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加速“進廠” 工業場景商用空間廣闊
本報記者 李雯珊
見習記者 劉曉一
北京時間6月12日凌晨,X平臺Tesla(特斯拉)官方賬號發佈了一個帖子宣稱,特斯拉已在工廠中部署了兩個Optimus(擎天柱)機器人(10.110, 0.05, 0.50%)。
從宣傳視頻來看,Optimus已進入工廠,不僅能熟練完成行走、抓取、搬運等基礎作業,還能展現“金雞獨立”等高難度動作。
6月12日,A股人形機器人概念板塊拉昇,豐立智能(50.950, 7.00, 15.93%)漲停,斯菱股份(47.910, 1.55, 3.34%)、長盈精密(11.150, 0.34, 3.15%)、埃斯頓(15.340, 0.67, 4.57%)、步科股份(43.700, 0.75, 1.75%)、禾川科技(25.260, 0.22, 0.88%)等個股紛紛上漲。
在業內看來,人形機器人正處於工業場景商用的前夜。
“智能製造將成爲人形機器人首個大規模應用的領域。人形機器人將重新定義AI時代的工人,把人從重複性的勞動中解脫出來。”在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人形機器人企業優必選CEO周劍表示,未來人形機器人可以和傳統自動化設備協作作業,以解決複雜場景的柔性無人化,自主完成扭矩擰緊、柔性裝配、物料搬運等任務。
而優必選工業版人形機器人Walker S也已進入車廠“實訓”。繼進入蔚來新能源車廠後,Walker S還將走進東風柳汽車間,開展汽車製造過程中的安全帶檢測、車門鎖檢測、車燈蓋板檢測、車身質檢工位等一系列實操。
此外,6月5日,小米機器人公司正式搬遷至北京亦莊小米汽車工廠。據介紹,公司正積極推進其仿人機器人在自有製造系統的分階段落地。
人形機器人爲什麼偏愛車廠?對此,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所長盧瀚宸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看一個行業是否能成爲機器人的潛在市場,主要看三點:是否有認知、有意願、有預算。”
盧瀚宸進一步稱,從製造業細分行業看,汽車的行業基底最大,“整車+零部件”的規模超過15萬億元;同時,汽車也是自動化程度最高的行業之一,對於自動化、智能化的認知水平處於市場前列,汽車客戶對於導入機器人的意願相對強烈;此外,相較於工業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的智能化和柔性化作業能力值得期待,尤其是在總裝環節;同時,汽車行業客戶相對於其他客戶也有着較強的付費能力。
整體來看,2024年人形機器人“夢之隊”在加速形成。全球範圍內的相關企業正在形成合力,推動產業提速發展。
聚焦國內企業,長盈精密相關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人形機器人領域,長盈精密已佈局精密零組件產品,如關節齒輪、軸承等。公司目前已經與AI Figure和北美人形機器人頭部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
主營汽車軸承業務的斯菱股份也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其機器人零部件產品計劃覆蓋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及人形機器人等領域。目前,公司諧波減速器已在量產前期籌備階段。而減速器主要應用於機器人靈活關節和靈巧手,是目前人形機器人的核心部件。
編 輯:魏德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