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到底咋回事?

本文要點:

1,東芝衰敗的原因與轉折點

2,股權與控制權之爭的折磨

3,東芝還有沒有東山再起的希望

“TOSHIBA,TOSHIBA,新時代的東芝。”

上世紀80年代,在中央電視臺播出的這一句廣告詞,讓中國人第一次知道了日本有一家大公司,名叫“東芝“,日語唸作“TOSHIBA”。

東芝是日本企業的一張閃亮名片,與日立、三菱電機齊稱“電氣三兄弟”,它最牛的是在1985年,將大型的電子計算機壓縮成薄薄的上下兩片,研發出了世界第一臺的筆記本電腦。同時也是日本國內第一臺電冰箱、第一臺洗衣機、第一臺微波爐、第一臺吸塵機的研發製造者。東芝的產品從白色家電、電視機、電腦、半導體、醫療設備,一直到列車車輛、電梯、機電設備、原子爐等,幾乎覆蓋了整個社會基礎設施領域。不僅如此,東芝也是重要的軍工企業,它是日本自衛隊和日美聯合軍事指揮電子系統的開發者,更是自衛隊系列短程導彈的製造者。

然而,在2023年12月20日,這一家創建於1875年的巨大電氣王國,在東京證券交易所摘下了懸掛74年的牌子,正式宣告退市。

如此優秀的一家企業,到底是如何走到衰敗的境地?

2005年,東芝宣佈了一項新的擴張計劃,計劃在3年時間內花費2萬億日元(約1000億元人民幣),收購世界優質產業。第一筆買賣,就是收購了美國的西屋電氣公司,以54億美元(約385億元人民幣)的代價控股其77%的股權,一躍成爲世界排名前三的原子爐製造企業。

然而,沒有想到的是,2年後,世界金融危機爆發,東芝開始出現財務危機。於是,東芝被迫拋售東京總部大樓和大阪梅田空中大廈,“買買買”改爲了“賣賣賣”。

2011年3月,東日本大地震發生,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嚴重核泄漏,日本54座原子爐全部停止運營,全世界按下了核電站的發展按鈕,西屋電氣公司陷入經營困境。

2015年,東芝公司被發現做假賬,掩飾西屋電氣的鉅額虧損。於是,東芝股票暴跌,股民紛紛起訴東芝公司索賠經濟損失,東芝自作自受,被逼入了絕境,赤字額高達1.4萬億日元(約700億元人民幣)。

除併購西屋電氣失敗外,在數碼時代到來時,東芝固守傳統的重型電氣與家電產業,在業態轉換上採取了一種抗拒的心理,也錯過了企業轉型發展的良機。

然而,真正讓東芝苦不堪言的,是引入海外投資基金後發生的一系列股權與經營權之爭。

遭遇經營困境後,東芝開始出售大量的優質資產實施自救,譬如,最賺錢的東芝醫療設備事業,包括PET/CT機、重離子治療設備,拋售給了佳能公司。圖像傳感器事業拋售給了索尼。白色家電事業拋售給了中國的美的集團,電視機事業拋售給了中國的海信集團,電腦事業拋售給了夏普。還有閃存芯片事業,出售給了美國貝恩資本。

但是,自救獲得的資金只是杯水車薪。譬如,賣電視機事業,也只賣了129多億日元(約6.4億元人民幣)。

於是,東芝走出了危險的一步,那就是接受外部機構注資。以美國投資基金爲主的外部機構紛紛投資東芝,擁有話語權的大股東,一下子增加了20餘家。

結果,在公司如何分割與經營的問題上,形成了沒完沒了的內部糾紛。東芝出身的經營班子成員拼命想守護祖傳家業,而以盈利爲目的的外部投資機構,則要求將更多的優質資產轉換成現金分成,甚至直接要求出售整個東芝公司。

這一內耗與迷走,整整持續了8年之久。

畢竟,東芝還是一家半軍工企業,尤其是它的導彈製造技術與軍用半導體技術,不僅事關日本的軍事安保,也事關日美軍事合作。最終,日本政府出手,2023年3月,政府主導的投資機構——日本產業合作伙伴機構(JIP)宣佈,出資2萬億日元(約1000億元人民幣)收購東芝78.65%股權,但是前提是:東芝必須從東京股市退市,以避免外部股東干擾。

又經過半年多的糾葛,11月22日,東芝臨時股東大會終於通過了接納政府機構收購,從東京股市退市的決議。

12月20日,東芝揮淚離開了東京證券交易所。

軟件開發專家出身的島田太郎將繼續擔任東芝公司社長

退市後的東芝,是從此走向不歸路,還是仍有可能東山再起?

首先,從保護東芝的角度來說,退市的最大好處,是東芝終於擺脫了以美國投資基金爲首的“婆婆媽媽”們的糾纏,將這些“搗亂分子”趕離董事會,保住了這一家曾經令日本無比自豪的企業。東芝從今之後,可以在日本政府主導的投資機構的掌控下,研發新技術,拓展新產業,可以打造成日本政府和社會所期待的新企業集團。

其次,東芝在剝離了家電、醫療設備、核電等事業之後,今後將集中精力和技術力量,主攻半導體、人工智能(AI)、新能源等未來型新產業,併發揮量子計算機、量子暗號通信等技術儲備,把東芝改造成爲一家“能做各種產品的物聯網企業”。

失敗乃成功之母,有消息說,東芝已經確定了3-5年內重返東京證券交易所的重建目標,計劃在公司成立150週年之際,再度敲響上市的銅鐘。

“迴歸日本”後的東芝,能否如願走出困境,考驗的不只是東芝新經營班子的手腕,更是考驗日本整個企業界和金融界的智慧,事關日本政府的臉面。

讀一套書,瞭解日本企業與社會如何轉型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