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戈壁創投創始合夥人曹嘉泰:沿着“一帶一路”的方向,發現“新大陸”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陶力 易佳穎 實習生胡梓楊上海報道

“目前中美關係受到一定影響,東南亞反而成爲受益者。無論中美,都會增加投資到東南亞。所以我們覺得東南亞現在的機會還是有,而且還算比較早。”

近日,基金管理和投資銀行戈壁創投創始合夥人曹嘉泰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時指出,“雖然大家覺得國內投資競爭激烈,但這個世界很大,除了美國和歐洲之外,有太多的新興市場值得挖掘。我們是沿着“一帶一路”來佈局,巴基斯坦就是其中最具潛力的一個。”

隨着特朗普提出的一系列關稅威脅政策,中國資本更積極地進入海外市場,成爲減輕關稅影響的防禦手段之一。12月12日,亞戈壁創投宣佈推出5000萬美元的Techxila Fund II,並與旁遮普銀行(BoP)簽署了諒解備忘錄(MOU)。旨在培育巴基斯坦的初創企業,重點關注金融科技、電子商務、物流與供應鏈、健康科技和SaaS等高潛力行業。此項目致力於支援資源不足的創業者,鼓勵創新,並推動新興市場的可持續增長。

實際上,戈壁創投已啓動Techxila Fund I,同樣是專注於早期階段初創企業的投資基金,由巴基斯坦當地企業Fatima Gobi Ventures管理。該基金的投資策略是支持能夠解決巴基斯坦市場當前痛點的技術驅動型企業,目標規模爲2000萬美元,首輪認繳規模已達1400萬美元。

曹嘉泰表示,自己十分看好巴基斯坦的潛力。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巴基斯坦實際GDP同比增長3.4%,較上年同期加快5.2個百分點。“巴基斯坦擁有2.41億人口,64%的人口年齡在30歲以下,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機會。而過去五年,巴基斯坦的科技行業實現了跨越式的增長。”

巴基斯坦經濟事務部官員進一步表示,未來五年,亞洲開發銀行(ADB)計劃在新提出的國家合作戰略(CPS)框架下,提供100億美元資助巴基斯坦社會經濟項目。主要集中在能源、交通、農業和金融領域。

以下爲對話實錄(部分刪減):

《21世紀》:這一次爲什麼會這麼大的規模來推廣巴基斯坦的投資?

曹嘉泰:的確,巴基斯坦政府也非常重視與中國的合作。戈壁創投已經是第22年了,我們按照每十年來做規劃。最早我們從上海張江開始慢慢做大,逐漸走向全國再到東南亞市場。我們其實是非常早開始佈局海外的機構,現在第三個十年計劃就是將北亞、西亞也納入進來,它的市場更大還包含了中東。我們整體思路還是沿着“一帶一路”來佈局,那如果往西走,最重要的就是巴基斯坦,未來還會擴展到中東甚至是土耳其、埃及這些新興市場,都是非常有機會的。

雖然大家覺得國內投資競爭激烈,但這個世界很大,除了美國和歐洲之外,有太多的新興市場值得挖掘。巴基斯坦就是其中最具潛力的一個,今年其人口總數達到2.3億,是全世界排名第五的人口大國,但大部分國內人對此並不瞭解。

《21世紀》:在巴基斯坦會着重看好哪些行業的潛力?

曹嘉泰:我覺得現在巴基斯坦在金融科技這一塊還是非常有機會的。這個國家60%的人沒有銀行卡,這跟早期的中國也很像,處於一個發展中的階段。在投資的過程中,我們要遵循當地的政府政策和用戶習慣,雖然有一些不可避免的風險因素存在,但這些其實就跟天氣一樣難以避免。對於早期投資者來說,這些不會影響到我們投資的決策。

《21世紀》:您最早什麼時候去的巴基斯坦?那時候的巴基斯坦跟現在相比發生了哪些變化?中國公司的很多既有模式是否在那邊實現了落地?

曹嘉泰:最早是在2018年,現在巴基斯坦的市場發展地更好了。很多新應用都是由本地創業者在做。巴基斯坦的移動支付如今做得也很好,但照搬模式是不現實的,一定要實現本土化。比如一個產品在上海受到消費者喜歡,到了巴基斯坦能同等程度地受到當地人喜歡嗎?這是不可能的。

《21世紀》:就本土化而言,具體指哪方面?

曹嘉泰:要對當地的語言、文化要有一定認識,瞭解他們的消費者喜歡什麼,比如要考慮到當地穆斯林的信仰問題和生活習慣。

《21世紀》:對那些要出海的創業者有哪些提醒和建議?

曹嘉泰:無論到什麼樣的新市場,都要對那個市場進行充分研究,並且要充分尊重這個市場,這一點當地政府十分看重。

《21世紀》:戈壁一直都是在堅持天使輪投資,在眼下的投資環境會擔憂退出的問題嗎?投資回報如何進行平衡?

曹嘉泰:我們要找的合作者一定是要有耐心和長期眼光,並不是馬上上市退出,而是平均等待在七年左右,一定要認識到這一點。

其實在2002年非典之後,也涌現出了非常多的機會。在大家看起來很冷的時候,反而是有很多投資機會,尤其是在消費、科創等領域,我們還會加大對國內的一些項目投資。

《21世紀》:您如何看待消費行業中的投資機會呢?您是否會選擇國內的消費賽道進行投資?

曹嘉泰:這兩年國內消費市場變化很大。現在的年輕人不像我們那一代崇拜西方品牌,對環保的概念也很重視。整體來看有很多創新之處。我對當下國內的消費行業非常看好,機會很多,但也將迎來變化。

《21世紀》:在這個過程中,您覺得什麼樣的創業者能活下來?

曹嘉泰:目前的投資方向一定是真正有技術含量和壁壘的項目,過去那種靠資本運營去推動,誰搶到先機誰就能贏的模式可能機會不大了。對於創業者來說,選擇投資人也會有更高的要求,過去可能是誰給的錢多價格高就是最好的,現在發現市場不好了,那麼更需要雪中送炭的投資人。

《21世紀》:您如何看待AI行業的發展以及大模型的競爭?

曹嘉泰:大模型這個賽道需要很大資本的投入,而不適合看早期的VC機構去參與。如果要持續做大,背後一定要有資本持久投入,或許都不僅僅是一家公司或一家基金機構,需要企業、投資機構和政府多方聯合起來才能共贏。大的通用模型只有科技巨頭纔有機會參與,小的創業者或者VC機構應該去挖掘一些垂直賽道的機會。從商業模式角度看,ToB市場會更容易盈利,因爲眼下的人力成本在不斷增加,而藉助AI可以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是很大的剛需。

現階段還不太能看出大模型的成熟盈利模式,還是很早期的階段,這都是行業發展的一個正常軌跡,還需要探索。

《21世紀》:您覺得整個投資行業現在理性了嗎?

曹嘉泰:其實我們一直都是比較理性的,我們一直在做長遠投資的心理準備。很多人會覺得我今天投資一塊錢,明天就能拿回五塊錢。這可能是因爲在過去的經濟環境下有太多這樣的案例,大家就被寵壞了。但真正的VC機構不是這樣做投資的。VC機構正在做他們真正應該做的事情。回報率高的短期投資也可以做,但不是由我們VC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