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天的故事"到"走進新時代":改革開放的聲音記憶
從《春天的故事》到《走進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的“聲音記憶”
新華網深圳6月14日電(記者胡龍江、王攀)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歌,像時代的一面旗幟,引導當時的人們,觸動後來的人們。
《春天的故事》和《走進新時代》就是這樣的歌。這兩首歌唱響大江南北,如清醇甘甜的泉水,流進每個中國人的心田;如勁爽拂人的清風,叩響每個國人夢想富足、幸福生活的心絃。
兩首歌曲的詞作者都是著名作詞人蔣開儒。記者日前走訪了這位76歲卻仍然筆耕不輟的老人。在他的講述中,一個時代的聲音記憶奔涌而出。
一個人對一個時代的“感念”
文章爲時而著,歌詩爲事而作。蔣開儒說:無論是《春天的故事》還是《走進新時代》,都是在中國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潮流中,自己內心深處迸發出的最爲強烈的情感呼喊。
《春天的故事》誕生於改革浪潮即將在祖國大地風起雲涌之時。1992年的春天,56歲的蔣開儒帶着2000元錢隻身南下深圳。此前,蔣開儒已在東北工作了34年,早已習慣了白山黑水以及傳統的計劃經濟模式。
然而,幾千公里之外的深圳因率先走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路所產生的鉅變,完全使他震驚了。短短几個月裡,蔣開儒的內心總是涌動着一股衝動,一種難以言表的喜悅。他總覺得,這個春天的故事纔剛剛開始,像深圳一樣的變化肯定會很快延伸至全國。
1992年12月16日,他一口氣寫出了《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