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子農場/2035年辦一場臺灣博覽會

明年日本大阪世博即將舉行,預計吸引來自世界各地3,000萬訪客。一羣臺日兩地的朋友合作了「臺日共丸」,以這個活動向國際展現臺灣的種種能量,也爲臺灣的未來找到更多資源。

「臺日共丸」計劃讓兩國的合作延伸至更多場域,並以2025年大阪世博爲舞臺,向全球展示臺日合作的力量與成果。「丸」在日語的漢字裡常常被用來當成船名,像日本統治臺灣的時代就有一條定期往來臺日兩地的輪船叫「蓬萊丸」。

「丸」這個字也和「玩」同音 ,「臺日共丸」的理念也陸續引發各種創意。像日本311大地震災區的矢口龍太與阿部拓郎兩位朋友,就把自己經營的戲院想像成臺日共丸的船艙,這個點子也引發更多臺日兩地朋友比照響應。

在每一次「臺日共丸」的聚會裡,開始出現了臺灣自己辦一場世界性博覽會的呼聲。

其實,早在1935年,還在日本統治下的臺灣就已經辦過「始政40週年紀念臺灣博覽會(臺博會),一百年後,臺灣如果要辦一場面向世界的大型展覽會,我們該拿出什麼樣的成果來展示?

世界博覽會(Great Exhibition of the Works of Industry of all Nations )自1851年在倫敦首次舉辦以來,成爲展示國家創新、科技、文化與藝術的重要交流平臺。每一屆世博會都反映時代的變遷與技術進步,爲各國提供相互交流與學習的機會。

通過世博會,主辦國能提升國際能見度,吸引外資與觀光,並帶動科技與基礎設施的發展。對臺灣而言,世博會不僅是一個展示國家實力的機會,更是一個與世界接軌、創新共榮的舞臺。

如果臺灣能在2035年舉辦一場面向世界的博覽會,可以藉此機會向全球展示在科技與文化等多方面的成就,進一步鞏固國際形象。其次,舉辦世博會能大幅促進觀光業,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帶動餐旅和文化創意等產業的發展。

此外,世博會也將成爲促進國際商業合作與交流的平臺,爲臺灣企業拓展全球市場鋪路。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國際性活動有助於臺灣在世界舞臺上發聲,鞏固作爲國際貿易和創新樞紐的地位。

如果臺灣在2035年舉辦世博會,應該聚焦於展示臺灣在科技、環境、文化與人權等方面的百年成果。

臺灣作爲全球科技產業的先驅,尤其是在半導體、5G、人工智能等領域,應展示這些技術對全球產業鏈的影響。

臺灣在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方面的努力,如再生能源、循環經濟等,也應成爲展覽的亮點。而臺灣多元文化的包容性與民主發展的成就,都是引以爲傲的展示內容,這些成就體現了臺灣在全球的獨特定位。

臺灣本來就以國際貿易立國,擁有諸多像COMPUTEX這樣的全球知名展會。若能將這些國際展覽與2035年博覽會整合,便能爲2035年的世博會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不僅能強化臺灣在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也能吸引更多跨國企業參與合作。透過這樣的整合,臺灣2035年博覽會將成爲全球矚目的國際盛事,爲臺灣在世界舞臺上得到更多話語權與影響力。

「臺日共丸」活動顯然已經爲臺灣社會帶來一個新的命題。透過討論如何籌辦「2035年臺灣博覽會」,我們不僅可以凝聚社會共識,還能爲臺灣創造更多機會,這是大生意也是大公益。

以2035年爲目標,讓整個社會動員起來合辦一場面向世界的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