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經發會顧問會議 劉德音:別被親中或親美框住

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昨舉行第一次顧問會議,臺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在專題演講時說,不要把任何議題框在親中或親美,要充分討論讓臺灣強大的方法。記者曾學仁/攝影

臺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昨天在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顧問會議中指出,美國目前的政策討論都一分爲二,導致所有人的思想被框住。劉表示臺灣也有這種危險,他建議不要把任何議題框在親中或親美,要充分討論讓臺灣強大的方法。

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顧問會議昨天登場,劉德音擔任經發會創新經濟組的共同召集人,他在會中發表「從公司經營看國家的經濟發展」專題演講,爲臺灣如何發展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及推動AI(人工智慧)在各類型產業的應用獻策。他認爲,在國內生產毛額(GDP)結構中,民間消費佔相當高比重,要提高國人的經濟活動,需要仰賴人民的身心健康、好奇心與創新活力。

劉德音表示,好奇心指的是要對別人思想有好奇,但據他觀察,近年美國有川普派與反川普派,社會討論將所有政策一分爲二、刻板化,所有人以及政策被框在特定思想中,「臺灣也有這個危險」。他說,任何問題不應框在親中或親美,而是應該針對真正能讓臺灣強大的方法充分討論,纔是對臺灣最好的作法。

劉德音說,要推動臺灣經濟發展,應該看清楚臺灣經濟發展的相對優勢與相對劣勢,相對劣勢不要不承認,才能把國家資源放對的地方。對於臺灣有具有競爭力產業,他點名包括AI資料庫、半導體、太空、綠能、電動車與生技等六大優勢產業。

點名資料庫產業 是上天禮物

近年AI技術在產業的應用是各國產業升級新的契機,劉德音指出,每個國家都在看AI,臺灣要討論的不是要不要做,而是怎麼樣能做的更好,特別是資料庫產業,是「天上掉下來的大禮物,千萬不要放棄」,冷卻技術是資料庫產業重要環節,盼臺灣能在冷卻方法持續發展研究,做到「讓世界非靠臺灣不可」。

劉德音指出,臺灣的本地市場太小,產品若要有很大發展潛力,在臺灣是沒辦法的,企業家有能力當個富有商人,但無法對臺灣經濟有貢獻,因此應該一開始就要以世界市場爲目標,不管是代工或是品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產品的附加價值與市場大小,「找出成長的可能性,重要的是世界對你附加價值的承認」。

建議強化AI應用 提升生產力

談到AI,劉德音直言,AI技術絕對是未來產業升級的契機,尤其臺灣八、九成產業都是中小企業,建議政府積極輔導具有知識領域的AI應用服務公司,並加速AI在各個中小型產業應用,建立應用AI的管理方法及商業模式,以提升全民生產力。

劉德音認爲,AI將產生很多不同的商業模式,尤其臺灣具有包容性的文化,如Uber,就是透過在原來產業上兼具包容與創新,因此如何運用AI方法提升生產力,並主導經濟發展,讓大傢俱備更高生產力。

他說,臺灣許多成功的產業都歸因於有高度彈性的協力廠商的投入,但不要對過去的事情驕傲,「領先的人進步的速度是不是比追趕的要快,這纔是真正的領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