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采多姿的古老民俗文化 「濰坊」閃耀時代光彩

濰坊青州古城是古九州之一,有7000多年的發展歷史。圖、文/魯臺經貿洽談會提供

民俗文化是歷史的積澱,也是歷史發展的縮影。多姿多彩的民俗非遺文化,使山東省濰坊市享譽中外。近年來,濰坊市的民俗文化取得了良好發展,九頭船、小章竹馬、秧歌、舞龍等非遺傳統民俗表演在衆多傳承人的繼承和創新下,展現了更多新時代元素,煥發了新的活力,豐富了百姓文化生活。

五百年莊家「九頭船」1517年是奎文區莊家村建村148週年,莊家村人爲了慶祝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穀豐登的好年景,舉辦了一次跑船慶祝活動。第八代族人莊兆東、莊東洋兄弟二人在傳統旱船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設計並製作了長9米、有9個人乘坐的旱船,取名「九頭船」。今年68歲的莊連英是莊家「九頭船」的第十代代表性傳承人,她向記者介紹道:「小時候聽老人講,古時候「九頭船」60年跑一次,現在村裡有了大事、豐收年的時候都會上演,近20多年來,每年二月二,男女老少都積極參與跑船活動。」

隨着樂曲的伴奏,船翁指揮起浪、漩渦、風平浪靜等船令,船上九人則要步調一致地完成前進、後退、旋轉、起伏等動作。 我們「九頭船」的船體長9米,中間寬2.4米,高達2.3米,上面有「七仙女」董永和王母娘娘人物造型生動,服飾優、動作矯健。莊連英介紹道:「 9米長,是因爲9在阿拉伯數字個位數中是最大最吉祥的,所以用9米作爲船體長度。」

「九頭船」在2012年入選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幾十年來,自己和「九頭船」有了很深的感情。1987年,莊家「九頭船」由第九代傳承人莊龍義挖掘恢復,併成功製作了「九頭船」和甩,重新恢復了原有的風貌,並多次參加濰坊國際風箏會的演出和大型慶典活動。莊連英飽含深情地說道,每一次她擔當總指揮的時候,都會有一些內容的創新,以增加喜慶的氣氛,讓百姓喜愛。

「對於這項非遺的保護,政府和相關部門給予了很大支持,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很少有參與的,這是我最擔心的,這麼寶貴的文化遺產不傳承下去,就會面臨失傳的危險。」莊連英說道,她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九頭船」的傳承中來,將她的本領教授給他們,讓「九頭船」繼續綻放光芒。

傳統舞蹈「小章竹馬」「小章竹馬」是昌邑市圍子鎮西小章村在每年正月初八舉行的一種儀式性表演活動,集出征列陣、戲劇表演、民間舞蹈武術打鬥於一體。因爲它是一種保存完整的民間藝術,因此也被稱爲「中國村落家族式竹馬藝術的活化石」。

臨近春節,村裡的人們開始排練起來。 「小章竹馬」是由馬氏家族二世祖馬亮創作的,按照行軍陣法和自家拳法,以模仿元朝末期朝廷爲各地鎮守元帥贈送美女的行軍過程爲內容,整合成了一套新的跑竹馬錶演形式。表演陣容強大,程式複雜,演技精彩,打鬥念唱,花樣繁多。西小章村馬氏家族人世代相傳,從元代延續至今。昌邑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道,2009年「小章竹馬」入選山東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前面是「馬」字大旗領路人,隨後跟着手持槍刀馬叉的二三十個武術隊員,再後便是九馬十人的竹馬隊伍,馬隊後面是鑼鼓隊員,鑼鼓隊後面是18個手持臘杆子的護馬隊員,最後是舉着「龍」字大旗的壓軸人物。出村時放三聲「大砲」(用三個大爆竹代替),進村時再放三聲「大砲」。找一個寬敞平坦場地,由武術隊員和護馬隊員圍成一圈,竹馬隊便開始表演……表演時既有對白又有舞蹈,跑上一氣停下,便又演唱一氣,然後再跑,場面壯觀。

「很多年輕小夥子喜歡這項運動,他們跑來跟着我學練槍刀劍戟、棍棒、馬叉,爲「跑竹馬」藝術注入了新鮮血液。」今年已經72歲的武術教師馬興華說,他已經組織了一批十七八歲的青年後生,以保持馬氏家族「跑竹馬」藝術後繼有人永葆興盛。

龍舞九天歡樂多每一種民俗表演背後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昌邑市都昌街道高侯章村的「舞龍」遠近聞名。每年到了冬天,人們就開始扎制紅龍青龍在村子裡舞動起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祝願。

「我們高侯章村舞龍大約起源於清康熙年間,至今約有200多年曆史。舞龍扎制工藝獨特,長龍舞起來時如蛟龍出海、騰雲駕霧,深受人們喜愛。」80歲的李慶福曾經是舞龍隊的隊員,他說:「相傳清康熙年間,高侯章村人在村北元寶埠上挖掘出大量元寶,強盜聽聞後紛紛前來搶奪。危急時刻,兩名穿紅衣、青衣的俠士出手相助打跑了強盜,元寶一個也沒少,高侯章村的財產沒有受到任何損失。當高侯章村族長帶領全體村民要酬謝兩位俠士時,卻發現兩位俠士已無蹤影。人們奔走相告是兩條神龍幫了大忙,爲了感恩,高侯章村人自制了紅龍、青龍並舞動表達紀念與祝福,一直傳承發揚至今。」

「很快就春節了,我們一有時間就聚到一起練練舞技,研究一些新動作,把舞龍給傳承下去。」33歲的馬明磊是個舞龍愛好者,他一有時間就學習新的動作、技巧,希望可以通過努力,讓這門非遺文化傳承下去。經過幾代舞龍藝人在藝術上的追求、傳承、借鑑、完善,如今的高侯章村舞龍已經是一項有着獨特藝術風格、較爲完美的民間舞蹈藝術,爲百姓送去了更多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