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競爭力報佳音 9月新臺幣名目與實質匯率指數「雙降」
臺幣示意圖。路透
臺北外匯市場發展基金會最新統計顯示,9月新臺幣名目與實質有效匯率指數「雙降」,其中,名目匯率指數爲98.42,連三跌併爲近五年新低;實質匯率指數則爲103.16,連兩降併爲逾一年低點,有助提振國內出口廠商競爭力。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新臺幣名目匯率指數一路走跌,高點落於今年2月的102.53,9月則爲2024年低點98.42,同時也是2020年1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實質有效匯率指數則是連兩月下滑,9月爲103.16,是2023年8月以來最低。
匯率指數是用來評估現行匯率相對於基期的狀況;央行指出,名目有效匯率指數是指,新臺幣對主要貿易對手國貨幣匯率指數的加權平均數,簡稱NEER;NEER上升表示新臺幣對主要貿易對手國貨幣升值;反之,則表示貶值。
實質有效匯率指數(REER)則是進一步納入各國物價變動因素,REER上升表示臺灣出口價格競爭力減弱;反之,則表示增強。
央行統計顯示,新臺幣匯率9月累計升值2.89角,升幅爲0.91%;但2024年以來至9月底爲止,新臺幣匯率仍貶值9.16角,貶幅爲2.89%。
主要亞幣方面,9月日圓、星元、韓元與人民幣匯率表現強勢,單月升幅均超過1%;可以說新臺幣相較其他亞幣「升幅最有限」。
今年以來至9月底,主要亞幣升貶互見,新臺幣、韓元與日圓匯率對美元貶值,新臺幣匯率貶幅2.89%、爲「最弱亞幣」,人民幣與星元爲升值,星元升幅2.94%、升勢最猛。
央行官員曾數度強調,新臺幣匯率升貶是雙面刃,例如新臺幣貶值有利於出口商,但不利進口商;升值則有利進口商,不利出口商;央行制訂匯率政策是以總體經濟爲考量,無法迎合所有不同部門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