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誠,“解密”失敗?

“首日票房1.33億,貓眼預估總票房從7.68億調低至5.01億。”這是《解密》上映當天交出的成績。這樣的數字顯然沒有讓寄予厚望的影院滿意,“之前陳思誠捱罵都不影響票房,但這次不靈了。”一位院線經理表示。

截至7月底,今年暑期檔票房76億,與去年同期的128億還相差甚遠。除沈騰馬麗主演的《抓娃娃》票房有望衝30億外,目前還沒看出黑馬作品,《解密》一度被視爲能拯救影院的一部大片。

“但目前來看很難,影片口碑兩極化,熱度還被巴黎奧運會分走了不少。”一家做了奧運直播的影院工作人員向「定焦」表示,這幾天來看奧運的人非常多,座位幾乎都滿了,看《解密》的觀衆卻很少。貓眼專業版顯示,該片上映兩天票房不到2億。很多影院經理見此情況,已經提前放棄,將寶壓在了即將上映的《逆行人生》和《白蛇:浮生》上。

《解密》改編自麥家同名小說,以20世紀40年代爲背景,講的是天才數學家容金珍(劉昊然飾)一生以破譯密碼爲國家做貢獻的故事。該片還有陳道明、吳彥祖、俞飛鴻等知名演員加盟,全片近兩個半小時,是今年暑期最長的片子。

“陳思誠十年新力作”是該片打出的標籤。十年前,陳思誠以導演身份亮相,並找來了還是學生的劉昊然主演《北京愛情故事》。十年後,陳劉組合還在合作,《解密》更是陳思誠首次挑戰改編厚重題材。

該片豆瓣開分6.9,上映第三天又降低了0.1。一部分觀衆稱讚該片的畫面,甚至有觀衆爲了IMAX版二刷,但也有一部分觀衆很不滿意,表示故事冗長枯燥,最後一小時如坐鍼氈、如芒刺背。

《解密》到底好不好看?放棄了自己擅長的東南亞懸疑犯罪元素,陳思誠還靈嗎?

(以下內容含劇透)

視效大片,模仿諾蘭?

很多人對陳思誠的印象是,一個很懂電影市場的產品經理。對於他這次涉足人物傳記類型,大部分人解讀爲,是想打破大衆對他只會拍懸疑片的刻板印象。

儘管目前口碑兩極分化嚴重,但大家普遍認可影片的視覺效果。

片中主角容金珍是一位能破解高難度密碼的天才少年,原著有很多超現實元素,電影則將這些元素轉化爲容金珍的十場夢境,用了大量篇幅展示。

金色的蘆葦蕩、閃耀的摩天輪、巨大的海象、深邃的海底漩渦、碩大的計算機以及抽象的蛋人等奇觀景象,效果震撼,直接讓觀衆將《解密》定爲視效大片。

陳思誠爲了視效可謂下了血本。

《解密》全程由IMAX特製拍攝,攝影指導曹鬱曾拍攝過全球第三部、亞洲第一部全程使用IMAX拍攝的商業電影——《八佰》,而《解密》使用的ALEXA 65 IMAX攝像機,被認爲是IMAX攝影機型號中規格最高的,全世界只有66臺。好處是能收錄更廣闊的畫面,讓觀衆看到更高清、更大視野的影像。

《解密》中還有大量實拍場景,比如片中紅色沙灘被觀衆稱爲經典場景之一,但這不是特效,而是陳思誠自造的超大人工沙灘,105噸被特別染色和固化的紅色沙子,75臺LED燈模擬日落。雖然陳思誠沒有直接回應花了多少錢,但從物料量來看價值不菲。

對於《解密》的主要發生地——絕密情報機構701局,電影也力求實景還原。它選址於浙江安吉縣一座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廢棄療養院,一個幾乎被藏在植被裡的建築。

另外,很多觀衆覺得儘管《解密》的大背景是國家戰亂、家國情懷,但它融合了很多奇幻元素。在講故事的手法上,《解密》將現實和夢境的時間線來回穿插,不是傳統的諜戰片、傳記片。因此,很多圈內人評價,此次陳思誠在主旋律敘事上做出了創新嘗試。

而提及複雜敘事、情節燒腦、視效震撼等關鍵詞,大家自然而然會聯想到天才導演諾蘭。《解密》上映後,關於陳思誠是不是在學諾蘭的討論,也非常熱烈。

諾蘭手握多座奧斯卡獎和提名,代表作有《盜夢空間》《星際穿越》《記憶碎片》,去年上映的《奧本海默》更是橫掃奧斯卡7項大獎,獲得全球近10億美元票房,陳思誠也公開表達過對諾蘭的欣賞。

諾蘭喜歡非線性敘事,以及將過去、現在、未來多條線穿插、並行,甚至疊加多層夢境弄出四五條時間線,從而將觀衆帶入豐富又有懸念的畫面裡。

實拍也正是諾蘭堅持的,他在《奧本海默》裡實拍還原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鏡頭,便吸引了很多觀衆走進電影院。

有觀衆表示,確實能從《解密》上看出幾分諾蘭的影子,但也有觀衆認爲還差得遠,沒學到精髓。

不過 ,整體而言,從視聽語言和類型創新上看,《解密》是一部大片,獲得了觀衆認可。

快餐產品,形式大於內容

雖然《解密》具備大片感,但不代表着它沒有缺陷。“形式大於內容”“像用精緻的視聽語言烹製出了一盤快餐”,是一些觀衆的感受。

“該片在攝影、色彩、構圖上都稱得上一流,但劇情是硬傷,主角破解密碼更多靠解夢,配角人物也工具化,2個半小時更多是靠畫面推進故事。”一位影評人表示。

故事性弱是觀衆對該片的一致評價。

圈內人士思思在題材創新上很認可《解密》,“既沒有走很嚴肅、一板一眼的主旋律敘述風格,也沒有爲了追求娛樂向的商業化拍法而融入太多無關的喜劇元素,反而將夢境、家國、諜戰等元素融入其中”,但他也覺得該片的故事本身比較浮躁。

這體現在,容金珍這一生除了解密,幾乎沒有遇到過任何困難,而且得到了所有人的簇擁。

容金珍出生時家道中落,但他的成長劇本超過了大多數人。小時候意外被洋先生照顧並教給他釋夢,洋先生去世後被黎校長(吳彥祖飾)收養,還遇到了賞識他的數學教授希伊斯,兩人成了好朋友,這一路金珍遇到的都是伯樂。

後來金珍和希伊斯成了對手,但並不妨礙他職業生涯的進階,在進入701局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便破解了機械密碼——紫密,成爲處長。

原著《解密》本身對於破譯過程的描繪比較簡單,電影改編不僅沒能彌補這一短板,反而將人物繼續神化。

影評人經緯覺得,“陳思誠展示了一個特殊年代的天才故事,把他的主觀世界用各種夢境呈現出來,前半段很好看,但後半段的節奏有問題,有點像電視劇,情節拖沓。”

對於該片主角人物的內心描繪,也引發了很多觀衆的不滿。

“該片講的是天才的一生,但導演沒有抓住金珍身上太多‘人’的部分,最能反映他內心的夢境,除了奇觀呈現外沒有太多額外內容。”思思覺得,雖然這種手法讓該片畫面華麗精緻,但內核空洞淺層,“還都是非常直白的意象指代,比如跳舞的女孩繞成圈對應轉動的代碼,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引申含義,而一位有功力的導演能通過一個意象,引發觀衆的無限遐想。”

該片展示了容金珍的十個夢,雖然觀衆感受到了視覺震撼,但很難真正體會天才真實的精神世界。

至於對配角的刻畫,更是“工具人”屬性明顯。

孤僻、不會與異性相處,也談不上一表人才的容金珍,讓沒有血緣關係的“姐姐”容必瑜和妻子小梅,都義無反顧地愛上了他,但該片沒有詳細交代這種好感產生的原因。這讓很多觀衆覺得,陳思誠此舉更多是爲了凸顯主角光環。

以及肖央飾演的“棋瘋子”出現在701局,很多觀衆還以爲他會有重要的劇情推動作用,比如幫容金珍破解密碼,可到頭來只充當了夢境裡的一個引路工具。

“容金珍的形象符合大衆對天才這一標籤的所有的刻板印象,孤僻不合羣,一直沉醉在夢裡,做任何事幾乎都腳不沾地,看不到他作爲一個真實人的喜怒哀樂,還始終被周圍人喜愛。”思思表示。

劇情拖沓、人物懸浮,甚至讓一些觀衆在影片後半段看不進去,提前離場。

陳思誠的賣座,只限懸疑片?

兩天票房不到2億,貓眼預測票房從7.68億調低至5.01億,如今《解密》取得的成績顯然不及預期。

在片尾的彩蛋裡,陳思誠作爲“採訪記者”現身,並出現在了具備隱喻含義的鏡子裡,部分觀衆認爲此舉是陳思誠給自己加戲,把自己等同於男主的舉動有些自戀,還有網友要因彩蛋給片子減分。

陳思誠隨後解釋,“採訪記者”這一角色原本是給原著作者麥家設計,但被婉拒只能自己上,最後出現在鏡子前也是想表達,電影是一場夢,人生也是一場夢。

雖然這一想法很好,但顯然大多數觀衆並未接收到這一信息。

按貓眼預測票房來看,這部陳思誠花了大手筆的《解密》已經錯失了本年度票房前十,在其作爲導演、編劇、監製的11部作品中,票房僅高於2022年上映的《外太空的莫扎特》,以及2014年的首部導演作品《北京愛情故事》。

從《北京愛情故事》到《解密》,陳思誠的導演之路已經持續了十年。貓眼數據顯示,陳思誠作爲影人的票房成績已經緊跟徐克和張藝謀兩位導演,位居第三,超過了林超賢、陳凱歌、徐崢等人。

陳思誠作爲導演的這十年,作品的優缺點很明顯。

最初,演員出身但不願聽從導演的安排,他選擇自編自導自演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後來,他將該劇改編成電影,一躍成爲電影導演。隨後他又推出了自編自導電影《唐人街探案》,用喜劇外殼包裹推理內核,打出了國產電影的新類型,攬獲了超8億票房,奠定了其市場號召力。

有着商人敏銳觸覺的陳思誠還將自己在好萊塢學到的經驗運用到了作品中,開發出了唐探系列、誤殺系列,靠一系列“宇宙”賺得盆滿鉢滿。

自身的冒險精神+善於找到創作類型突破點+學習外來成功經驗,讓陳思誠成了電影圈優秀的產品經理,打造出了不少高票房影片。

但缺點是,他太喜歡拼視效,也愛通過雜糅各種元素吸引用戶,導致一旦走入自己不擅長的類型,便容易掉入形式大於內容,故事懸浮的bug裡。

比如2022年上映的《外太空的莫扎特》,爲了吸引更多觀衆,他加入了家庭、音樂、科幻等各種元素,導致該片對每種元素的探討都不夠深刻,甚至被評價內容有些小兒科,最終口碑票房雙撲街。現在的《解密》也是如此,畫面很美,但內核不夠深刻。

在部分圈內人看來,如今陳思誠屬於國內扛票房的一大導演之一,只要是他參與的片子,都有賣座潛質,但近些年來他影片的優缺點越來越明顯。“陳思誠還是懸疑類型更有保障。”一位院線經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