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觀察|專訪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紀華勝:運用“一加一大於二”協同效應,中新企業攜手邁向更廣闊市場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吳斌 上海報道

金秋時節,形如“四葉草”的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迎來四海賓朋,一年一度的“進博之約”再度啓航。

中國和新加坡企業的合作成爲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SBF)國際商務部執行總監紀華勝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是我們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的第七年,新加坡有44家企業和接近400位商務代表積極參與,參展企業廣泛覆蓋了服務貿易、食品和日用消費品等行業。我們還將重點關注創新科技、綠色能源等新興領域的合作機會,在新中雙方極爲重視的可持續發展與數字經濟方面加強合作。”

11月6日,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主辦的第七屆新中經貿與投資論壇也在上海與進博會同期舉行,兩國企業在跨境貿易解決方案、建築技術、教育服務、醫療健康和物流等領域共簽署了15份諒解備忘錄,總價值預計突破6000萬新元。

儘管全球經濟增長預計將出現明顯放緩,但新加坡企業對於中國市場依然充滿信心。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近期發佈的《2023/2024年度全國商業調查報告》顯示,越來越多的新加坡企業在海外設有業務,以中國爲例,與2022年相比,去年在中國開展業務的新加坡企業增加了4%。

前路仍有衆多機遇。在紀華勝看來,新中企業應發揮各自優勢,加深合作進入第三國市場,特別是經濟快速增長的東南亞市場。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框架下,中資企業可通過新加坡及與新加坡企業攜手進入東南亞市場,或通過新加坡與鄰國的跨境經濟特區佈局產業鏈。

《21世紀》:新加坡商業聯合會率領44家新加坡公司參加第七屆進博會。這些企業主要分佈在哪些行業?帶着哪些期待和目標?

紀華勝:今年是我們參展的第七年,新加坡有44家企業和接近400位商務代表積極參與,參展企業廣泛覆蓋了服務貿易、食品和日用消費品等行業。我們還將重點關注創新科技、綠色能源等新興領域的合作機會,在新中雙方極爲重視的可持續發展與數字經濟方面加強合作。

本屆進博會,新加坡展團中有70%的企業是“回頭客”,首次參展的企業佔30%,包括來自生物科技和健康領域的Mirxes(覓瑞)、Premium Care和星標四海達藥業等多家企業。藉助進博會這一黃金平臺,新加坡展團旨在促進兩國企業在傳統及新興領域的高質量合作,並進一步深化企業間的合作伙伴關係。

例如,作爲新質生產力的代表,起源於新加坡的生物科技公司覓瑞攜其突破性的RNA液體活檢技術亮相進博會。這是一家全球領先的RNA液體活檢公司,專注於血液cfRNA與cfDNA的研究,同時整合蛋白質、影像學及流行病學等信息,通過多維度機器學習模型的開發,重點佈局全球常見高發癌種早篩早診的業務管線。進博會是一個能夠展示產品與技術優勢的重要平臺,覓瑞希望能通過進博會獲得更多與三甲醫院和地方體檢機構展開科研合作的機會。

睿敏安集團今年第三次參加進博會,通過進博會的平臺,睿敏安集團得以與中國及全球的商業夥伴建立緊密聯繫。作爲一家以“綠色外包,降本增效”爲理念的業務流程外包公司,睿敏安集團通過創新的外包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優化業務流程、降低成本並提高效率,在協助中國企業拓展東南亞市場、走向國際的同時,也支持海外企業順利進入中國市場。

《21世紀》:新加坡展團參加進博會的主題是“新中協力,高質同行”,如何看待近年來中新兩國在加強合作和雙邊貿易上的努力?中國進一步深化對外開放帶來哪些機遇?

紀華勝:2023年新加坡與中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達到1670億新元,中國連續11年成爲新加坡最大貿易伙伴。兩國雙邊服務貿易額也從2020年的410億新元增長68%至2022年的688億新元。這得益於雙邊關係升級爲“全方位高質量的前瞻性夥伴關係”,兩國合作邁入全新階段。在更緊密的合作關係下以及受惠於《中新自由貿易協定》的升級,兩國在數字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等新興領域的合作將迎來更多機遇。

中國-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升級版協議爲中國企業帶來了顯著的優勢,特別是增強了進入新加坡市場以及發掘投資機會的能力。新加坡作爲亞太地區的商貿戰略要地,中國企業可充分利用協議中列明的優惠條款,在新加坡充滿活力的商業環境中鞏固和擴大自身的市場地位。無論是零售批發、物流、金融還是建築服務,這一協議都爲中國投資者開啓了新的領域和增長市場的大門。

《21世紀》:你協助新加坡企業在全球多地擴展國際業務,中國市場和其他地區有哪些優勢?中國市場還有哪些需要進一步改善的領域?

紀華勝:新中企業應發揮各自優勢,加深合作進入第三國市場,特別是經濟快速增長的東南亞市場。在RCEP框架下,中資企業可通過新加坡及與新加坡企業攜手進入東南亞市場,或通過新加坡與鄰國的跨境經濟特區佈局產業鏈。例如,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柔佛州在洽談的經濟特區,將配合新加坡作爲區域經濟總部的金融、物流和研發生態優勢,以及柔佛州的製造業優勢,爲新中企業帶來新的投資商機。

《21世紀》:中國是新加坡企業開展業務的熱門目的地。2013年起,新加坡連續11年成爲中國最大新增投資來源國。新加坡企業爲何紛紛加碼投資中國市場?近年來新加坡企業在中國的投資有哪些新變化、新趨勢?

紀華勝:2008年新加坡與中國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在2019年和2023年進一步升級協議。兩國也積極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包括與亞太15個國家在2020年簽署RCEP。新中兩國建有中新蘇州工業園區、中新天津生態城和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三大政府間合作項目,廣州知識城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以及多項地方合作項目。新加坡也與山東、四川、浙江、遼寧、天津、江蘇、廣東和上海8省市分別建立經貿合作機制。

以上合作機制爲新中兩國的企業帶來了無限商機。新興企業更是不斷地在各類領域探索更多更新的合作機會,例如綠色和數碼經濟領域尋求合作伙伴,在後疫情時代共同構建更具韌性的夥伴關係,攜手進入第三國市場。我們也鼓勵中國企業與新加坡企業一起開發東南亞市場,運用“一加一大於二”的協同效應,攜手邁向更廣闊的市場。

《21世紀》:RCEP的紅利正不斷釋放,關稅減免、原產地累積規則等政策帶來了哪些便利?RCEP能否讓中國與東盟產業合作按下“加速鍵”?

紀華勝:上述利好政策將爲雙方投資者和服務提供者提供更廣闊的市場空間,提升貿易投資政策透明度,並進一步拓展新興領域互利合作。新加坡是中國企業在東盟和東南亞尋找機會的天然樞紐,在RCEP框架下,在新加坡的中國企業可以通過新加坡企業進入到東盟地區的其他國家,尋求更多機會。

《21世紀》:東盟連續4年保持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中國也連續多年是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您如何看待中國和東盟、中國和新加坡的合作前景?

紀華勝:作爲全球貿易和金融中心,新加坡企業積極爲中國企業提供物流、金融和服務方面的專業知識,其中不乏在中國具有強大影響力的企業。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和日益增長的內需也爲新加坡企業拓展業務提供了豐厚的機會。

中國對高質量消費和服務的關注以及向高質量領域擴張的趨勢,得到了新加坡的積極響應,因爲我們的公司在數字化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具有優勢。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新加坡公司與中國企業在這些領域開展合作。

當前,儘管全球經濟增長預計將出現明顯放緩,但新加坡企業對於中國市場依然充滿信心。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近期發佈的《2023/2024年度全國商業調查報告》顯示,越來越多的新加坡企業在海外設有業務,以中國爲例,與2022年相比,去年在中國開展業務的新加坡企業增加了4%。此外,2023年,新加坡與中國的雙邊貨物進出口額達到1670億新元,中國也連續11年成爲新加坡最大貿易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