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邊支付「金磚之橋」呼之欲出 前閣揆:臺灣地位令人擔心

▲前行政院長、新世代基金會董事長陳沖資料照。(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陳瑩欣/臺北報導

2024年金磚國家領導人年會,於本月22-24日在俄羅斯喀山的金磚峰會舉行,將聚焦國際和區域的安全穩定,而在經濟金融合作項下,預計會討論是否創建多邊支付體系「金磚之橋」(BRICS Bridge)的新金融支付平臺。

由於地緣政治情勢緊張,中歐及中東戰情緊繃,金磚尚未開議,即已吸引全球目光。新世代基金會今(21)日在金磚會議前夕,由該基金會董事長陳沖邀請國票金前總經理丁予嘉、中華經濟研究院 WTO及RTA中心 副執行長劉大年、立委李貴敏擔任與談人,以「金磚年會前夕 支付系統的興替」爲題,就策略及政策上是否應有除美元結算支付平臺(SWIFT )外的另一多邊金融支付系統、如何架構此新創支付平臺才能成功、建立二元國際支付系統對國際經貿金融的效應影響等。

經各與談人的相互激盪,共同認爲短期來看,創建多邊支付體系金磚之橋,除金磚國家各有盤算的戰略目的外,無非是去美元化的心理衍化,去美元化目前也僅屬趨勢,仍無法一蹴而成;在技術層面,縱有金磚之橋仍無法與SWIFT相抗衡,跨境支付系統兩極化的形成仍屬漫長。

同時談到臺灣目前困境,在於逐漸遭遇邊緣化,本次金磚會議,在BRICS Bridge方面,不論是成是敗,臺灣因地緣政治,進一步邊緣化,勢難避免,因此如何突破兩岸緊張關係,以減緩邊緣化也是另一項課題。

最後,行政院前院長、新世代基金會董事長陳沖綜整三點結論1.當年(1973)SWIFT的成立是希望以中立角色服務金融界,而爲了避免武器化,將總部設在歐洲,經多年地緣政治發展,及伊朗、北韓、俄烏戰爭的制裁,SWIFT逐漸被武器化後,讓一些國家開始思考要有其他的備用支付系統,但一時不易有可取代SWIFT的系統,美元地位也不會動搖。

2.地緣政治問題也是地緣經濟問題,就支付系統而言,臺灣處境令人擔心。談及經貿合作,臺灣目前除了和美國,並沒有其他的關鍵貿易合作,最大問題仍停留在「沒有人願意與我們談事情」,行政單位如持保守的態度會讓臺灣失去許多機會。當國際上有新的支付系統形成,未來不論是單元、多元或雙元貨幣體系,臺灣不應置身事外,在發展的初期至少參與討論,用最能讓國際接受的方式表達我們的需求或想法,不要只是當follower,否則未來在國際上只有令人擺佈,尤其臺灣是以出口爲導向的國家,在交易時沒有權利選擇要使用何種支付方式,若一直沒有參與討論,對沒有議價能力的中小企業是一大傷害。

3.金磚國家雖佔世界人口四成,但目前在國際金融上影響力仍然薄弱,但SWIFT也已意識到危機,今年三月已表示會採取相關對策。估計此次金磚會議不會有特別的驚喜,但大方向仍在,對於西方國家有警示作用,或許有助世局走向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