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海峽情勢緊張 西方國家切忌火上澆油宣揚戰爭風險

中國確實在臺灣問題上試探底線,在軍事上也具有優勢,這些都值得憂慮,但西方國家應當避免對海峽緊張局勢火上澆油。圖爲臺灣慶祝雙十國慶。(圖/美聯社)

北京近期在臺海問題上採取強硬高姿態,美方不斷在臺灣問題上升高與大陸的言辭對立,雙方劍拔弩張的姿態引發了國際上的高度關注。德國媒體指出,北京的政治表態其實並無新意,西方國家應該探尋一種更具前瞻性的一致對中策略,不應對已經出現緊張情勢的臺海問題火上加油,過度宣揚戰爭風險。

旗下擁有多家德國地方大報的《德國編輯部網路》(RND)對兩岸情勢發表評論指出,「有些人已經在擔心,北京方面有可能近期攻打臺灣,並且猜測臺灣的傳統盟友美國是否會出兵阻止中國的攻擊。但是,西方國家應當避免對此火上澆油。中國確實在臺灣問題上試探底線,在軍事上也具有優勢……,這也確實值得憂慮。」

《德國之聲》引述該評論稱,北京當前的做法依然不應當被解讀爲準備攻臺,臺灣領導人在雙十國慶發表講話,北京方面則呼籲兩岸和平統一,這些都不是什麼新鮮事。畢竟北京從來沒有承認過臺灣政權,後者在國際法中的地位也充滿了爭議。

評論說,駁斥與警告仍然十分重要,對於北京的挑釁行爲也不能袖手旁觀。這一切已經在進行中,歐洲已經加強了在亞太地區的存在感,也與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的部隊進行聯合演習"不過,劍拔弩張的言辭並非是正確的迴應。西方國家之間不應該相互較勁,而是應該提高警惕、開展可靠的合作,共同制訂具有前瞻性的對華戰略,這纔是比激化衝突更好的迴應方式。

另一家著名媒體《法蘭克福匯報》則以《中國充滿風險的戰略》爲題發表評論指出,用威逼利誘的方式來讓臺灣屈服的做法迄今沒未能奏效。「有一點非常明確:軍機擾臺並非預示着解放軍即將攻臺。習近平目前有一個最爲要緊的目標:在明年的黨代會上再獲得5年任期,從而鞏固其領袖地位,因此目前負擔不起大規模軍事冒險。

不過,文章說,這並不能讓臺灣感到安心。中國正在快速提升軍備,而中國軍隊的戰略則以攻取臺灣島作爲最高目標。當然,具備能力並不等於具備意願。不論是攻打臺灣,還是海上封鎖臺灣,中國都將面臨巨大的代價以及不可預計的軍事和政治風險。中共真這麼做,就會危及他的其他政治項目。假如攻臺失敗,會成爲歷史上的屈辱。因此,一切跡象表明,北京目前不太可能攻打臺灣。

雖然如此,臺海局勢的緊張依然讓人擔憂。中共領導階層顯得更有冒險意願,民族主義取代了經濟增長,成爲前中共最爲重要的執政合法性來源。而中國民族主義的聖盃就是臺灣。此外,中國還感覺自己被美國軍事圍堵。出於意識形態以及軍事戰略原因,臺灣成爲了中美關係裡最爲敏感的議題。北京認爲,華盛頓想拿臺灣作爲遏制中國軍事擴張的槓桿。

作者認爲,北京希望以民族主義此來迫使臺灣就範,但實際效果卻恰恰相反,北京也沒有調整臺海戰略的跡象。臺灣人知道,「獨立」一詞是北京最爲絕對的底線。在國際上盡全力孤立臺灣,或向支持臺灣的國家與高層政治人物訪臺者發出威懾,這種做法會引起反作用,近期有一些歐洲國家加強了和臺灣的非官方關係就是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