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三季報:“一體三翼”戰略指引下,尋找未來的可能性
觀點網 貝殼再次取得超出市場預期的表現。
11月21日,貝殼發佈了第三季度未經審覈財務業績。報告期內,貝殼實現總交易額7368億元,同比增加12.5%;淨收入達到226億元,同比增加26.8%;淨利潤11.68億元,經調整淨利潤爲17.82億元,超出市場一致預期。
9月末,央行、金融監管總局等多部門打出政策“組合拳”,發佈了降二套房首付比例、降存量房貸利率等重要政策措施,釋放出強烈的“穩地產”信號。
住房城鄉建設部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成交總量同比增長3.9%,連續8個月下降後首次實現增長,市場信心得到明顯提振。
得益於此,貝殼在第三季度存量房交易的總交易額爲4778億元,同比增加8.8%,淨收入62億元。新房交易的總交易額爲2276億元,同比增加18.4%;新房業務的淨收入由去年同期的59億元,上升30.9%至77億元。
業績支點
“對於一個大的組織來說,最可怕的是沒有增長。”在業績發佈後的電話會議上,貝殼聯合創始人、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彭永東這樣說到。顯然,貝殼今年的業務增長策略成效顯著。
從規模上看,截至2024年9月30日門店數量爲48230家,較上年同期增加12.1%;活躍門店數量爲46857家,較上年同期增加14.6%。
截至2024年9月30日經紀人數量爲476420名,較上年同期增加11.0%;活躍經紀人數量爲423400名,較上年同期增加6.1%。
2024年第三季度的移動月活躍用戶數量平均爲4620萬名,而2023年同期爲4920萬名。
家裝家居業務和租賃業務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已經邁過了一些里程碑。在第三季度,貝殼非房產交易服務業務的收入(家裝家居業務、房屋租賃服務、新興業務及其他的收入)同比增長54.3%,佔淨收入總額的比例進一步提升至38.3%,相比2023年同期提升6.8個百分點。
其中,家裝家居的總交易額爲41億元,同比增加24.6%;業務收入規模達到42.1億元,同比增長32.6%。房屋租賃服務收入達到39.4億元,同比增長118.4%,這一增長主要由於省心租模式下的租賃房源數目增加。據悉,第三季度末,“省心租”在管房源量突破36萬套,去年同期爲超16萬套。
新興業務及其他的總交易額爲273億元,同比增加31.9%,淨收入爲5億元。
貝殼非房產交易業務的優勢得以繼續鞏固。
貝殼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徐濤表示,“在5月份政策密集出臺並迎來脈衝式復甦後,第三季度市場表現逐步回落。存量房市場表現相對穩健,新房市場仍處於供需偏弱的築底階段。”
雖然市場仍相對低迷,但貝殼在各個層面都展現出了強勁的超市場表現,徐濤認爲,這主要是受益於貝殼與開發商的合作深度不斷加強,以及自身強大的精細化運營能力。
據悉,貝殼新房業務的戰略合作已覆蓋大部分頭部房企,合作項目數量在三季度創歷史新高。風險控制方面,開發商提前預付佣金的“快傭”收入佔比保持高位,應收賬款週轉天數維持在47天的極低位。國央企開發商佣金收入佔比上升至58%,快傭項目佔比保持在44%的高位。
三季度以來,貝殼針對平臺生態、門店運營等推出了一系列舉措,與店東共享價值,讓門店與平臺共同成長。
例如,在機制上,貝殼面向店東推行“門店積分制”,回饋在平臺上時間久、業績好、守底線、業務上探索創新的門店,幫助店東獲得更好的收益,在平臺上實現長期更好的發展。三季度,貝殼向試點城市的門店店東發放共計1800萬現金等值的權益。
此外,今年10月23日,北京鏈家舉辦“新場景 新體驗”簽約服務中心開放日活動,正式宣佈10家簽約服務中心全面啓用。這10家簽約服務中心覆蓋朝陽、海淀、通州、大興等7個城區,涵蓋全城多個方位。
簽約服務中心可爲買賣雙方提供合同簽署、網籤備案、銀行貸款、繳稅過戶等交易服務,通過重構二手房交易的流程鏈條、聚合多方角色,來保障交易安全、提升服務效率和體驗。
對於後續市場走勢,本輪政策因爲維度更寬、力度更大,所以作用在地產上的效果持續性也更強,徐濤指出,“預計四季度市場將保持穩定,短期看二手房價平穩,但其持續性還需進一步觀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截至第三季度末,貝殼共斥資約5.8億美元回購股票。自2022年9月回購計劃啓動以來,截至三季度末,累計回購金額約14.9億美元,回購股數佔回購計劃啓動前公司總股本約8.10%。
未雨綢繆
“在保持創造性上,我們會不斷的佈局新的點和未來。一定不能等到沒有增長的時候再去創新,不能固步自封去防守。我們一定要未雨綢繆,去開放地擁抱所有新的東西,並且長期佈局。”
在業績發佈後的電話會議上,彭永東這樣提到。事實上,貝殼已經出手,並取得了顯著進展。
今年7月30日,貝好家以1.34億元競得西安市未央區兩宗商住用地,但並非自主開發項目,而是根據合作方需求,貝好家提供基於大數據支撐的 C2M 產品定位方案,以及資金、營銷服務。
直到9月20日,貝殼旗下貝好家(成都)置業有限公司以10.76億元競得成都錦江區金融城三期H12地塊,這一次貝殼明確將自主操盤。
在拿下成都地塊後,市場也流傳起貝殼“轉型”房地產開發商的諸多猜測。彼時,貝殼集團副董事長、貝好家首席執行官徐萬剛表示,自主操盤一個項目,並不意味着貝好家要成爲房地產開發商,主要目的是更好地驗證貝殼C2M產品解決方案的落地能力。
三季度業績發佈後的電話會上,有投資者問及成都項目情況,以及貝好家業務的商業模式。管理層回覆稱,“希望通過成都項目這樣的前期試水,在拿地、定位、設計、營銷等各環節,更好的驗證C2M產品解決方案的落地能力,打造樣板項目。”
管理層強調,“非常明確的是,我們不是要成爲房地產開發商。在長期的商業模式上,我們不會使用自有資金做大規模的重資產開發投資。”
“在整個業務的商業化上,我們將通過提供包含產品定位、產品的初步設計、深度設計等全套的解決方案收取服務費用。而不是通過大比例出資或賺取投資的收益。”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宗在9月20日競拍成功的地塊,趕上了隨後一攬子利好政策的出臺,也使項目地價更具競爭力。基於海量數據,利用AI技術讓客戶的意志和需求偏好能儘可能的體現在產品上。通過成都項目去驗證能力,積累未來可複用的經驗,以支持長期平臺模式的實現。
不過整體來說,貝好家業務目前也還在“試水階段”。
彭永東表示,“我們也不會盲目的去下注。我們這個行業每一個賽道都非常大,進入任何一個賽道都需要重決策。需要經過前期大量的思考,小分隊的試水和深度的參與,需要我們對一件事有很深的理解,不能着急。而這也是我們在探索的貝好佳業務的邏輯。”
除了業務上的未雨綢繆,在組織機制上,貝殼同樣做出調整。
第三季度,貝殼正式建立小班委領導機制。由徐萬剛、李峰巖、王擁羣、徐濤、左東華一起構成,分別代表平臺各事業線和財經、人務、事務線,小班委向CEO彙報,負責對公司的重要戰略和事項進行思考和謀劃,實現集體領導、權責清晰、自我批判。
在第三季度,貝殼也進行了“兩翼”業務首席執行官的任命。正式任命徐萬剛爲家裝家居業務首席執行官,同時擔任貝好家業務首席執行官。任命王擁羣爲貝殼租房業務的首席執行官,同時擔任鏈家首席運營官。
彭永東在電話會上表示,“這次任命也體現了我們去迎接未來更大挑戰和困難的決心,同時也是爲了讓資源更加集中,更有利於集團整體的協同。”
迭代升級後的管理層治理機制,以權責清晰、集體領導的機制對重要戰略和事項進行思考和謀劃,也將保障貝殼繼續行穩致遠。
本文源自:觀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