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很多書,還是寫不好?這樣打通讀與寫的任督二脈
分享人 | 葉偉民
我們都自認爲讀了很多書,卻並未真正擁有它們。它們只是擺在書架上,甚至可能是裝飾,因爲我們沒有建立一套個人圖書管理系統。
讀書要讀到信手拈來的境界,第一步是要全面記錄、掌握、管理你的閱讀。這個個人圖書館,起碼要滿足四項功能:
1、統計:全面記錄、計算你的閱讀量和閱讀進度;
2、歸類:每一本書都能精準分類,各有所歸;
3、調取:隨時隨地能高速查閱、調取你讀過的每一本書;
4、搜索:可快速、準確搜索每一本書的書名和目錄。
遺忘是大腦的保護機制,我們的機械記憶力是很有限的,因而要揚長避短,把大腦的短板解放出來,再建一個外腦。以上的統計、歸類、調取、搜索,就是我們寫作時對材料的運用過程,本質上是將我們的閱讀結構化,秩序化。
如何建立個人圖書館呢?要藉助工具。有兩種選擇,一是數據庫類筆記軟件,例如Notion等。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從書名、作者、類別、國別等維度來記錄。
不過,用軟件有學習成本。如果你嫌麻煩的話,也可以用Excel。兩種工具各有優劣。無論用哪個,目的都是爲你讀過的書搭建數據庫,相當有了一個非常盡職、智能的管家。要查閱、調取某本書,幾乎是幾秒鐘的事情。
這是一項長期工作,不要想着畢其功於一役。每天整理一點,比如一到兩本,順帶重溫下內容。不着急,慢慢來,但一定要堅持做,定期做。過些年再回頭看,它將是你非常寶貴的成長記錄和知識財富。
個人圖書館是對知識版圖的管理,或者說是對知識目錄的管理。只做到這一步,這本書還不是完全屬於你。
如果把寫作比作做菜的話,個人圖書館解決的環節,是在龐雜的倉庫裡迅速定位黃瓜在哪裡,西紅柿在哪裡,雞蛋在哪裡。但是找到它們只是第一步,我們還要洗菜、切菜,搭配組合才變成可用的食材。
這好比我們不僅要快速找到書,還要對書做閱讀、分解、歸類、吸收,才成爲可直接用的素材。因而,我們還要搭建個人素材庫。
很多作家都非常注重建立適合自己的素材庫,例如作家李敖。他的讀書法非常有意思,叫“大卸八塊讀書法”。他邊看書邊把書肢解掉,這一頁,那一刀,把卸下來的書頁放進不同的文件夾裡。每個文件夾代表一個類別,分類非常細,共有幾千個。
他的原話是這麼說的的——
李敖的讀書法雖然費錢,但很科學,起碼給我們帶來兩點啓發:
1、不動手,無積累:攢了幾千個文件夾,這就是他的素材庫;
2、用是最好的記:不去死記硬背,而是在高頻創作中不斷調用、深化理解而內化爲自己的知識儲備。
所以,一個人要博聞強識,背後要有系統性的方法支撐。我們也可以參考李敖的思路,藉助工具來搭建自己的素材庫。
第一種情況,如果你還是習慣用紙筆,我建議你用活頁筆記本來記錄素材或書摘。一個知識點或一個亮點記一頁,不要連着記,不然你後面無法分類。
一本書記完了,就把本子都拆開,分類歸到不同的文件袋或者盒子裡,標好類別,也就變相實現了李敖的“大卸八塊讀書法”。
第二種情況,如果你已經徹底告別紙筆創作,那就用筆記軟件。我個人也比較建議這種方法,便攜,可以隨時隨地記錄、編輯。
用筆記軟件整理素材有很多優勢,例如統一入口,一屏展示,搜索、調取、查看也非常方便,甚至連圖片裡的關鍵詞都能搜到,分類機制也更科學,除了可以用文件夾來分類,還能用標籤來分類。
如何分類?我建議拿來主義,用現成的——中國圖書館分類法。所有公共圖書館就是用這套分類法,非常科學成熟。
至於用什麼筆記軟件好,這個見仁見智。市面上的筆記軟件很多,老牌點的像印象筆記,有道雲筆記,OneNote等,新一點的有Notion、Obsidian等。可多做做功課,多試用,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第三種情況,如果你覺得既不想用紙筆,又嫌筆記軟件有學習成本,還有辦法——用好自媒體。不僅非常適合練筆,也適合積累素材。它有幾個顯而易見的優勢和好處:
1、零學習成本:微博、朋友圈等大家都會用,不需重新學習。
2、隨時隨地:它們是爲移動端而生的,可以隨時隨地記錄、整理素材,充分利用碎片時間。
3、輕鬆堅持:可量力而行,例如每天一條讀書筆記,還能在粉絲增長和即時反饋中獲得創作動力。
4、方便搜索:自媒體、社交媒體的搜索功能都不錯,方便迅速查找、調用素材。
5、以記促寫:養成練筆習慣,在反覆使用素材中,真正記住並融會貫通。
例如,我讀老舍的《寫與讀》一文,深受啓發,於是寫成一個短文案。既是讀書筆記,也是微練筆,發在微博、微頭條等平臺上。以後想寫老舍這個人,或讀書寫作的相關內容,一搜索就出來了。
再來一例,作家遲子建有一段寫送別丈夫,平靜中蘊含巨大的悲,很觸動,於是也寫成短文案,發在社交媒體上。以後想找遲子建的金句,搜她的名字,就都出來了。
如果說前兩節是“向內”來處理讀書的吸收、素材積累等問題,那還有一個“向外”的問題要解決——如何提升閱讀速度和閱讀量。所謂多讀多寫,如果讀得不夠多,整理方法再好也是沒有意義的。
很多人一本一本地讀書,並且從第一個字看到最後一個字。也不算錯,但肯定不夠好。書海無涯,人生苦短啊!
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儘可能高效、高質量地多讀,並且有效積累爲我所用,是擺在寫作者面前重要又難解的問題。
我一直用“問題倒推法”,以解決某個具體問題爲線索,串起一系列的書籍。它的精髓在於3點:
1、解決動力問題:帶問題看書最快、最深刻;
2、讓知識產生關聯:一個好問題就像線索,能把若干看似不相關的書像串珠一樣串起來,不再是單點知識,而是一拎拎一片;
3、好答案就是好文章:回答問題的答案稍作轉換,就是完整的文章。
它的邏輯鏈條是這樣的:受衆需求—形成知識—系統輸出—精神嘉獎—形成文章。既邏輯自洽,又解決創作動力問題。最終讓閱讀從低效的一本一本啃升級成有主題、批量地推進,同時讓輸出倒逼輸入,最終多讀多寫相互促進,融合爲一,多件事當一件事來做。
舉個實操例子。我一直爲歷史的偶然性着迷,很喜歡茨威格的《人類羣星閃耀時》。一次,我在問答平臺上看到一個問題——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遺憾?頓時來了興趣,想起茨威格筆下關於拜占庭陷落的一章,決定答一波。
首先,我找出《人類羣星閃耀時》,重溫拜占庭的陷落這一章,裡面有個細節很有意思:當時攻守雙方陷入僵持,一邊是奧斯曼土耳其,一邊是拜占庭,雙方打到最後,都有點撐不住了。
然而,拜占庭士兵犯了個小錯誤,忘記了關城牆下的小門。一羣土耳其士兵發現了,還摸了進去。這個小分隊,被城牆上不知道哪個無組織無紀律的拜占庭士兵看見了,大喊“土耳其人來了,城破了。”城外的土耳其人一聽,樂了,歡呼:拜占庭被我們攻下了!
這一喊不要緊,不明真相的拜占庭士兵和羣衆的抵抗意志迅速瓦解,繼而扔掉武器紛紛逃命。羅馬帝國最後一點餘暉,就因爲忘關一扇門,熄滅了。
我覺得這個歷史細節很好,很弔詭。我又先後找來一部電影和一本書:土耳其的《征服1453》和英國人寫的《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對照看很有意思。
最後再補充翻翻《拜占庭帝國》《拜占庭帝國通史》兩本書,無須精讀,只需對照、印證、補充相關歷史背景,其他無關內容快速瀏覽,掌握作者的寫作脈絡即可。
這樣,以茨威格的《人類羣星閃耀時》爲核心的閱讀隊列形成了。我先答了題,主題是“忘關一扇門,亡了一個國”,再轉化爲文章推送。
就這樣,四本書和一部電影,因爲要回答這個問題,變得相互關聯且有序。以後,只要遇到土耳其、拜占庭、羅馬帝國等相關話題,我都會想起它們。記憶和調取鏈條就很牢固了。
最後,我爲你算一筆賬。即使你平時很忙,每週末回答一個問題,平均一個問題翻3—5部書(電影、紀錄片),一年52周,可達200本,同時會有52個答案和52篇文章。關鍵是,你只需利用業餘和碎片時間就能完成了。
最後回顧總結一下今天的分享要點,不復雜,就三件事:
1、建立個人圖書館;
解決知識版圖的問題,屬於戰略級管理。
2、建立個人素材庫;
解決素材儲備的問題,屬於戰術級管理。
3、帶着問題讀書,輸出倒逼輸入。
解決讀寫效率的問題,屬於作業級管理。
只有這樣,從戰略、戰術到實操,讀和寫才相互促進,相互激發,真正打通讀與寫的任督二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