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講堂】“南方教研大講堂”第120場(義務教育英語專場)開講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了“教師應基於一定的課程目標,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爲基礎,以與學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現實性和實踐性問題爲內容,本着學用結合、課內外結合、學科融合的原則,開展英語綜合實踐活動,把學生的學習從書本引向更廣闊的現實世界”的新要求。自新課標的頒佈與實施以來,廣東省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教師在廣東省教育研究院高質量教研體系建設引領下,在大膽探索超越學科的教學設計方面做了諸多嘗試,並且取得了豐碩的階段性成果。
7月10日下午,主題爲“開展英語綜合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綜合素養髮展”的南方教研大講堂第120場(義務教育英語專場)專題研訓活動順利開展。活動在廣東省教育廳的指導下,由廣東省教育研究院主辦、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和深圳市鹽田區山海學校共同協辦,由廣東省義務教育英語教研員王琳珊老師統籌策劃組織,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同步進行。截至活動結束當日,在廣東教育研究、廣東教育Plus、廣東教育傳媒、中國教研網、觸電新聞、中國移動和教育、粵教翔雲平臺等直播平臺點播量累計106.82萬次,較往次活動再創新高。
廣東省義務教育英語教研員王琳珊老師對活動進行了開場介紹。王琳珊表示廣東義務教育英語團隊自新課標頒佈以來,大膽地開展超越學科的實踐與探索,本場活動也是廣東義教英語團隊研究與實踐階段性成果的一次展示,將聚焦如何“開展英語綜合實踐活動 促進學生綜合素養髮展”這個主題開展研討,爲素養時代的義務教育英語課堂學習方式變革提供一種“基於學科又超越學科、基於課堂又超越課堂”的義務教育英語教學設計與實施新思路。希望本場大講堂能在傳遞理念、分享觀點的同時,也能夠爲廣大英語教師提供可借鑑、可推廣的實踐經驗與做法。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英語教研員王琳珊老師主持本次活動
一、案例精研,成長有道
深圳市羅湖未來學校、深圳明德實驗學校(集團)碧海校區和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團育才二中的三位老師分別給大家展示了精彩的教學案例,充分展示了廣東英語基礎教育各校基於學科又超越學科、基於課堂又超越課堂的素養課堂新探索模式。
第一個教學案例Our garden由深圳市羅湖未來學校的徐瑜蔓老師呈現,該案例融合英語學科和勞動實踐教育。在這節課中,學生們需要運用英語知識來設計並開展一個有關園藝的小型項目。他們在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情景化項目式學習體驗中不僅學習了語言知識,也鍛鍊了跨文化溝通、團隊協作、創新思維與跨文化理解能力,而這些都是學生必不可少的素養和能力。
深圳市羅湖未來學校徐瑜蔓老師進行課例展示
第二個課例題爲Plants and water,是一個英語和科學實踐活動的跨學科教學設計,授課教師爲深圳明德實驗學校(集團)碧海校區徐婧璐老師。這節課同樣充分體現了核心素養導向的跨學科教學方法的魅力與價值,將語言學習與科學知識完美融合。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也深刻認識到了植物生長的基本條件中水的重要性。這種跨學科的教學方式,有效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對培養他們的綜合素養起到了積極作用。
深圳明德實驗學校(集團)碧海校區徐婧璐老師進行課例展示
第三個課例是“City Walk Around Shekou”,是一次集英語學習與研學旅行於一體的創新實踐項目式學習,由深圳蛇口育才教育集團育才二中的郭浩宜老師設計並指導完成。作爲一次英語項目式學習體驗,生動詮釋了英語綜合實踐活動的非凡魅力與深遠價值。學生不僅在真實環境中磨練語言技能,更通過親身體驗加深了對蛇口文化的理解,激發了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項目打破了傳統學科壁壘,創造性地將語言學習與藝術、地理、信息技術學等多領域知識無縫銜接,構建了一個跨學科的學習生態。
圖4 深圳南山區蛇口育才教育集團育才二中郭浩宜老師課例展示
二、跨學科教學經驗分享
鹽田區山海學校校長王樹宏老師分享題爲《讓未來可見:英語跨學科教學的校本路徑》的教育教學成果展示。王樹宏老師講述了鹽田區團隊從2001年綜合英語研究到2023年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的心路歷程,以“兒童的未來與本來”爲着力點,開展校本課研發,將英語學科素養融入到育人維度,在完整的生活中培養完整的人。她提出:校本課要基於主題引領,基於真實問題,立足國家課程,依託學科知識,鏈接社會生活,進而開展合作探究、形成產品並解決生活問題。
鹽田區山海學校校長王樹宏老師進行跨學科教學分享
三、教研沙龍
在沙龍環節,廣東省義務教育英語教研員王琳珊、深圳市小學英語教研員王莉、深圳市福田區小學英語教研員孫豔、深圳市南山區初中英語教研員謝婷對以上三節課進行深入的點評,王琳珊老師認爲三節課從不同角度實踐着“學用結合、課內外相結合、學科融合”的原則,把學生的學習從書本引向更廣闊的現實世界。三位教師通過設計各種輸入、攝入、互動、產出等語言學習和跨學科學習的任務,帶着學生了解和探究人文世界、自然世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形成和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和用英語進行學習和交流的能力以及通過英語學習其他學科知識的能力。王莉老師表示Our garden這節課以問題和目標爲導向,注重學用一體、知情合一,具有文化意識,家國情懷,培養的學生的責任擔當。在這課上,學生用英語交流、用英語思考、用英語合作,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學科素養。孫豔老師認爲Plants need water是一節從真實問題出發的學科融合的英語實踐課,學生在這節課裡學會如何更好地照顧植物。學生在課堂上動手做實驗、記錄實驗結果、撰寫報告,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精神。謝婷老師提到City walk around Shekou這節課例是基於教材、立足社區,跨越了地理和信息兩個學科的英語綜合實踐課例。以真實的任務做驅動,從英語學科本位出發,從知識、語言、結構來構建學習目標,並且評價貫穿始終,起到了指導作用。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用英語進一步瞭解蛇口,用英語宣傳蛇口,能力得到全面發展。
課例點評後,專家和嘉賓圍繞“如何開展英語綜合實踐活動”這一話題進行互動討論。深圳市初中英語教研員李睿老師分享了新課改背景下,深圳市初中英語“教”與“學”的方式變革的兩個階段,以及未來如何繼續構建和優化一個教學模式——指向解決真實問題的Problem-solution教學模式及其變式,建設一系列“主題式”特色課程,培養一支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新疆英語教研員閆淑梅老師從學科知識層面出發,對跨學科教學進行了深度剖析。同時,閆淑梅老師還結合新疆本土跨學科教學現狀,強調了本土生活資源對於英語學習的促進作用,“以美怡情,以智啓思,以勞養性”,使用本土生活資源打破學生對於陌生語言學習的侷促感和不適感,讓學生熱愛英語課堂,熱愛生活。鹽田區小學英語教研員張臻老師指出,鹽田區英語綜合實踐活動和項目式學習有着以下特點:驅動問題主體化、知識構建結構化以及學習過程實踐化。同時,活動目標既要符合英語學習的要求,同時也要囊括跨學科的知識。此外,師生關係、教師角色的轉變以及對於課堂反饋和評價也是至關重要的。鹽田區山海學校校長王樹宏老師對跨學科教學的團隊建設也進行了分享,鹽田區英語教師秉持主體建構、主題整合、主題引領、主幹搭架、主場協同的模型和原則,遵循英語學科主體地位、鏈接不同情境、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以及共創和諧友愛的師生關係。王琳珊老師最後對“怎樣處理跨學科知識與英語語言學習之間的關係?怎樣處理跨學科學習中教師指導與學生主體之間的關係?如何開展學習評價?”等問題給了建設性的意見,她特別強調在開展英語綜合實踐活動時要給學生搭建多元支架,如思維可視圖和語塊句式的提供,可以更好地處理英語語言和任務內容之間的關係,更好地支持學生用英語做事情。
四、專題講座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夏雪梅教授分享專題講座《跨學科學習:一種基於學科的設計、實施與評價》,首先,夏雪梅老師從跨學科學習設計、實施與評價中所存在的關鍵問題爲切入點,然後,她分享了跨學科學習“如何跨”的要點,跨學科的學習可以通過問題、主題、成果、項目、概念等載體靈活實現,不同的學科之間可以是主從或並重關係。最後,夏雪梅教授以鮮明的案例展示了跨學科學習的設計、實施與評價的框架,認爲要明確跨學科學習的目標,設計合適的載體、然後根據載體設計具體學習任務,並將教學評價貫穿在學習的進程中,給予學生有效的反饋。夏老師的講座使老師們更加明確了走出英語學科的定勢思維去進行設計和實施教學的必要性,促進學生綜合素養髮展的重要性。
五、活動總結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義務教育英語教研員王琳珊老師進行了總結髮言,她提出,本次活動展示的是廣東省義務教育英語團隊如何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爲基礎,以與學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現實性和實踐性問題爲內容,本着學用結合、課內外結合、學科融合的原則,開展英語綜合實踐活動,把學生的學習從書本引向更廣闊的現實世界的實踐與探索。她希望老師們着眼於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走出英語學科的定式思維,提高教學設計站位,整合跨學科、跨地域、跨文化的學習內容,基於學科又超越學科,幫助學生學習知識、涵養人文精神、發展思辨能力、形成全球意識,促進國際理解、發展文明互鑑和文化交流能力。最後,王老師引用蔡元培先生的話“教育者,非爲以往,非爲現在,而專爲將來”,強調老師們要考慮學生的未來世界,爲學生的成人和成才負責,爲學生終生學習和適應未來社會發展奠定基礎。
六、各地英語教師觀看大講堂剪影
廣東省各地英語教師線上學習剪影及心得
來源:廣東省教育研究院
編輯:廣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