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華文朗讀節 屏東佳冬場換醒客家女男對唱山歌記憶

「2018第六屆華文朗讀節」屏東場在佳冬鄉楊及芹祖堂登場洪馨蘭(左)講唱俱佳內容,喚起年長者深刻的記憶。(圖/陳昆福翻攝,以下同)

記者陳昆福/屏東報導

「2018第六屆華文朗讀節」8日晚上在屏東縣佳冬鄉楊及芹祖堂舉行,邀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長洪馨蘭演講「山歌裡.外的女性」,唱做俱佳的內容,吸引民衆參與,其中兩位超過70歲的婦人也回味起年輕時記憶,隨着老師吟唱,場面熱絡

這場演講,受雨勢影響,原計劃在祖堂大禾埕舉行,後來改在祖廳內,仍阻擋不住民衆熱情參與,其中包括國、高中生、研究所學生,及臺北高雄書屋年輕人、屏東系-本屋20多歲老闆高師客家所畢業徐孝晴與新埤鄉客家音樂前輩顏志文等人,年紀最大的楊林盛妹已92歲,令人感動。

▲「2018第六屆華文朗讀節」屏東佳冬場,吸引民衆熱烈參與。

▼屏東縣佳冬鄉楊及芹祖堂全景

洪馨蘭說,客家山歌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與鮮明的地方色彩,在體裁上,分爲傳統山歌、道情、敘事與新的山歌,由於客家人因居住的地方寬廣,加上受到各地語言、文化所影響,所以客家山歌的曲調節奏結構演唱風格也有些許差異

她強調,客家民謠傳統的山歌,屬於透過旋律傳達演唱者情緒,表達生活上的真實感受,後來配合採茶耕種勞動耕作而唱出曲調自娛,山嶺間因距離較遠,女男大聲哼唱情歌;而政府計劃在高雄市美濃區興建水庫時,婦女穿着客家藍衫走上立法院抗議爭取不要興建,面對眼前鎮暴警察環伺頗爲害怕,於是就以「我等就來唱山歌歌曲,凝聚意志、鼓動熱血,鼓勵抗議婦女把鎮暴警察當做是鄰居;把高樓大廈當做是田地,在抗議的街頭大聲吟唱,發揮穩定作用。

她說:這些在過去在探討山歌議題時,經常忽略女性對於山歌傳唱的重要性、及發展。她隨性唱起「桃花開」的客家山歌,喚醒在場年老一輩腦海裡深刻記憶,2位約70多歲的婦人也隨歌亨唱,感動在場的人,獲得熱烈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