員們努力的推動臺灣經濟,代表臺灣經濟是「有爲的」,因此決定回來接受挑戰,且「要做就是要做到最好」。這種精神,也使得2016年日本經濟新聞評選亞洲企業前20大MVP時,讓張忠謀與郭臺銘成爲臺灣地區企業中,唯二上榜的兩人

不止如此,張忠謀也曾提到,在工研院工作時,想到要創辦臺積電,成功率或許是低的,然而他當初也沒有想到,一定要讓臺積電成爲世界級的公司。他只認爲,因爲自己懂半導體業生態,如果沒有世界競爭力、做到最高領先者,就沒有競爭力,這也是他帶給臺灣最大的認知,要做就是要做到最好,「在工研院時不見得是賭,但創辦臺積電是賭剩下的年華,卻也是最美好的黃金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