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蘭森“截胡”成功!可惜這次“太空遊”只是一次“迷你遊” | 沸騰

太空遊有多種形式和定義,所有參與太空探索和旅遊的國家、機構和人員都有機會在這一領域有所建樹並制定遊戲規則。

▲ 英國億萬富翁布蘭森進入太空畫面曝光,同行者艙內歡呼翻跟頭 。視頻來源:新京報我們視頻

文 | 張田勘

全球首富貝索斯剛剛宣佈7月20日將實施太空旅遊後,另一位富翁——維珍集團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就“搶跑”了。

71歲的他與另外5名人員(包括2名駕駛員和3名乘客)於北京時間7月11日22點40分首次乘坐自家公司(維珍銀河)的太空船飛到太空邊緣,於北京時間23點44分左右安全返回地面。

儘管這趟太空遊只有短短的一個多小時,但並不妨礙布蘭森成爲此種亞太空形式的太空遊第一人。

而且,這種“搶跑”似乎並不違規,也不會像在運動場上搶跑會被罰下,只不過是人類探索和實現太空遊的另一種形式。看起來,這種形式的太空遊似乎容易讓更多的人實現遨遊太空的理想或夙願。

布蘭森的“太空遊”並非真正太空遊

離地面100千米以上才真正算是太空。從真正意義上看,布蘭森的“太空遊”並非太空遊,而是亞軌道太空旅遊,或太空邊緣遊,因爲這種形式的太空遊並沒有突破卡門線(現行大氣層和太空的界線)。

這次維珍銀河公司研製的“太空船二號”亞軌道飛行器是由母機“白騎士二號”帶至1.4千米高空投放,隨後“太空船二號”啓動火箭發動機,飛昇到距地面約86千米的高空。

但是,如果按美國宇航局的標準,只要超過83.6千米就算是進入太空,越過這一高度的駕駛者和乘客都可以稱爲宇航員。

不過,從科學角度理解,太空遊有多種形式和定義,而且所有參與太空探索和旅遊的國家、機構和人員都有機會在這一領域有所建樹,並制定遊戲規則。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布蘭森的“搶跑”可以理解。

太空旅遊的姿勢其實有很多

事實上,從已有的探索成果和現象來看,人們理解的太空遊是由火箭助推太空飛船到達近地軌道後環繞地球飛行的遨遊。

而近地軌道是指離地面200千米至2000千米高的軌道(2000千米至20000千米高的軌道爲中軌道,20000千米以上的軌道爲高軌道)。現在的國際空間站就是在距離地球表面319.6千米至346.9千米的軌道上飛行。

2001年,美國富翁丹尼斯·蒂託花費2000萬美元搭乘俄羅斯的聯盟飛船,由Soyuz火箭發射升空,到達國際空間站,並在空間站遊玩了8天,成爲人類第一位太空遊客。此後又有7人花費2000萬美元到3500萬美元實現了太空遊。

顯然,這是正版的太空遊,也是人們認同的傳統上的太空遊。現在,馬斯克想要打造的也是這種太空遊。

此外,從時間、軌道、高度等方面看,布蘭森和貝索斯等人現在進行的亞軌道太空遊只能算是袖珍型或迷你型太空遊。這是因爲飛行器載人是在亞軌道飛行。亞軌道一般是指距地面20千米至100千米的空域。

這個空間區域既不屬於飛機的航空範疇,也不屬於航天飛機的航天範疇。亞軌道飛行與軌道飛行的最大區別是,亞軌道不能環繞地球一週。

因爲,飛行器的發射初速度達不到環繞地球所必須的第一宇宙速度,飛行器在到達最高點之後高度就會一直下降,並回落地面。

▲對於這次太空之旅,布蘭森說,“這一天,我已經等了17年”。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迷你太空遊或將迎來爆發

儘管不如環繞地球的真正意義上的太空遊,但是迷你型太空遊有幾個方面的優勢。

一是費用相對較低,據稱只需25萬美元;

二是時間短,到達太空邊緣並返回地面只有一兩個小時;

三是升空方式不同,迷你型是由航天飛機帶飛載人飛行器,再由後者點火自身的小型火箭上升到太空邊緣,消耗燃料更少,更節能;

四是技術要求更低,飛行器準備週期較短。如果調度得當,可以實現幾天一次或一天一次飛行;

五是有更多的人身體條件可以適應,乘客體驗更佳,因此會有更多的人蔘與。

所有想上太空的人都必須經過訓練,除了要適應太空的微重力(失重)環境外,還要經受巨大的重力加速度,乘客要承受自己身體5倍重的重力;而亞太空旅遊,乘客經受重力加速度的時間和在太空經歷的微重力環境時間大大縮短,甚至就像乘坐飛機一樣。

本質上看,亞太空旅遊是人類體驗太空的一種短時和簡單版本,國際上不少航空航天機構都看中了這一發展領域,因爲既可以擴大提升消費,還能快速大量“吸金”。因此,布蘭森纔要搶在貝索斯之前實現迷你版的太空旅遊。

而且,迷你型的亞太空旅遊比環繞地球的近地軌道的太空旅遊更安全、更適合普通人。在返回地球時,亞軌道飛行只需要自由落體,然後憑藉滑翔或者降落傘都可以平安落地,或像飛機一樣着陸。但顯然,環繞地球的太空旅遊看到的空間景色更多、更全,在太空的體驗更復雜、時間更長。

可以看到,太空旅遊在國際上已成爲一個熱門競爭的行業,未來會向着大衆化、平民化、項目多樣化發展,及早在這一領域佈局和行動的國家、機構等都在搶灘登陸,維珍銀河、藍色起源和SpaceX的行動都說明了這一點,據稱維珍銀河現在已經有600多個訂單。而且,根據早到早得的規矩,及早行動也能獲得這一領域的更多地盤、規則制定和話語權。

儘管有實力的國家、機構、公司都在着眼於空間旅遊,並且產生了激烈競爭,但是未來監管層面,需要制定和完善相應安全規則和法律法規,讓這一行業在安全、有序和合規合法之下運營。

特約評論員|張田勘

編輯|李瀟瀟

實習生|耿心玥

校對|李立軍

點擊下方公號名片,閱讀更多精彩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