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膨時代系列1》推升通膨5大元兇 全世界都受害(下篇)
能源及供應鏈雙重危機,加上陸限電令再補一刀,通膨情勢更趨嚴峻。(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如同上篇所言,除了大撒錢的後遺症、大宗商品飆漲之外,通膨上漲的原因還有能源及供應鏈雙重危機所致,加上大陸限電令再補一刀,讓通膨情勢更加嚴峻。
3.能源危機來襲
在全球力推可再生能源、綠色能源、碳中和之際,舊能源正展開了一場逆襲,天然氣、煤炭和石油供不應求,能源短缺的危機正席捲全球。
今年初開始,歐美電價持續大漲,較去年高出1倍以上,大幅推高歐美企業生產及民衆生活成本。主要是歐美於過去10年,持續降低煤炭等傳統能源發電比重,而大幅提升風電、水電佔比。未料今年初以來,遭逢乾旱天氣、歐洲風電、美國水電發電量驟降等因素,爲填補缺口,歐美火力發電需求激增。
而歐美火力發電主要仰賴天然氣,然而受到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異常緊絀、北海風力不足、亞洲需求上升、北海數個平臺關閉及天然氣儲存量不足等諸多原因影響,造成天然氣短缺,導致天然氣價格飆漲,並持續推升火力發電成本及整體電價。歐洲天然氣迄今漲幅超過2.5倍,美國天然氣價格漲幅近1倍,亞洲天然氣價格至今也暴漲175%。
此外,天然氣是氮肥最重要的成本之一,而天然氣價格飆高,也影響到了英國生產二氧化碳的化肥廠運作,並引發一連串連鎖反應,包括飲料製造、肉品加工等食品業者恐將因爲二氧化碳告罄,而被迫停產,迫使英國政府不得不緊急介入。
由於能源危機發酵中,目前市場擔心歐美這個冬天將會很難過。亞洲的燃料買家更是不惜高價進貨,特別是中國大陸在缺煤導致限電下,不在乎亞洲液化天然氣價格已創新高,依然加價買進,希望儘快補足一些能源缺口。
比起天然氣,原油或許是這波漲價幅度較不突出的能源。不過,原油近期也持續反彈,站上80美元/桶,但這纔剛開始而已。各界預估,油價最快年底就會見到100美元,甚至根據QuikStrike數據顯示,部分交易員更押注布蘭特油價明年12月將創200美元新高。若真如此,恐怕大事不妙了。
分析人士認爲,極端天氣、能源政策、經濟復甦等多重因素,加劇全球能源市場供需失衡,導致能源價格水漲船高,估計此情況仍將持續一段時間,將對全球通膨及經濟復甦帶來不小影響。
4.供應鏈危機依然嚴峻
十幾年都不漲的航運股,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股價便驚驚漲,迎來最美好的時刻,無疑說明了全球大缺櫃之下,所引發的供應鏈斷鏈危機。
目前全球90%的貨物運輸都是仰賴海運,從米、麪粉等基本糧食,到紡織品、家電、3C、零組件等商品,幾乎都是透過海運運輸。不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大缺櫃、港口雍塞,使得航運的運費越來越貴,許多企業更面臨商品斷炊的問題。
舉例來說,美國肯德基出現雞肉產品供應不足,無雞可炸的窘境,全美知名連鎖炸雞翅速食店Wingstop也因雞翅缺貨,必須研發雞腿產品替代。其他如麥當勞、星巴克等許多知名連鎖企業,也都面臨着原物料供應短缺的問題。不僅民生用品,就連電子產業供應鏈也是大缺貨,例如福特、通用、福斯、豐田、本田等全球知名車廠,因爲車用晶片缺貨,而宣佈停工數日或數週。
雖然目前航運疏運狀況已有些好轉跡象,但誰也不清楚,這場斷鏈危機將何時才能畫下句點。在國際航運尚未完全恢復,全球供應鏈依然存在斷鏈危機,進一步加大物價上漲的力道。
5.大陸限電令再補一把刀
大陸9月底無預警祭出限電令,讓原本已經供給吃緊的供應鏈,更是雪上加霜。
爲了實現碳中和,今年中秋節後,大陸宣佈強化實施「能耗雙控」,影響所及高達16個省份,更是牽動全球供應鏈。因陸爲製造大國,從金屬冶煉、電子廠、紡織業,都被嚴格限制產能,將加重商品及原物料的缺貨情況。
同時,根據彭博報導,爲了紓解電荒,大陸正考慮提高工業用電價格,一旦成真,物價將因此上揚,而加劇通膨的現象。經濟學家甚至擔憂,大陸的限電危機,恐將是重演美國1970年代停滯性通膨的引爆點。
推升通膨5大來源齊發,物價上漲恐非短暫現象,影響擴及全球,未來消費者恐將得勒緊褲帶,並強化投資理財,增加荷包厚度,才能迎戰即將襲來的高通膨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