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起飛的前身 戰機裝火箭「零距離起飛」

▲F-104G加裝助推火箭模型存放在德國空軍博物館。(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在冷戰期間,人們擔心如果戰爭爆發,核工即會將全部機場、跑道摧毀,使得在地下保存的戰機無用武之地起飛。在這樣的威脅下,於是提出在飛機上加裝火箭推進起的想法,讓飛機可以在掩體中原地起飛,被稱作零距離起飛」(Zero Length Launch ,ZeLL)。

根據《航空主義》(the aviationist)報導,「零距離起飛」是一個有趣的概念,德國在二戰時期就有嘗試,不過因爲這種「單程」的起飛方式,使得飛行員無處降落,後來這個試驗就漸漸消失。二戰之後,德國空軍首先在F-104戰機上嘗試ZeLL;1958年5月,美國試飛員強森(Howard Johnson)就曾用個這方式飛行到28111公尺的高度

<br>

▲1950年代ZeLL的測試影片。(影片取自於Youtube)

西德在1963年於F-104G加裝Zell系統駕駛員爲洛克希德公司的試飛員布朗(Eldon “Ed” W. Brown Jr.)進行,他操作後認爲,「我所做的只要按下推進器按鈕,短短几分鐘就能直衝上天,接着再接手操作,整體感覺航空母艦蒸氣彈射氣還流暢。」之後一直到1966年一共還次試了七次,西德最後還保留一組F-104加裝推進器的模型,擺放在航空博物館。

蘇聯在當時也有進行相關的開發,同樣他們擔心被對手先發制人,於是於1955年在米格-19上加裝火箭助推器,不過隨着北約中止開發,蘇聯在ZeLL的後續測試也宣告中止。雖然這些開發並沒有成功,不過衍伸出「垂直起降」(V/STOL)的概念,隨後應用在新的戰機上,像是英國的鷂式戰鬥機(Harrier)與美國的F-35B。

▼美國「藍天使小組」的C-130「胖艾伯特」( Fat Albert),也有用火箭助推器起飛。(影片取自於Youtube)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