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小冰公司CEO李笛:國家舞臺的C位——基礎科學研究

中國的關鍵技術爲什麼頻頻被卡脖子?

如今伴隨着國際競爭的日益加劇,戰爭早已不再是過去傳統意義上的武裝鬥爭,其概念被廣泛延伸爲經濟戰爭、科技戰爭、文化戰爭等。各行業各領域都有着隨時被國外地區挑戰的危險。

中美貿易戰話題曾刷爆了每個人的朋友圈,中美貿易戰是一場關乎經濟和政治的多方位戰爭。它不僅暴露了美國科技強國的野心,同時也驗證了我國各行業在基礎科學包括理論層面研究的薄弱問題。

中美貿易戰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一個國家如果沒有紮實的基礎科學包括理論層面的研究,很難擁有核心技術,是很難通過控制核心技術和關鍵材料或關鍵部件牢牢地掌控產業主動權的。

包括華爲孟晚舟事件、美國禁限政策、芯片卡脖子現象等都一一驗證了這一道理——基礎科學的研究在國家發展過程中起着關鍵性作用。

基礎科學研究應站在國家舞臺的中心位置

美國工程師範內瓦 • 布什在美國科學政策的“開山之作”——《科學:無盡的前沿》中提到,使得美國迅速擺脫對於歐洲基礎研究以及科研人才的依賴,成就了美國今日的科技強國地位,也永久地改變了人類科學發展的格局,亦是我們看懂美國科技政策的由來、科學發展的路徑以及其未來走向的重要著作。

今年,範內瓦 • 布什於二戰後寫的《科學:無盡的前沿》再版,小冰公司CEO李笛爲其作序。序中寫到:“70 多年來關於《科學:無盡的前沿》的討論、重溫與修訂從未停息。與其說它作爲一個重要因素,引領了 20 世紀美國科學的高速發展,不如說它的意義遠超出美國的範圍—— 在高速發展的世俗世界中, 它爲科學劃出了應許之地。”

基礎科學是以自然現象和物質運動形式爲研究對象,探索自然界發展規律的科學。包括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地球科學、邏輯學七門基礎學科及其分支學科、邊緣學科。研究成果是整個科學技術的理論基礎,對技術科學和生產技術起指導作用。

在李笛看來,科學是很多東西的基石和起源,技術更容易被觀察到它的工具屬性,科學往往是一系列的規律和發現。

其實,基礎科學研究已經持續了百餘年時間,美國基礎科學研究發展的機遇期是二戰期間,同時在這一時期也印證了基礎科學研究對於國家發展的重要性,繼而奠定了美國政府在基礎科學研究方面的決心。

殘酷的戰爭對戰士們的身心造成了嚴重的損傷,二戰期間各類疾病的死亡率由一戰的14.1%下降到二戰的0.6%;諸如黃熱病、痢疾、破傷風等嚴重疾病,都被青黴素、磺胺類等藥物以及殺蟲劑滴滴涕等效果更加的疫苗所攻克,此外在軍事方面,雷達、高性能飛機、原子彈等都爲戰爭的勝利增加了砝碼;

和平期間,美國人口壽命從49歲增加到65歲,人均壽命的顯著提高主要是源於嬰幼兒的死亡率下降,這正是基於科學人才通過醫學和臨牀前科學的大量基礎研究以及醫療衛生機構對於新的科學知識的傳播;

1900—1940年期間,美國人口從7500萬增加到1.3億,在其他國家,人口爆發式增長勢必會帶來饑荒,但給美國帶來的卻是豐富的食物供應、更多的休閒、更長的壽命和更健康的身體。

無論是二戰期間死亡率的下降、和平期人口壽命的延長還是人口高速增長下美好生活的到來,皆源於美國在衆多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積累了大量的科學資料,在國際面臨危難、百姓疾苦、就業苦難的情況下,基礎科學研究就發揮了其關鍵性的作用。

美國科學促進會的科學與社會委員會宣稱“科學研究政策同外交政策及國防政策一樣,都是關乎國家存亡之必需”,而科學在現代政府中的地位,“絕不低於法律和法院”。

中國的基礎科學研究,一直在路上

反觀中國的基礎科學研究,彷彿比美國起步稍晚一些。

以2020年新冠疫情爲例,其本質上是一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屬於公共部門風險治理的研究範疇,實則也是一場關乎科學的較量。

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5月13日,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上升至1.6億例,死亡病例達到332萬例。雖然疫情在疫苗接種的作用下出現向好勢頭,但諸如美國、印度、英法等國家單日確診病例數仍在數萬水平波動。

而目前,中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在10萬例左右,並且治癒率也在大幅度提升。

從全球疫情發展來看,中國疫情相比於其他國家已經得到了較好的控制。這主要基於疫情發生後,我國科研機構着力進行病原鑑定、病毒溯源、有效藥物及疫苗研發等工作,爲一線防控和治療提供重要科技支撐。

在病原體分離方面,由中國疾控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等四家單位獨立進行了病原體分離並上報給國家衛健委科教司。而後又作出分離病毒、破解基因序列、確定潛伏期以及確定傳播途徑等四項科學發現,爲制定新冠肺炎防控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

在病毒溯源方面,世界衛生組織發佈了世界衛生組織全球新冠病毒溯源調查的中國部分,包括溯源調查基本結論,在流行病學、分子流行病學、動物與環境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和結論,以及新冠病毒四種傳播路徑的假設分析;

在藥物治療方面,通過臨牀篩選出的“三藥三方”(“三藥”是指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顆粒和膠囊、血必淨注射液;“三方”是指清肺排毒湯、化溼敗毒方、宣肺敗毒方)等中藥治療方法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疫苗研發方面,目前,我國已經有5款疫苗在進行二期的臨牀試驗,向80多個國家捐贈了中國疫苗,向50多個國家出口了中國疫苗,並且中國疫苗現已被世界衛生組織批准,方便爲更多國家提供醫療幫助。

此外,科學家還對很多研究進行了總結和分析,並發表了文章。截至5月10日,全世界在比較有名的雜誌上總共發表了2151篇關於新冠肺炎的文章,中國發表了650篇,差不多佔1/3,這些文章對指導全世界如何防控疫情提供了非常好的經驗。

由此可見,中國在全球疫情防控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併發揮了關鍵性作用,這主要源於科研人員在生物學、物理學、醫學等學科方面積累的經驗促成了基礎科學的重要研究成果,同時也讓很多人逐漸認識到加強基礎科學研究對國家發展的重大意義。

這也充分驗證了範內瓦•布什在《科學,無盡的前沿》中所提倡的“基礎研究是一口井,而這口井正是‘所有實用知識的來源,基礎研究是整個研究和創新過程的推動力量’”這一觀點。

基礎科學研究這片沃土,仍要繼續開墾

在李笛看來,基礎科學研究需要一個重要機遇去促成,就像二戰是美國基礎科學研究的機遇一樣。在這個機遇到來時,中國並沒有一味的復刻,而是在借鑑美國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根據中國所面臨的實際情況進行了針對性的分析並做了有效的科學研究。

比如,現在的美團買菜,我們很容易發現是新技術催生的新形式,而他背後基礎科學研究值得我們每個人去思考;

比如原子彈爆炸成功,不是一下子就能自然形成的,而是依靠對於基礎科學的研究形成了一個標準化體系化的東西去促成的;

比如我國鐵礦石、印刷等工業領域做的比較好,其實這都和背後的物理學、化石學、材料學等學科的研究有關,這都是基礎學科研究的力量。

範內瓦•布什在《科學,無盡的前沿》中也介紹到,科學進步是一種必需,如果沒有科學進步,在其他方面有再多的成就也不能確保我們的健康、繁榮和安全。而基礎科學研究需要政府出臺一系列的政策進行倡導、支持和協調,同時也要注重科學人才的革新。

雖然相對於美國來說,中國在基礎科學研究方面起步稍晚,但是隨着一些基礎科學研究給社會帶來的重要價值,中國政府越來越認識到了基礎科學研究的重要性。

在2018年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中提到,基礎科學研究三步走發展目標:

到2020年,我國基礎科學研究整體水平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在科學前沿重要方向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性科學成果,解決一批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前瞻性重大科學問題,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提供有力支撐。

到2035年,我國基礎科學研究整體水平和國際影響力大幅躍升,在更多重要領域引領全球發展,產出一批對世界科技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有重要影響的原創性科學成果,爲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奠定堅實基礎。

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爲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涌現出一批重大原創性科學成果和國際頂尖水平的科學大師,爲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世界科技強國提供強大的科學支撐。

談到中國基礎科學研究的發展,李笛表示,發展基礎科學研究必需具備一定的堅決條件:首先,國家要有一定的財富積累,因爲基礎科學研究比較耗費資源;其次,企業願意作爲出資方成立專門科研機構,爲科研實業提供良好的硬件條件;最後,就是儲備紮實的科研人才。

不是我國沒有科研人才,而是科研人才沒有停留在科研崗位,李笛補充道,當前我國基礎科學研究最大的問題就是人才問題,這就需要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加大政府引導和資金方面的支持以壯大我國的科研人才隊伍。

基礎科學的競爭也是國家綜合國力的競爭。 如今,我們不再需要開疆拓土,但是科學的前沿仍待我們去開拓。(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