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口幫扶破解發展難題 奏響和美鄉村美麗樂章

近年來,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鐵二院”)在對口幫扶瀘定縣咱裡村的過程中,高擎中國中鐵“開路先鋒”大旗,不斷破解發展難題,厚植髮展優勢,奏響了和美鄉村的美麗樂章。

據瞭解,咱裡村位於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城以北約8公里處,現有人口803戶、2603人,屬瀘定縣人口第一大村,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較單一,以農作物種植收入爲主。中鐵二院駐村幹部去到咱裡村後,配合村“兩委”帶領村民轉變思路,調整產業結構,結合咱裡村的村情特點和資源,對咱裡村129戶種植的400餘畝特色農產業投入專項幫扶資金23萬元。

“主要用於幫扶農戶購置種苗、化肥及農藥等項目,先後發展了蘋果、菊花、花椒等支柱產業。隨着產業幫扶資金的到位,兩年來,咱裡村特色農作物擴種面積達50餘畝,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逐年攀升,日子一年比一年有盼頭。”中鐵二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同時,他們還爲咱裡村探索出一條“企業+合作社+幫扶戶”的新發展路徑,全方位提升聯農帶農成效,優化脫貧人口就業,幫扶產業呈現出基地有規模、產業有鏈條、市場有主體、政策有力度、模式有創新、幫扶有成效的“六有”態勢。

據介紹,爲解決農特產品進城“最後一公里”問題,中鐵二院採取“委託加工+市場營銷”模式,先期扶持幼苗、幼種投入,農戶自行種養,探索對接大型企業平臺定向回購、銷售等方式,引導縣村兩級幫扶村民拓寬銷售渠道。開展鄉村振興幫扶以來,通過線上線下采購幫扶農特產品近600萬元,有效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實現幫扶地區從“生產發展”到“產業興旺”的轉型升級。

“我們中鐵二院選派的駐村幹部利用專業優勢,通過開辦農民夜校、結對助學等方式提升村民文化水平。組織專家赴瀘定縣舉辦培訓班,爲當地交通系統技術人員講授地質勘察、擋牆設計、邊坡處理等專業知識,讓當地技術人員有機會學習最新工程設計技術,增強幫扶羣衆人才振興的決心和能力。” 中鐵二院相關負責人說,爲推進傳統農家書屋提質增效,對書屋進行數字化改造,切實解決了書籍更新慢、農業科學類書籍陳舊、農民羣衆知識獲取途徑難等問題。

同時,中鐵二院還大力開展“金秋助學”活動,對咱裡村單親家庭、父母重病、殘疾及困難家庭在校學生,按照每年1000元至4000元不同標準予以資助,累計發放助學資金20餘萬元,支持和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堅持每年開展“我爲咱裡捐本書”活動,累計捐贈圖書近千本,統籌羣團組織開展微心願徵集,累計爲200餘名幫扶村兒童實現小小心願,點亮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希望。

咱裡村位於大山深處,自然環境惡劣,交通極爲不便,特別是進出村的唯一通道兩側山高坡陡,雨季泥石流、滑坡、崩塌災害頻發,給村民生命安全帶來嚴重危害。爲打通幫扶村的“安全通道”,中鐵二院聯合科研院所開展了統計-機理-智能融合驅動地質災害預警模型體系搭建工作。該系統爲幫扶村的地災預警提供瞭解決方案,對做好自然災害、安全隱患等重大事件的風險評估、監測預警、應急處置等發揮了引領示範作用。同時,還爲村民解決了用水難和村裡道路照明問題。

除此之外,中鐵二院聚焦瀘定紅色基因,以建設紅色美麗村莊爲契機,投入幫扶資金2萬餘元,建立黨建活動室、村民書屋,實現企業與幫扶村黨建共建。累計投入資金2.6萬元,用於對咱裡村因患重大疾病、因傷致殘而生活困難的村民,以及60歲以上、光榮在黨50年的老黨員按照每戶1000元的標準開展節日慰問。大力開展“支部+”活動,中鐵二院近20家單位和部門的200餘名黨員先後赴幫扶村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交流黨建工作經驗,以紅色底蘊托起瀘定縣鄉村振興新華章。(張璞、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