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娘”張少華:人醜心更醜,年輕時做惡事,晚年眼中常含淚水

她以心地善良,爲家庭隱忍犧牲,無私奉獻的“醜娘”出名。

而現實中的她,卻一再提及“對不起兒子”。

劇中的母親形象熠熠生輝,溫暖了無數人。

現實中的母親形象,卻是一塌糊塗,對家庭滿懷愧疚。

晚年生病住院,病牀前見不到“孝子”身影,遭受網絡攻擊。

生活不如意,張少華眼中常常飽含淚水。

張少華年輕時到底做了什麼對不起別人的事情?

爲什麼她的晚年會落個這樣的下場?

“醜娘”大器晚成

張少華在演藝圈成名,得益於電視劇《我的醜娘》。

雖然名叫“醜娘”,但作品內核仍舊是宣揚“母愛”的光輝。

俗話說:“狗不嫌家貧,兒不嫌母醜”。

劇中的王大春農村出身,找了個城市媳婦,生怕母親的出現婚事黃了。

母親賣了老家的房子進城慶祝兒子的婚禮,卻不被兒子承認。

以保姆的身份進入兒子家,盡心盡力,卻絕口不提自己的身份。

直到大結局,醜孃的真實身份才被揭開。

看過這部電視劇的觀衆,都被張少華真實細膩的演技打動。

在此之後,張少華有了角色標籤——“醜娘”。

張少華的演藝之路,是崎嶇坎坷的。

1946年,新中國還沒有成立,張少華出生在北京。

父親病故,母親改嫁,她孤身一人闖蕩,13歲考上了“中國評劇院”。

六年青衣時光,正派,反派,學的如癡如醉。

47歲那年,張少華才以演員的身份進入影視圈。

由於年齡限制,張少華一入圈就是以“母親”形象示人。

《還珠格格》中紫薇的舅母,《康熙微服私訪記》中的老鴇。

《大宅門》中香秀的母親馬立秋。

尤其是那一句:“秀兒”,時隔多年又成爲了網絡熱梗。

龍套跑了十餘年,她甘之如飴。

終於在2005年,張少華憑藉《秘密》中的母親一角喜提“白玉蘭”大獎。

有了觀衆和組委會的認可,張少華勁頭更足了。

喜獲乾兒子

人家60歲的年紀,早就退休在家安享晚年,享受兒孫繞膝的歡樂。

張少華還頂着瘦弱的身板,在演藝圈當“拼命三娘”。

這份敬業,不得不讓人伸出大拇指稱讚。

因爲張少華總是以“底層母親”的形象出現。

所以她獲得了“苦情母親”的標籤。

可這不代表她只適合演苦情媽媽。

2010年,64歲的張少華在《鐵梨花》中扮演了一位家財萬貫的老太太。

在接這個角色之前,張少華是沒有底氣的。

她怕自己撐不起來這樣的“富家太太”的氣質。

但郭靖宇對她的演技非常放心。

事實證明,張少華的演技的確抗打,一家之主的形象被她刻畫的入木三分。

也是在那個時候,張少華和郭靖宇,楊志剛結下了不解之緣。

《勇敢的心》張少華和楊志剛上演了“祖孫版”的歡喜冤家。

《娘道》中,張少華飾演“隆老夫人”,又是和郭靖宇合作的作品。

幾次合作下來,張少華和楊志剛之間的感情愈發深厚。

私底下,楊志剛認了張少華當乾媽。

逢年過節,楊志剛總是拎着禮品,帶着問候去探望張少華。

可張少華的家裡,很少見到自己兒子的身影。

提及這件事,張少華都非常傷心。

今天的結果,都是她年輕時一手釀下的禍。

忽略家庭

張少華年輕時,是位評劇演員。

她的丈夫張惠寶同樣也是一名評劇演員。

夫妻倆常年在外演出,根本無暇顧及家庭。

沒有孩子的時候還好,誰也不說誰。

有了孩子之後,倆人依舊留戀於事業,不想回歸家庭。

張晶3個月的時候,就被張少華扔到了姥姥家。

張晶從小就是跟姥姥,小姨和舅舅一塊長大的。

爲了追求事業,給孩子優質的生活,張少華打了“回奶針”。

張晶從小,一口母乳都沒有吃過。

張晶長到十幾歲,才搬到自己家裡住。

錯過了兒子的成長時間,感情不是一時之間就能修復的。

張少華雖然牽掛關心兒子,但總覺得母子之間隔着一道厚厚的屏障。

就算是兒子回到了自己身邊,張少華依舊沒有停下在演藝圈打拼的腳步。

張晶上學回家,家裡空無一人,還要自己煮泡麪吃。

他是個爭氣的孩子,考上了清華大學,在建築出版社從事編輯工作。

張少華自知愧對兒子。

感情上無法彌補,只能通過行動來告訴兒子:“媽媽是愛你的”。

張少華生前一直居住在評劇院分的40平小屋裡。

但她給兒子在北京購置了一套100多平的房子。

北京的房子,寸土寸金,價值不菲。

張少華雖然是演員,但她並不是流量演員,薪酬也沒高到“離譜”的程度。

100多平的房子,她也是需要還貸款的。

節目中提及和兒子的關係,張少華也不抱希望。

一語成讖,兒子對她的確沒有多少愛。

《娘道》開拍之前,張少華高燒37天,重症肺炎住院。

疫情期間,很多老人扛不住病毒,撒手人寰。

張少華高燒37天,體重從106斤受到70斤。

肺炎還沒好,又被查出急性腸梗阻,不得不做手術。

住院期間,張少華瘦的皮包骨,扶着醫院的欄杆,步履蹣跚,身邊沒有一個人照顧。

楊志剛倒是去醫院探望了好幾次。

每次去,都帶着營養品,親自喂她吃飯,和她聊天,一副母慈子孝的模樣。

病情穩定之後,張少華依舊在劇組工作。

《娘道》如期播出,但張少華的生命卻停留在了2021年。

其實,晚年的張少華除了飽受病痛的折磨,風評一直也不是很好。

細細追究起來,這跟那是時代,以及張少華的人品都脫不開關係。

和新鳳霞的恩怨

2017年,畫家吳歡在社交平臺控訴張少華。

上個世紀,那段不爲人知的故事漸漸浮出水面。

新鳳霞和張少華都是評劇演員。

但新鳳霞遠比比張少華要出名。

兩人之間本沒有什麼交集,唯一一點,都在“中國評劇院”工作。

1966年,國內動盪不安,造反之事常有發生。

張少華作爲評劇院的青年演員,帶頭抄了新鳳霞的家。

一進院子,耀武揚威,吆五喝六。

手下的“兵”無一不從。

砸的砸,搶的搶,絲毫不顧及老人和孩子的感受。

新鳳霞也因爲這次抄家活動導致半月板永久損傷,左膝幾乎廢掉了。

時隔10年,新鳳霞突發腦溢血致殘。

吳歡的言語之中,滿是對張少華的憤怒。

張少華也站出來迴應了吳歡。

語氣中滿是不在乎,也不承認當年的罪過。

吳歡看她沒有要道歉的意思,放出猛料,直接給張少華釘到了恥辱柱上。

看着吳歡列出的證據,張少華也無言以對。

沒想到年輕時候的張少華心這麼狠,竟然害的新鳳霞失去了行走能力。

這件事,對張少華的“慈母”形象有着不小的衝擊。

不過,隨着張少華的離世,這件往事,吳歡也就不願再提起了。

2021年,張少華因病離世,網友都在追問吳歡的態度。

吳歡不得已迴應了諸位網友的問題。

過去的恩怨不必再提,祝張女士一路走好。

結語

時代和認知具有侷限性。

那是一個吃人的時代。

大多數人都難逃魔爪。

或許,張少華也已經承受了“作惡事”帶來的後果。

斯人已逝,恩怨也應一起被埋葬。

活着的人要好好活。

免責聲明

參考文獻

老戲骨張少華因病去世,這種病是全球第三大死因——澎湃新聞

演員張少華病逝 享年75歲,曾出演《大宅門》《娘道》等影視劇——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