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老師手拎饅頭受訪上熱搜!別笑,他是來自濟南的數學天才,哈佛曾爲他“放棄原則”

近日,北大一名男子接受街頭採訪的視頻火了。

視頻中,他頭髮凌亂,笑容靦腆,手裡拿着一瓶礦泉水,外加三個饅頭,說話的表達方式也很簡單,說自己不會說別的,只想給今年高考的學子說一句“歡迎來到北京大學”。

男子不修邊幅形象,給網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在這質樸的形象背後,卻隱藏着一個數學大神

據悉,這位大神名叫韋東奕。

他癡迷於研究數學,高中就讀於山東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後被保送至北京大學 ,爲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2010級本科生、2014級博士生,曾獲第49屆、第50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滿分、金牌第一名。

韋東奕如今是北京大學助理教授,在北大數學系上,有關於他的簡單介紹:

2014年獲得了北大學士學位,

2018年獲得了北大博士學位

2017到2019年,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博士後,2019年12月之後留校,擔任助理教授。

韋東奕在數學上的傳奇令人稱道,網友紛紛稱之爲稱爲“韋神”。

在一篇介紹北大數院的文章中,稱他爲“瘋人院教主”——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的北大數院。其招生代碼爲10001,號稱“第一學府第一院系”,被譽爲“北大四大瘋人院”之首,之所以被譽爲“瘋人院”,是指課業重、考試難度大、牛人云集。

正如該院學生所說:在北大數院,要麼你有虐待別人的實力,要不你有承受別人血虐的韌性和忍耐力,除此之外,別無其他……

韋東奕,人稱“韋教主”,北大的數學學神本碩博連讀,在2017年到2019年在北大讀博士後,如今是北大的助理教授,研究員。

在15歲入選數學奧賽國家集訓隊集訓,他在數學方面的強大,令隊友教練歎服。韋東奕創造了24道題完成了23道半的紀錄,唯一沒解出的那半道題目,隊友更是全軍覆沒。

在2013年的“丘成桐數學競賽”中,韋東奕的表現更是讓考官們難忘。

在決賽中,韋東奕毫不費力地斬獲了華羅庚金獎、陳省身金獎、林家翹金獎、許寶𫘧金獎、個人全能金獎以及周煒良銀獎。 這意味着他以一己之力,碾壓了北大的主要對手清華和中科大。

江湖上流傳着海外名校的“搶人”傳說。哈佛給出了一系列令人心動的優待,甚至願意爲了韋東奕打破校規 ——只要韋東奕願意來哈佛讀書,可以直接免掉英語考試

然而都被他拒絕了,這位大神堅持在國內讀博,後來他在北京國際數學交流中心(北大副校長田剛牽頭成立的數學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

韋東奕入讀大學後,逐漸從競賽界的傳說,成爲了數院乃至北大的傳說。

據說大一剛開學不久,有一次習題課由韋東奕講課,他講完後,沒聽懂的大家請教授再講一遍,

教授卻微微一笑說: “不行,我也沒聽懂…”

另據說有一學期,韋東奕擔任某門課的助教老師笑着向同學們介紹韋神“這是你們這學期的助教,如果你們有不會的習題可以問我,如果我不會可以問助教,如果連助教都不會,那估計就是題目錯了。”

韋東奕解題的許多方法都是自創的,比標準答案還要簡潔的多,被譽爲“韋方法”,還流傳有“韋東奕不等式”。

據稱,韋東奕不等式是韋東奕“玩” Jacobi 橢圓函數後得到的副產品,那一年他上高二。

這位“韋神”是山東人。

韋東奕生於1991年,父母是山東建築大學的教授,父親是數學系教授,韋東奕從小就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008年,韋東奕曾經接受過齊魯晚報的採訪,當時只有16歲的他,已經足以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2008年8月,山師大附中校門口,剛剛返回濟南的韋東奕(紅衣)在展示金牌。 記者 周青先 攝影

他衣着樸素、沉默寡言,習慣性的動作是兩隻手緩慢地在空中游走,像是在構建某個模型,這是韋東奕留給記者的最初印象。

2008年7月21日(當地時間)在西班牙馬德里結束的第49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這名16歲的山東師大附中高一男生以滿分獲得金牌,讓人驚歎。這個被老師評價爲“天分和行爲都頗似陳景潤” 的數學才子,究竟是怎樣一個孩子?

14歲備戰國際奧數

對於多數人來說,“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是個神秘的概念,韋東奕描述了競賽的場景:來自世界各國的500多名選手坐在一個大的考場裡,競賽進行兩天,每天從上午9點到下午1點半,選手要在4個半小時的時間裡,完成3道大題。韋東奕因6道大題全部做對而獲得滿分。

韋東奕的教練、山師大附中張永華老師說,競賽時有一道難題國家隊的教練花了3個小時才做出來,而韋東奕只花了兩個小時。韋東奕14歲讀初二時,表現出了與衆不同的數學天分 ,通過介紹被張永華老師發現,提前加入山師附中的奧數訓練隊訓練,一年後他從初中免試直接升入山師附中。

張永華老師說,他固然是一個有着敏銳數學思維、極具天分的學生,同時也付出了持之以恆的努力。入選國際奧數國家隊時,他經歷了層層殘酷的淘汰。去年10月中旬,全國聯賽選出40人;今年1月中旬,奧數冬令營哈爾濱舉行,兩天的考試選出30人入選集訓隊;從3月15日至4月2日,經過前後8次大小考試後,只剩下6人入選國家隊,韋東奕以第三名的成績拿到國際奧數競賽的入場券。

讀數學書是一種消遣

“與其他參加奧數學習的學生相比,他對數學的喜愛到了癡迷的程度。” 張永華老師說,這也恰恰能夠回答,爲何在10年學生生涯中,他能持之以恆鑽研數學,最終收穫金牌。

韋東奕出身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母均任教於山東建築大學,父親是數學教授。韋東奕對數學的癡迷顯然受到家庭的影響,他說,家裡有很多關於數學的書,淺顯的或難懂的,上小學時,他就時常隨手拿來讀,讀關於數學的書是他消遣的一種方式。

小學一年級時,韋東奕讀到一本名爲《華羅庚數學學校》的書,從此真正喜歡上數學。 韋東奕說,其實,這本書並沒有特別之處,書中都是難度很大的數學題,他卻從解出第一道數學題開始,體會到一種與衆不同的樂趣。

做多少題才能拿到國際奧數競賽金牌?韋東奕說,他真正做的題其實並不多,“想”的題卻很多,能想明白的題目他就不做了。對韋東奕來說,做題或許還不是最大的滿足,他說,他常常自己出題,提出問題,再長時間冥想尋找答案,一一攻破它們。

已被北大預錄取

如今,韋東奕已被北京大學數學系預錄取,搞數學研究仍然是他未來的目標和樂趣。他說,雖然已經沒有了高考的壓力,但自己的語文科目還很弱,還要繼續學習,補上落下的課。

現在雖然老師已不要求他完成數學作業,但他會把每道題的步驟寫得清清楚楚。飯桌上,韋東奕還時常捧着數學書研讀,在集訓隊時,如果被一道難題難住,他逢人就問,不論認識與否,直到弄明白爲止。

“人際交往和生活自理能力是韋東奕需要彌補的,老師也打算通過讓他當班幹部,讓他多與同學交往,培養其他愛好。” 張永華老師認爲,數學大師和數學家是不同的,前者除了科研能力,還需要優秀的人品、健全的性格和有質量的生活,他希望韋東奕成爲前者。

另類”的數學才子

採訪期間,韋東奕總是低着頭,最常做的動作是兩隻手緩慢地在空中游走像是在構建某個模型。 面對記者,他表現得有些寡言,常常話鋒出人意料地一轉,接着表述另外一件事,但發生過的事情甚至具體到日期、分鐘,他都記得十分清楚。

韋東奕的媽媽在電話中對記者說,他從喜歡數學到今天獲獎,都是順其自然的結果,他其實是個很平凡的孩子,學習和生活上都有很多弱項,比如語文和英語科目較弱。張永華老師說,在去哈爾濱集訓前,韋東奕從未使用過手機。

生活在追隨潮流、時尚、個性的“90後”一代中間,韋東奕明顯有些另類。韋東奕說,他從不上網玩遊戲,偶爾上網也是爲了找題做,也不喜歡籃球、足球,偶爾看看新聞聯播等電視節目。在西班牙的國際奧數競賽結束後,領隊獎勵他在當地旅遊兩天。但他說:“我不喜歡旅遊,從早到晚在外面,時間長,太累了。”

多年的同學岑昊評價說,韋東弈對數學極其敏感,邏輯思維很強,但事事都愛“卡”邏輯。有同學問他數學題時,他會熱心講解,除此之外,不太主動與同學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