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戰繼續,新能源車價降幅超過燃油車,究竟爲何?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2024年10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其中提到,從CPI數據來看,新能源小汽車、燃油小汽車價格分別同比下降6.6%和6.1%,新能源車的價格降幅大於燃油車,可以說10月份車企價格戰依舊沒有消停,其中尤以新能源更爲突出。
實際的價格行情也能印證這一點,我們拿帕薩特(參數丨圖片)和比亞迪漢來舉例,去年十月帕薩特在售車型爲2024款,指導價18.19-24.33萬元,而今年10月,帕薩特在售車型爲2025款,指導價爲16.45-23.99萬元,起售價降低了1.74萬元,降幅約爲9.6%。
而身爲這個價位新能源車的代表車型,去年10月比亞迪漢DM-i的在售車型爲24款DM-i冠軍版,售價爲18.98-24.98萬元,而今年10月在售的25款漢DM-i售價爲16.58-22.58萬元,起售價降低了2.4萬元,降幅約爲12.6%,可以看到,身爲新能源的漢在降價幅度上,確實比身爲燃油車的帕薩特來得要大一點。
那麼爲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現象呢?一方面燃油車目前發展空間不大,經過新能源車的衝擊已經大規模降價過了,價格已經趨於穩定。而新能源車正處於規模快速增長的時期,價格尚未穩定,各品牌競爭也比較激烈。
根據乘聯會10月份的數據,新能源汽車生產137.9萬輛,零售119.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9.9%和56.7%,新能源零售滲透率已達到52.8%。市場規模的增加,上下游產業鏈的完善,也讓新能源車整體的生產成本降了下來,再加上國家的報廢更新和以舊換新政策,車企自然有能力也更有動力去降價,參與價格戰中來,來爭取到更多的市場份額。
除了行業規模帶來成本的整體降低,每個車企在降本方面都有自己的獨門絕技,這裡我舉兩個例子,比亞迪和小鵬。
比亞迪是一位全能型選手,自主掌控全產業鏈,不僅電池、電機、電控系統可以自產,甚至就連像剎車這樣的汽車零件也都可以自產,主打一個“我全都要”,這也是比亞迪敢把秦PLUS起售價做到7.98萬,秦L起售價做到9.98萬元的底氣所在,畢竟自己家的那就是便宜。
而作爲新勢力代表的之一的小鵬,則是一名精打細算型的選手。前幾天剛正式上市的小鵬P7+,它就採用了一體化壓鑄技術、純視覺智駕方案取代激光雷達等一系列手段進行技術降本,而且其車身很多零件都與自己家其他車型共享。
這些措施讓它能有更多的成本加碼到消費者更在意的空間和配置上去,不僅做到了起步即滿配,還做到了起售價只有18.68萬元,開售12分鐘大定數破1萬臺也驗證了消費者對它的認可。
總結:
從去年的年初到現在,車企的價格戰一直在持續着,甚至愈演愈烈。有的車企大佬苦不堪言,也有人會質疑價格戰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但是我們消費者倒不用從行業的角度替廠家操心,有一句話說的好:“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起碼目前我們正享受着價格戰帶來的紅利,目前也有不少產品力優秀且價格合適的產品,所以就讓這價格戰的風,再多吹一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