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重銘、田臨斌分享 實踐財務自由的退休生活 趁早持續累積資產

不敗教主陳重銘(左起)、財經主播朱楚文、樂活人生實踐者田臨斌出席趨勢對談。圖/王德爲

退休生活已是國人高度關注議題,如何能夠妥善、穩健籌備退休金,甚至提前達成財務自由目標,「不敗教主」陳重銘及「樂活人生實踐者」田臨斌皆在「2022投資趨勢論壇」中進行分享自身經驗,歸納其共同點在於要能夠持續累積資產,才能創造穩定收入,因應退休日常支出。

陳重銘表示,培養專業技能是每個人都必須要具備的能力,代表能夠養活自己及照顧家人。在之前擔任教職的期間,他也常思考人生這麼辛苦,就是爲了「五斗米」,而「五斗米」其實代表着財務自由、人生自由,可以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關鍵是要趁早不斷累積資產。

他舉自身爲例,當時爲了增加收入,白天及晚上都在教課,常常早上6點半起牀,晚上11點纔到家,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資金投入股市,買進優質股及高股息ETF等當持股部位每年股息收入已經超過工作收入時,就決定辭職退休,讓企業替自己賺退休金。

陳重銘坦言,存股這條路是「知易行難」,要打造被動收入的正循環,第一步,也是最重要就是必須不斷累積資產,只要方向對了,正確的路持續去做,不用特別煩惱其他問題。例如臺股歷經多次修正,但大企業依然屹立不搖,「持續買、長期買」就會看到複利效果。

同時,陳重銘也點出「股海在走,知識要有」的重要性,有時投資人面臨的最大風險,就在不瞭解商品,除了投資市場,也要投資自己。

像是ETF主要能分爲原型、槓桿及反向型三類,一般而言,比較建議投資原型ETF,可以領息又能參與產業成長行情。而槓桿與反向型ETF沒有配息機制,不適合長期持有,且必須進行停利、停損,適時判斷目前投資趨勢是否正確。

田臨斌認爲,其實只要是被動收入大於或等於退休後日常開銷,都能夠符合財富自由的定義。尤其每個人在擬定退休籌備規劃時,更要把所需金額清楚計算出來,對於未來自身累積資產的進度配置纔會更爲明確。

舉例來說,若先規劃每年退休支出60萬元乘以25,大約需要1,500萬元作爲退休資產累積目標,達成後,若每年只領出4%當作日常支出,1%視爲緊急準備金,其實只要投資平均年化報酬率達5%,就能夠讓資產不斷增加。

他分享,自45歲退休以來,都只投資年報酬率在3~8%的理財商品,雖不見得每年都能達到5%水準,但平均以來超越5%並非難以達成的目標,重點在於要有紀律的執行。

田臨斌認爲,要有良好的退休生活品質,「錢」、「健康」跟「志業」是缺一不可的三要素,在投資理財方面,建議要有足夠的保險作爲保障,第二、有自住房能夠安穩生活,第三、追求長期、穩健的投資策略。同時,也可以考慮異地退休,從物價較高的地區搬到物價較低的地區居住,可以降低日常支出,並有機會持續累積退休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