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星際客機今日嘗試返回地球,拭目以待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宣佈波音星際客機航天器從國際空間站(ISS)出發的任務時間表,並 將於週五自主返回地球。
此前,本應是爲期一週的飛往國際空間站的試飛,在星際客機前往空間站途中經歷氦氣泄漏和推進器故障後,對於兩名宇航員而言, 變成了長達八個月的停留——對波音公司來說則是一場公關災難。自 6 月 5 日發射以來,NASA 宇航員巴里·“布奇”·威爾莫爾和蘇尼塔·“蘇尼”·威廉姆斯一直與 第 71 號遠征隊的機組人員一起留在國際空間站。
NASA 在 8 月宣佈,機組人員將於明年 2 月乘坐 SpaceX 龍飛船返回。不過,他們不會是第一批乘坐與發射時不同的航天器返回地球的宇航員,儘管 由於不可預見的因素而延長任務的情況很少見。
在星際線飛船返回期間,飛船系統的性能將受到嚴格審查。尤其令人擔心的是服務艙的四個朝後的姿態控制推進器,它們在最初的對接嘗試過程中暫時停止了運轉。(第五個故障推進器在任務的剩餘時間內已被認爲無法使用。)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於週四發佈的任務時間表表明,在星際線飛船返回期間,安全和任務成功仍然是團隊的首要任務。
作爲首個被設計爲在陸地上着陸的美國太空艙,星際線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導彈靶場、亞利桑那州的威爾科克斯以及猶他州的達格威試驗場擁有一系列可用的着陸點。加利福尼亞州的愛德華茲空軍基地也可用作應急着陸點。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稱,其會針對各個着陸點分析天氣預報,關注風力、地面溫度、雲層高度、能見度、降水以及附近的風暴情況。
一旦星際客機從國際空間站脫離——由彈簧輕輕助推——該航天器預計在短短六小時內就能抵達着陸點。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商業載人計劃經理史蒂夫·斯蒂奇(Steve Stich)在 9 月 4 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解釋道,NASA 已更改了將星際客機帶離國際空間站的計劃中一系列推進器的點火方式,旨在儘量減少使用向後的推進器。
在最初脫離之後,推進器會短時間爆發式啓用,以操控航天器遠離空間站,這被 NASA 稱作“突破燃燒”。
這種簡化的飛行模式會讓星際客機的軌道稍有升高,使其位於空間站前方,然後到達上方和後方的安全距離進行脫軌燃燒。
在進行脫軌燃燒之前,會進行最後的天氣檢查。
根據 NASA 的任務時間表,風速必須在每小時 10 英里(16 公里/小時)及以下:“要是風速超過這些限制,團隊就會放棄脫軌燃燒,星際客機將在 24 至 31 小時後瞄準另一次着陸嘗試。”
倘若天氣條件允許,“星際客機”將進行持續約 60 秒的脫軌燃燒。這將使其減速到足以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並在目標地點着陸。
脫軌燃燒將對不穩定的推進器構成最大的考驗。主燃燒將由一個單獨的系統——軌道機動和姿態控制(OMAC)引擎來執行。但面向後方的推進器將被要求在燃燒期間幫助保持航天器的姿態。“我們將讓那些推進器根據需要點火,”斯蒂奇說。“我們將……在靠近(空間站)時謹慎地使用推進器點火,然後在飛行的最後階段,也就是在脫軌燃燒時我們最需要它們的時刻節省推進器。”
在脫軌燃燒結束後,航天器將立即重新定位,以處置服務艙,服務艙將在重新進入南太平洋上空時燒燬。
在重返大氣層的過程中,太空艙的溫度將高達 3000 華氏度(1650 攝氏度),這可能會致使與航天器的通信約中斷四分鐘。此後,航天器頂部的前置隔熱罩將被丟棄,在 30000 英尺(約 9140 米)處將展開幾個降落傘。
隨着太空艙繼續減速,底部隔熱罩將在 3000 英尺(約 900 米)處被捨棄,並讓六個着陸氣囊充氣。航天器着陸時的速度約爲 4 英里/小時(6.4 公里/小時)。
着陸後,駐紮在星際客機着陸點附近的幾個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波音的團隊將朝着航天器行進,執行回收程序。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時間表:
各個團隊將開始從星際客機上卸載時間緊迫的貨物。隨後,該航天器將會被轉移到位於佛羅里達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肯尼迪航天中心的波音設施進行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