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破冰 中國鑿出絲綢之路

大陸近年積極探勘北極,圖爲大陸雪龍號的北極科學考察隊,在短期冰站布放大陸自主研發的冰基拖曳式海洋剖面浮標。(新華社

北極航線傳統航線比較

看準北極擁有豐富天然資源、具有航道等重要戰略地位,中國近10年積極逐鹿北極。從資源開發、參與科研低度政治手段切入極地事務外,中國在2013年順利成爲北極理事會正式觀察員國,2018年首度發佈《北極政策白皮書,確認其地緣意義上爲「近北極國家」和「重要利益攸關方」,拋出「極地絲綢之路」計劃,更引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條約,爭取極地航道航行自由權,從政策論述及國際法層次捍衛參與極地的合法性

兵家必爭 8國環伺資源豐

北極地區總面積約2100萬平方公里,陸地面積約800萬平方公里,分屬俄羅斯加拿大、美國、丹麥挪威冰島芬蘭瑞典8個國家。據調查,北極石油儲量900億桶,煤炭儲量佔全球4分之1,超過1兆噸,還有大量銅、鎳、鈾、金銀戰略性礦產

中國過往對北極的涉足,主要側重自然資源開採、科研等面向,具體作爲包括1996年成爲國際北極科學委員會成員國,2004年建成北極黃河站。但隨着近年中美全面對抗格局成形,爲擺脫麻六甲海峽、巴拿馬運河等受制美方的傳統航道戰略依賴,北京纔開始積極投入與各國競逐極地事務。

近北極國 大陸搶一席之地

爲增加在北極事務的政治發言權,中國從2006年就申請成爲北極理事會的正式觀察員,歷經7年努力,終於在2013年5月如願達成目標,也開始享有極地事務的與會、發言及項目提議權。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今明兩年擔任該會輪值主席國考量中俄關系良好,中國的「極地聲量」將進一步擴大。

而2018年發佈《北極政策》白皮書,更將北京積極搶佔北極航道的雄心展露無疑。中國將其定位爲「近北極國家」和「重要利益攸關方」,從論述面化解其不直接接觸北極圈的地緣質疑;拋出「冰上絲綢之路」,首次將北極航道定位成「一帶一路」3大主要海上通道之一;鼓勵企業參與極地基建,多次派出雪龍號科考船探勘航道,強化對北極的戰略連結。

北極航道包括東北航道、西北航道和中央航道。舉例來說,若循麻六甲海峽到歐洲等傳統航線可能需要5周,但若經北極航道,只需3周,時間大幅縮短,還可避開海盜攻擊海域

此外,看準北極當前不存在統一的國際法體系,中國則試圖援引《國際海洋法公約》,保障極地水域的「自由航行權」、「無害通過權」,避免北極航道遭到傳統環北極國家掌控而受箝制;依據《斯匹茨卑爾根羣島條約》主張中國亦有北極地區相關礦業、商業開發權

雙邊外交 參與極地事務

而爲避免環北極國家的集體質疑,中國利用「極地雙邊外交」分而治之,包括繼續深化中俄在極地事務上合作,與冰島簽署自貿協定,共同開發北極,也積極強化與挪威、丹麥、格陵蘭等國雙邊合作,增加極地事務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