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瀕臨憂鬱邊緣 林書豪走出低潮全靠信仰

記者周佩虹臺北報導

全球關注「豪小子林書豪球技時,也有人注意到他在每次上場前,都有固定準備動作,包括祈禱、翻聖經,甚至有人稱他是基督徒書呆子;其實這有一段內幕,2011年林書豪回臺灣做見證時自己爆料,他在加盟NBA的第一年,是人生低潮期,他甚至因爲壓力,失去打籃球的樂趣。

▼林書豪信教虔誠,把所有榮耀歸於上帝。(圖/雷倩辦公室提供)在林書豪的見證中提到,他的童年是在景城基督徒會堂(CCIC)長大。每星期都和家人一起上教堂,後來在高中的第一年受洗。剛進哈佛大學時的一年半,因爲找不到團契 (Community)讓他很掙扎;大二那年加入團契與小組,大三、大四兩年成爲小組的領導人

到了大學畢業,後來加盟NBA的第一年,林書豪卻自我爆料,儘管他有堅定的信仰,也認爲已準備好接受人生的挑戰,但他很快就變得非常挫折。林書豪在見證的底稿提到,加盟NBA的第一年很辛苦,包括壓力、自己和別人的期許以及成名與驕傲、甚至後來被下放到「發展聯盟」(NBA D-League),林書豪說他失去打球的樂趣。甚至一度瀕臨「寧願沒有簽約加盟NBA」的邊緣

在林書豪的底稿中,有抄了一整段日記內容:「這也許是我人生中迄今最低潮的時期,在球場上就是缺乏信心打籃球再也無法給我樂趣。我怨嘆被下放到『發展聯盟』。我希望回到金州勇士隊。我現在的處境很尷尬,我覺得自己很失敗。」

但也因爲這段低潮,林書豪說,後來他藉着神的安慰和指引,透過靈脩(devotionals)、上教堂(Chapel)、證道 (Sermons )、小組討論 (discipleships )、閱讀聖經、基督教書刊,獲得神與他之間的對話及鼓勵。

▼臺灣球迷引頸期盼林書豪再度來臺。(圖/雷倩辦公室提供)林書豪說,他這時才認知到籃球只是「偶像」(編按:這裡指的是宗教裡勿崇拜的偶像),他曾經把自己的幸福與自我寄託在籃球的表現上面,但他發現必須把自己交給上帝,而非試圖控制一切。

因此,林書豪重新尋找目標去實踐他的人生,也嘗試用更多的時間侍奉上帝;在發表見證時,林書豪也提到,人爲何而活?是什麼讓你快樂?你最渴望的是什麼?金錢電玩色情品?受人關注?還是美貌

林書豪的整個見證,更以「走在水面上( Walking on Water)」爲標題,他說會選擇這個標題,是因爲他希望讓它成爲人生中的主題宗旨。而這個故事,就來自於聖經中《馬太福音》第14章第22至31節,內容是這樣的:

耶穌隨即催門徒上船,先渡到那邊去,等他叫衆人散開。散了衆人以後,祂就獨自上山去禱告。到了晚上,只有祂一人在那裡。 那時船在海中,因風不順,被浪搖撼。夜裡四更天,耶穌在海面上走,往門徒那裡去。門徒看見他在海面上走,就驚慌了,說:是個鬼怪!便害怕,喊叫起來。耶穌連忙對他們說:你們放心!是我,不要怕!彼得說:主,如果是禰,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禰那裡去。耶穌說:你來吧。彼得就從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穌那裡去;只因見風甚大,就害怕,將要沉下去,便喊着說:主啊,救我! 耶穌趕緊伸手拉住他,說:你這小信的人哪,爲什麼疑惑呢?

林書豪用這篇經文來爲自己的見證做結論,就是專注在神:回到我們人生的首要目標是什麼?當我選擇籃球成爲我的首要目標時,我很快就失去我對比賽熱情和人生的樂趣。如果從他自我的這段省思後,重新面對籃球及人生,也就不難體會,爲什麼他的表現,會如此的以神的旨意爲重,卻又在面對球場上的壓力及成敗時,可以如此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