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價格戰打完,車價爲何越來越貴了?
前幾日,乘聯會公佈了最新一期的單車價格。
大家都覺得這幾年的新車是越來越便宜了,畢竟價格戰都打瘋了,車企也卷瘋了。沒想到數據顯示卻並非如此,從2019年到2023年,車價從15.1萬元漲到了18.3萬元,今年前兩個季度更是達到了18.6萬元。哪怕第三季度拉回來了一些,平均車價依然有18.2萬元。
爲什麼車企越降價,我們買車的價格反而越貴了?降價降了個寂寞?個人的一些看法與大家分享一下。
(1)消費者“心大”,車越買越大?
從新車價格的角度,這幾年的降價確實猛,12萬的雅閣(參數丨圖片),10萬的鋒蘭達,這放在以前誰敢想?但與降價相對應的,大家的“胃口”也越來越大了。
以前的家用車,已經變成了現在的代步車,以前的豪車,變成了現在的家用車。
舉個簡單的例子,以前大家選擇一款家用車,B級轎車或者緊湊型SUV,就已經屬於“高配”了。典型的就是雅閣、帕薩特,或者途觀、CR-V。這些車差不多20萬左右,空間夠大,駕駛體驗也不錯,符合大家對高端家用車的認知。
現在的標準家用車是什麼樣的呢?答案是C轎車或者B+級的SUV,典型的就是小米SU7、極氪001,或者阿維塔07、智界R7這些。
尺寸都到了接近5米級別,比以前的7座車更大,然後只做5座,空間可想而知。
以前比較舒服的家用車,要求是成年人在後排坐下後,膝蓋離座椅有一拳半的距離。現在的家用車,要求是坐下後能夠“葛優躺”,加熱、通風、按摩都有,最好還能配個零重力座椅。
配置方面已經“喪心病狂”,最典型的就是剛剛亮相的小鵬P7+,明明定位是運動轎車,卻已經配了後排小桌板。這也不能怪商家“窮奢極欲”,實在是現在消費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
甚至大家關於“代步車”的標準也變了,以前的代步車基本上就是六七萬的小車,要求是能開、省油就行。
現在也基本是10萬級別了,類似比亞迪元PLUS,軸距達到2720mm,比以前的家用SUV還大。百公里加速7.3秒,前後獨立懸架,並且次低配就有L2級智能駕駛輔助。
因此雖然我們看到一些高端車型降價了,比如以前60萬的寶馬X5降到了50萬,40多萬的奧迪A6L降到了30多萬。但這些車型的佔比畢竟很小,普通的家用車價格提升了,自然整體價格也提升了。
(2)車已經變成“第二起居室”?
前幾年,車企提出了讓車成爲“第二起居室”的概念。就是除了日常代步、通勤之外,還能用來會客、娛樂、團聚。
在當時,大家都覺得這只不過是車企炒作的概念而已。但從這幾年的變化來看,這個說法正在逐步變成現實。
現在的新車,實在是太適合“躺平”了。座椅海綿更加柔軟,靠背更寬更平,坐盆角度也是剛剛好,完美貼合身體曲線。
再加上角度可調,標配電動腿拖,不論是在公司還是出差在外,中午休息一下絕對沒有問題。更不用說後排放倒後,還能秒變“大牀房”。
關鍵電車睡着開空調、開新風,可以不用啓動電機。不像燃油車還要開啓發動機,會有有毒氣體累積,擔心出安全問題。
功能也是無所不用其極,我們以前覺得在車內看電視、玩遊戲非常雞肋。因爲很早就有車企在做了,除了宣傳噱頭之外,實際使用率少得可憐。
但隨着技術的進步,車機流暢度越來越好,大屏分辨率越來越高,這些功能也就不再雞肋。之前和朋友聊,她表示今年所有的劇都是在車內“追”的。
而且還兼顧“哄娃神器”,以前長途特別擔心小孩鬧騰,現在車就能給你哄好,確實省事多了。
還有外放電功能,車往戶外一停,就有了露營、燒烤、烹飪的電源,還有自帶的“冰箱”。當然也能外接電視、音響,可以讓戶外娛樂活動更加豐富多彩。
總體而言,相比以前車承載的“任務”增多了,價格上漲也是正常的。就像手機一樣,現在大家買幾千元的手機司空見慣,不像以前大多數人就是幾百塊錢的鍵盤直板機,但實現的功能也多太多了。
(3)是壓力,也是機會?
對於車企來說,消費者的要求越來越高,壓力自然是越來越大。但壓力增大的同時,其實也潛藏着很多機會。
最典型的就是理想汽車,作爲新勢力,理想以“新三大件”成名。它的車定義很簡單,就是可油可電,外形大氣,空間巨大,再就是配置非常豐富。
憑藉這些“核心特色”,理想一路過關斬將,成爲銷量最高的新勢力。
其實車企能精進的方向還有很多,比如車載音響,一直是很多消費者心中的痛。一方面很多人對車內的聽音效果非常在意,另一方面代價也太高了。想體驗一把寶華韋健,不僅要花大價錢買豪車,還要花大價錢選裝。
問題是音響效果不就是兩個方面嗎?一是聲場的營造,二是揚聲器本身的音質。把這兩個方面提升了,聽音效果不會差,就是要車企花精力去做,去精進。
當然還有車內的氛圍營造,能夠切換簡約、溫馨或運動等不同的風格,能夠讓乘坐舒適度更好,也是非常打動消費者的一點。
很多人說新能源汽車時代,前半場是電動化,後半場是智能化。個人看來,電動化的競爭已經接近尾聲,車企電驅動效率都捲到92%以上了,還能有多少空間?
智能化的邊際效應也在降低,在完全自動駕駛實現之前,對大多數普通用戶來說,高通8295加英偉達Orin X的組合就夠用了。
反倒是“軟性”的駕駛感受,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誰能將這些方面做好,誰能更寵用戶,誰就能在未來的競爭中佔據優勢。
(4)功夫拍案
單純從價格來看,現在大家買車所付出的代價確實越來越高了。但背後是大家買車的檔次也提高了,新車提供的功能也更多了,開起來更舒適,用車成本也下降了,總體而言屬於雙贏。
從現在的市場局勢看,越來越多新的需求被髮掘。智能汽車和智能手機一樣,所擔當的角色越來越豐富。一個在我們生命中份額越來越重的產品,付出更高的代價自然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