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恆/有人文科技 纔有身為人的自由

整個二○二四上半年,除了聚焦美國總統大選,整個世界都在一股AI吹起的科技旋風之中狂飆,寶島臺灣一時間也是「晶圓與股價齊飛、AI共Robot一色」。眼看科技相關產業奔騰閃耀,我所關注的人文社科等領域卻面臨着江河日下的冷遇。

先是建國中學「人文社會資優班」六月舉行最後一屆成果發表後正式走入歷史。其後,全臺歷史系中唯一擁有獨棟系館的成大歷史系,今年申請分發人數居然掛零。雖有專家出言解析背後招生機制,以及前三甲(臺大、政大、師大)歷史系今年錄取人數上升等原因,但「STEM熱、HSS冷」已是臺灣產官學研各界都無可置喙的真貌。

誠然,重視數理工科(STEM)、輕忽人文社科(HSS)是一個全球現象。君不見美國市值前十大公司中,其中八家高科技巨頭、一家巴菲特的波克夏海瑟威、一家禮來製藥,無怪乎全球優秀學子都削尖腦袋要選擇STEM專業。

按照這樣的態勢發展,難道人類文明的終極答案就是科技?難道真如當代熱門科幻作家之一劉慈欣所言,科技幾乎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即使不能解決也能繞過它?我的看法剛好相反,如果科技發明一直無限擴張,而人文發展卻沒有同步生長,人類文明將很快走向盡頭,因爲人類文明是一個有機社會,而不是一個無機系統。如果有一天AI能完全解鎖,並掌握人性中無以數計、隨機發生的微差、感知、情緒等,那人類離被科技奴役或毀滅也不會太遠,屆時科技再如何日新月異,又解決得了任何問題?

所幸世界上許多一流學府,例如哈佛、史丹佛、哥大、東大等都已洞悉這個問題,紛紛將人文社科爲主的通識學分提升至畢業門檻約三分之一;因「專業訓練」已不是這些學術重鎮的核心焦點,堅實多元的人文素養,纔是未來工程師與科學家們受用一生的必備技能。

就連以專攻理工聞名的加州理工大學,也要求畢業生除其必修課程外,還必修卅六個人文學分、卅六個社科學分及卅六個額外的人文或社科學分,約佔總學分的二成至二成五;其中必須包括英語、歷史、科學哲史、人文、音樂、哲學、視覺文化、人類學、商管、經濟、政治與社會科學的入門和高級課程。反觀臺灣最高學府的大學通識應修學分僅佔約一成,且多半是點綴性質大於實際挑戰的「營養學分」。試想十年後,兩方教育的差距將如何巨大?我們又將如何保持科技島的人才優勢?

其實早在古希臘時代就已經出現了這種全人多元發展,兼容數理人文的博雅教育(Liberal Arts)。當時認爲唯有受過完整博雅教育的合格公民,方能真正成爲一個心智成熟、獨立思考的自由人(Liberal),也才具備包括公開辯論、管理交易、選舉投票、陪審參軍等相關技能。

吾以爲這正是臺灣高等教育的他山之石,我們需要菁英化人文社科,集中化投入教育資源,讓更多富有才情且懷抱熱愛的學子成爲人文科技各領域的專家;另一方面,我們需要博雅化數理工科的課程內容,讓臺灣未來的工程師與科學家們,各個都是人文與科技兼備的自由人。如此往復,我們的未來世代纔有機會能在日新月異的科技裡,享有不被科技奴役或毀滅的自由。

(作者爲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