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與不變 新年體育暢想(體育記憶・2020)
在日本東京拍攝的奧運五環標誌和東京奧運會主體育場。 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攝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區通順街小學學生在玩沙包拋接遊戲。 丁根厚攝(人民視覺)
所有過往,皆爲序章。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極大地改變了世界體育的面貌,也讓體育人在艱難之中懷揣希望,尋找火光所在。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在變與不變中,那些願望會實現嗎?不妨讓我們展開暢想。
東京奧運會能如期舉行嗎?
這幾乎是一道“送分題”。
從今年10月開始,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多次表示,不管明年全世界面臨何種狀況,都準備“舉辦一屆安全的奧運會”。在11月訪問東京時,巴赫再度給東京奧組委和全球運動員吃下定心丸:奧運會將如期舉行;堅信比賽不會空場;鼓勵運動員注射新冠肺炎疫苗,但並不強制。
接下來唯一的問題是:東京奧運會將以怎樣的面貌呈現?本月初,東京奧組委公佈了防疫措施草案;奧運會和殘奧會的預算再度增加了22%。爲了那束“黑暗隧道盡頭的奧運之光”,無論是國際奧委會、東京奧組委、各單項體育聯合會,還是備戰奧運會的各國運動員,都付出了不菲的代價。
奧林匹克大家庭能夠如約齊聚東京嗎?有多少觀衆可以入場觀賽?面對疫情的不確定性,沒有任何人敢打包票。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從明年3月開始,東京奧運會各項測試賽及相關的資格賽將緊鑼密鼓地展開。這或許可以讓蟄伏許久的各國運動員重整旗鼓,向“五年一度”的奧運發起衝刺。
在遲到的體育大年裡,更多人也在期待中國奧運軍團的“答案”――金牌榜能否重返前二?中國女排能否衛冕?乒乓球、跳水等夢之隊能否包攬冠軍?游泳田徑等大項是否有新的驚喜?
中國男足能闖入卡塔爾世界盃嗎?
這可能是一道“送命題”。
2021年3月和6月,2022年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小組賽將重燃戰火,中國男足還有4場比賽要打。儘管獲得小組第一幾無可能,但中國隊仍有希望憑藉成績最好的小組第二進入12強賽階段。當然,前提是要爭取全勝,不能再從敘利亞、菲律賓等對手身上丟分了。
自今年年初擔任中國男足主帥以來,李鐵還從未帶隊在正式比賽中亮相。由於疫情原因,中國隊也難以找到合適的熱身賽對象,球隊磨合是最大的問題。度過了無賽可打的2020年,明年1月20日,“鐵家軍”將在海南展開新一年的冬訓。面對即將到來的世預賽大戰,李鐵的備戰任務並不輕鬆。
儘管如此,中國男足實力仍有補強。2020年,歸化球員費南多、阿蘭、洛國富、蔣光太獲得了代表中國隊出戰的資格,讓國足在三條線上都有了強力補充。如果能夠順利闖入12強賽,歸化球員的實力和經驗能給球隊提供不小的幫助。
當然,球迷還有不少看球的選擇。原本計劃在2020年夏天進行的歐洲盃和美洲盃,都因疫情推遲到了2021年。足球的夏天或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值得一提的是,兩項足球洲際賽事均爲聯合舉辦,其中歐洲盃將在11個國家的12座城市相繼上演。在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聯合辦賽的模式能否順利推進?目前還是未知數。
這是一道“搶答題”。
2020年,體育賽事的相繼停擺,讓世界體壇萬馬齊喑。科比和馬拉多納等巨星的逝去,更是讓體育的星空黯淡了不少。經歷了1年的蓄力,在即將到來的體育大年,體壇新星能否閃耀?人們拭目以待。
在世界網壇,年輕的新勢力正躍躍欲試。2020年,儘管納達爾實現了追平費德勒大滿貫的偉業,但美網新科冠軍蒂姆和ATP年終總決賽冠軍梅德韋傑夫同樣來勢洶洶,成爲“三巨頭”的有力挑戰者。而在女網賽場,“00後”波蘭新秀斯維亞特克一鳴驚人地拿下法網桂冠,前途不可限量。近日,澳網宣佈2021年的比賽將推遲至2月8日舉行,屆時的澳網賽場將成爲新老勢力的碰撞舞臺。
在F1賽場,漢密爾頓本賽季再度問鼎,並憑藉七冠王的成績追平了車王舒馬赫的紀錄。不過,早有新人車手虎視眈眈。2021賽季,車王舒馬赫之子米克・舒馬赫將代表哈斯車隊征戰F1賽場,以子承父業的方式延續舒馬赫家族的F1征程。
在世界足壇,持續數年的“梅羅之爭”雖然以英雄相惜的擁抱接近尾聲,但梅西與C羅仍是足球場上不可撼動的存在。2021年,足壇金童能否展露出媲美梅羅的潛力?德國16歲新星穆科科、挪威金童哈蘭德、西班牙希望之星法蒂,都渴望在羣雄逐鹿的世界足壇得到證明自己的機會。
體育中考100分能在各地普及嗎?
希望這是一道“滿分題”。
2020年,中國體教融合邁出大步。9月和10月,《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和《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兩份重磅文件的相繼發佈,針對近年來青少年體質逐漸下降、體育課不足、體育師資缺乏等問題提出了針對性舉措,體現了中國深化體教融合、改進學校體育的決心。
改革之中,體育中考提分,甚至達到同語數外等“主科”齊頭並進的地位,是學生和家長最爲關心的熱點之一。此前,雲南省已率先將體育中考提至100分。體育考試分值的提高,已成大勢所趨。
體育中考提分會不會給孩子增加負擔、把孩子逼進體育輔導班?這絕非改革的目的。目前來看,體育中考仍以過程性評價爲主,而非依靠臨門一腳的一錘子買賣。只要真的上了體育課、上好體育課,體育中考不會成爲增加考試區分度的攔路虎。
當然,體育升級爲“主科”,要跨的檻還有不少,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把課程開齊、開足。與此同時,體教融合的最終目的也絕非讓學生在體育應試上取得高分,而是要通過教會、勤練、常賽的方式,真正讓孩子掌握健康知識和基本的運動技能,養成鍛鍊身體的習慣,實現全社會對體育認知和觀念的轉變。
體育產業能繼續向線上轉移嗎?
這是一道“多選題”。
2020年,在疫情的陰影之下,全球體育人都在艱難中探索着產業發展的新模式。
體育賽事方面,雲端成爲不少比賽的新落腳點。由於無法進場觀賽,全面轉移到線上的觀賽羣體,加速了AR等新技術在賽事直播中的應用,觀衆的觀賽體驗不斷提升。
全民健身方面,馬拉松等羣衆體育賽事不斷向線上轉移。“雲健身”的風靡帶動了線上平臺、健身直播等業態的快速發展。通過鏈接雲、擁抱雲,全民健身正無縫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體育消費方面,體育產業也覓得了新機遇。疫情期間,跑步機等傳統健身器械零售額成倍增長;《健身環大冒險》等將健身與遊戲相結合的創新產品,成爲在疫情中異軍突起的爆款和網紅。
疫情改變了人們觀賽、健身的習慣和消費需求,也催生了更多新商業模式。隨着健身意願的養成和消費習慣的穩固,體育產業與互聯網加速融合的趨勢將會持續。與此同時,隨着疫情防控形勢向好以及線下賽事和健身活動的逐漸恢復,線上線下的聯動,將給體育產業帶來更大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