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產業鏈+補貼 陸車企出海笑傲全球

近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概況

當前中國電動車業者如比亞迪、蔚來、上汽等均積極出海,謀求更大的利潤與市佔率。中國車企能給美歐日老牌強權帶來壓力,除了官方在補貼、土地稅費上強力支持,近年中國更在電動車領域成功打造自主產業鏈,無懼國外勢力「卡脖子」。

中國在2015年後加速推動電動車發展,尤其新冠疫情三年期間,原本經營陷入困頓的比亞迪、「造車新勢力」的蔚來等,不僅重獲生機,更成爲中國電動車出海的領頭羊,比亞迪今年前三季產銷距離全球電動車龍頭特斯拉僅半步之遙,有望在年底問鼎全年產銷寶座。據中國乘聯會資料,2023年前九月中國汽車出口338.8萬輛,年增六成,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82.5萬輛,年增110%,佔總出口四分之一。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僅約1萬輛,差距有若雲泥。

中國電動車主要出口西歐和東南亞,近兩年西歐和南歐成爲出口亮點,而今年對東南亞國家出口走強,上汽、比亞迪等表現亮眼。

就競爭力來看,補貼固然是關鍵,主要還是透過中央與地方財政、產業基金、地方融資平臺等。比亞迪是中國補貼扶持下的頭號受益者,僅以2021至2022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人民幣(下同)157.3億元來看,比亞迪獨得49.8億元,佔比近三成。

全供應鏈的打造則展現中國電動車的成本與價格優勢,特別是車載電池,其中以龍頭寧德時代最突出,反而是美歐車企被中國「卡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