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話的性縮力究竟有多強?

前段時間完結的《慶餘年2》被網友扒出,取這書名,是因爲作者老婆是黑龍江大慶人,作者“想和妻子去大慶,共度餘年”。

好好的追劇,突然就被餵了一把狗糧。好好好,敢情《慶餘年》的愛情線是東北愛情故事,權謀之爭是權力的遊戲之東三省大亂鬥,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東北唄。

△來源:小紅書@鴨鴨娛樂

這其實從取名中也能看出一點端倪,畢竟,誰家皇帝會叫戰豆豆啊。

但在東北人眼裡,霸總的極限,也就是這樣了。

不只是權鬥,不論什麼事情,一經東北人的描述,那畫風都得突變。

當這種奇門武功被用到韓劇翻譯上,那夢幻的粉色泡泡,不僅接地氣了還可能笑岔氣了。

金高銀的古早劇《奶酪陷阱》,裡面她飾演的女主I人一個,一開始面對纏人的學長,雖然表情嬌羞步伐緊張只想趕緊逃離,但嘴裡說的卻是“鬧哪樣”。

這句內心戲用東北話吼出去,都能震退當時心懷鬼胎的男主十里地吧。

《我的維納斯》明明召集了酒窩女神申敏兒和叔圈男神蘇志燮,但看這對話,他倆談的不是戀愛,是二人轉,這豪邁度和碴子味,直衝我天靈蓋。

網友評論說:東北有自己的劉英和趙玉田。所有的歐巴歐尼,到了東北人手裡,都得談起“鄉村愛情故事”。

還有前段時間很火的日漫,最初的漫畫名翻譯爲《北海道辣妹金古錐》,推測是臺灣翻譯,因爲“金古錐”是臺語裡“很可愛”的意思。

在今年改編成番劇播出後,臺灣腔突變成了東北話——劇名被翻成了《北海道辣妹賊拉可愛》。這口音,一看就知道字幕組裡沒少東北人。

接下來的畫風,更是摟不住的得勁兒。第一集叫《北海道辣妹兒賊招人稀罕》,女主確實賊拉辣,在東北話的加持下,更是把初次見面的男主震得一愣一愣的。

上個對比圖感受一下,正常口音和東北口音的區別。

腦補一下,伴隨着一陣慵懶又撩人的香氣,一個凹凸有致的御姐,走到你身邊,纖纖玉指輕輕地搭到你肩膀上,朱脣湊到你耳朵旁邊,用能感受到她呼吸的距離,對你來了句:你瞅啥呢?

不知道的還以爲是美女殺手帶着匕首抵着你的腰部索腎來了,性縮力直接拉滿。

有人說,因爲地緣優勢,日韓劇翻譯基本都被東北人壟斷了。

但事實上,美劇和歐洲電影,甚至是外文書,也早都被東北字幕組入侵了。

就想問,東北人的就業門路那麼廣嗎?

雖然說東北話的普及率,已經僅次於普通話。難懂指數2,上口指數9,完全沒有學習障礙。哪怕是從沒到過東北的南方人,都能隨口整上兩句。

遇到一般的字幕,基本沒有理解障礙。

帶點特色形容詞的,也能讀懂。

但偶爾也會遇到一些過於地道的詞彙,就算是東北人,也會出現歧義。

比如哈拉。在這裡,哈拉的意思是,糖受潮或者放久了產生一股變質的味道。

但!在大連話裡,哈拉是形容傻、憨、不明白事理、缺心眼,而且還含有土、土鱉的意思。

一個熱知識,在臺灣話裡,哈拉又是吹牛,說大話的意思。

還有被北京冬奧會速滑男子500米冠軍高亭宇帶火的“隔路”。

當時聽懵了一羣同傳小哥。外國記者以爲翻譯設備沒電了,其實是東北話把同傳整沒電了。

最後是擁有十年東北話功底的王濛,get出了翻譯精髓,這並不是glue(膠水)的意思,而是special的意思。

不過,隔路這詞不能亂用!說自己“隔路”,是與衆不同、特立獨行的意思。說別人“隔路”,則略含貶義,意思不合羣、不上道、不是一路人。

到了《北海道辣妹賊拉可愛》裡,又成了有點落後的意思。

還有旮沓、搭嘎、搭噶、搭咕、疙瘩、嘎達、噶達、嘎哈、嘎拉哈……

念起來就好像“張馨予張予曦張雨綺張辛苑張藝興張歆藝張含韻張梓琳張涵予”的區別。

甚至重音,輕音都有區別。

更難懂的是“五脊六獸、滴里嘟嚕、破馬張飛、得得嗖嗖、急頭白臉、禿了反賬、老天扒地、魂兒畫兒、提溜算卦”難度的東北話10級詞彙,東北人日常說話張口就來,但其他人聽到的那一刻,小腦都萎縮了。

誰能想到,中國宮殿式建築的五脊六獸,在東北的語言系統裡,成了“閒得慌”。因爲他們覺得屋脊上那六個動物,太閒了……

原來,東北話有時候是擬聲詞,有時候是象形詞。

如果你問東北人一句東北話是什麼意思,那你很可能會冒出更多的問號。

之前有人在網上買了瓶潤膚霜,用了幾天後詢問客服:擦完臉沙挺怎麼回事?

客服實在疑惑:“沙挺”是什麼呢?

熱心網友嘗試幫着解釋,結果越說越說不明白。有說“沙挺”是“蟄挺”,有說是“刺撓”、“火次燎”。最後用一整件事來具象解釋:“就是大中午的你騎自行車,把波棱蓋兒卡禿嚕皮了,然後還出汗淌到卡壞的那塊了,那種感覺就是沙挺。”

一頓看下來,明不明白的不知道,但是看出來了:解釋一個東北話要用到更多的東北話。

要問東北話爲什麼有這麼多“方言”,那還得從東北地區歷史上多次大融合說起。

東北是一個漢族、滿族、蒙古族、朝鮮族、回族、赫哲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達斡爾族、錫伯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民族間的融合,必然帶來語言的融合。

比如“哈拉”和“隔路”,都是滿語音譯過來的。

還有埋汰、嘚瑟、咋呼、嘎拉哈、餑餑、薩其馬、嬤嬤、哈喇、勒勒、胳肢、挺(很)、克(kēi)、敞開兒、摘歪、個色等等。

而“賊拉”的“賊”其實是音譯詞,出自朝鮮語,意思是“第一”,發音是“擦賊”,簡化爲“賊”。噶達則是蒙語,指一個家庭中最小的孩子。

還有不少地名,也是來自少數民族:“齊齊哈爾”出自達斡爾族、“卡倫湖”來自錫伯族、“昌圖縣”來自蒙族、“佳木斯”來自赫哲族。

另外,19世紀,中國黃河下游連年遭災,一批來自山東、河北的百姓,踏上了闖關東之路,也影響了東北話的走勢。

外部,在清末民國,俄國和日本都有殖民東北的歷史,大量的俄國人、日本人曾經在東北生活,有些俄語、日語也融入了東北話中。

比如,東北話中的“摳搜摳搜”,來自日語的“こそこそ”,讀作kosokoso。

又例如,東北把下水道井蓋稱作“馬葫蘆”,也是來自日語“マンホール”,讀作Manhōru,來源於英文中的manhole。音譯到東北,可不就成了“馬葫蘆”。

俄語中的“市場”——базар(bazar),演變爲東北方言“八雜市兒”。

還有“笆籬子”,可別以爲東北人說“蹲笆籬子”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笆籬子”的意思是森嚴壁壘的監獄,來源於俄語полиция。“蹲笆籬子”就是去坐牢。

真是吸收了諸多外來語卻又渾然一體、自成一派。

不得不開始對東北話產生了想學之心,畢竟,當你掌握了東北話八級,你可能同時也就掌握了多門語言呢!質疑東北話,理解東北話,愛上東北話。

你遇到過東北字幕組嗎?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東北字幕奇遇記。

作者| 壹壹

編輯| 壹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