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藥店因追溯碼問題失去醫保資格,全程監管體系建設提上日程
21世紀經濟報道見習記者 閆碩 北京報道
當前,藥品耗材追溯碼工作的推進迎來重要時間節點。根據國家醫保局的安排,今年年底前將在全國範圍內全面開展醫保藥品耗材掃碼入庫工作,明年1月1日起正式開始藥品追溯碼的監管應用。
“我們最近天天都在說這個事,系統馬上就要開通。”一位中部省份縣城公立醫院藥房的工作人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也有當地零售藥店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追溯碼已經刷了很長時間,開始習慣了。
隨着時間的推移,各地都在有序推動追溯碼的落地。不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也注意到,在此過程中,不少醫藥機構尤其是零售藥房因落實不到位而被暫停門診統籌服務或取消醫保結算資格。
比如,近日山西運城市醫保局發佈公告,對122家11月15日前未完成進銷存追溯碼信息採集上傳工作的和數據上傳不及時的定點醫藥機構暫停門診統籌服務,其中零售藥房佔比超過90%。此外,咸陽市醫保局也發佈公告取消部分定點零售藥店門診統籌、慢特病和特藥醫保結算資格。
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健康法治研究與創新轉化中心主任鄧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藥品耗材追溯碼信息採集工作涉及面廣、專業性強,各定點零售藥店作爲關鍵一環,應當積極配合。如果零售藥店被暫停或取消醫保結算資格,可能會影響其在醫保部門和藥品市場中的信譽,同時也會降低消費者對零售藥房的信任度。
零售藥店被通報
今年4月,國家醫保局正式開展醫保藥品耗材追溯碼信息採集應用試點工作。隨後,國家醫保局在多份文件、多場新聞發佈會中均強調藥品耗材追溯碼。
截至11月12日,全國32個省級醫保信息平臺都已經全面開展了追溯碼的採集工作,市級統籌區實現全覆蓋,共歸集數據51億條,涉及33萬家定點醫療機構、49.72萬家定點零售藥店。從數據上看,超60%的定點醫療機構,以及超99%的定點零售藥店均已開展追溯碼工作。
與10月28日所公佈的數據相比,不難發現該項工作進展迅速。彼時,全國已歸集藥品耗材追溯碼數據31.27億條,涉及29.68萬家定點醫療機構,49.72萬家定點零售藥店。
不容忽視的是,部分定點零售藥店仍然沒能很好開展該項工作,因此被當地醫保局通報。
早在上個月,山西運城市醫保局就發佈公告,通報了565家今年10月1日前未完成進銷存追溯碼信息採集上傳工作的診所、門診部、零售藥店,並暫停門診統籌服務,其中藥店385家,佔比近70%。
隨後,運城又分別在11月上旬和中旬發佈相關公告,暫停部分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的門診統籌服務。通報頻率提升至每半月一次。
此外,咸陽市醫保局在本月初連發兩條公告,分別通報了全市截至今年10月28日醫保藥品耗材追溯碼上傳率低於10%的134家定點零售藥店,以及截至10月28日醫保藥品耗材追溯碼上傳率爲0的8家定點零售藥店。
“未按要求落實追溯碼工作往往被視爲不遵守醫保政策和規定,無正當理由不按時按量上傳者極有可能被強制暫停或取消醫保結算資格。”鄧勇表示,零售藥店受到的這些實質性處罰,可能會影響其在醫保部門和藥品市場中的信譽。
“此外,藥品追溯碼是國家爲實現藥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而制定的。若不按照規定開展追溯碼工作,將無法確保藥品的質量和安全。在出現藥品安全問題時,難以迅速定位問題源頭,對消費者的健康造成潛在威脅,從而降低消費者對零售藥房的信任度。”鄧勇強調。
非定點藥店同樣強調合規
一些藥店被動暫停或取消醫保結算資格,另一方面,也有不少藥店選擇主動降低醫保產品所佔比例,甚至退出醫保。
“零售藥店是否申請醫療保障定點關係到其經濟效益與經營風險,對自身發展有着重要意義。”鄧勇認爲,醫保用戶傾向於在能夠使用醫保的藥店購買藥品,因此申請定點的藥店能夠增加客流量,穩定客源,進而提高經濟效益、降低經營風險。
鄧勇進一步表示,我國的定點零售藥店經我國社會保險部門進行嚴格審覈才具備醫保定點的資格,並且會有監督檢查機制,這有助於提升消費者對藥店的信任度,從而提高其品牌形象和市場地位。
不過,這也並不意味着非定點零售藥店這條路“走不通”。藥賦能CEO、資深醫藥從業者邵清此前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未來藥店有兩種選擇,一是嚴格按照國家的要求進行經營,這樣毛利就會很低,所以要迭代經營模式,迭代服務;二是一些企業可能因爲醫保掙不到錢,將降低醫保產品的佔比,或直接退出醫保,就賣自費藥或者保健品、醫療器械等產品。這兩種路徑都是可行的。
當前追溯碼主要是在定點醫藥機構中推行,可以有效防止假藥、迴流藥,那麼對於那些非定點零售藥店,又該如何進一步確保他們的合規經營?
對此,鄧勇認爲,非定點零售藥店要仔細覈查藥品供應商是否具備藥品經營許可證等相關資質,可以與渠道正規、信譽良好的藥品供應商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確保藥品來源的可靠性。
此外,相關監管部門應對非零售藥店進行飛行檢查,並從往年已經飛行檢查過的非定點零售藥店中抽取一定比例進行“回頭看”,對於發現銷售假藥、迴流藥等違規行爲的非定點零售藥店,應依法予以嚴厲打擊,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合法權益。
“儘管追溯碼主要在定點醫藥機構中推行,但非定點零售藥店也可以積極響應,自願向國家醫保信息平臺上傳本店藥品追溯碼信息,以便在出現藥品質量問題時能夠迅速定位和召回。”鄧勇說。
加速打造全程監管體系
追溯碼落地的整個鏈條是一個從藥品生產到流通、再到銷售和使用的全過程監管體系。它利用數字化技術爲藥品打上唯一識別碼,並通過這個識別碼來追蹤藥品的生產、流通和使用情況。
鄧勇總結道,追溯碼落地的整個鏈條涉及多個環節和參與者,藥企作爲藥品生產的源頭,負責爲藥品生成和打印追溯碼,並上傳到追溯系統中。流通企業負責藥品的採購、儲存、運輸和銷售等環節掃描追溯碼,確保藥品在流通過程中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而藥店是藥品銷售的終端環節,在銷售藥品時需掃描追溯碼以驗證藥品的來源和合法性。消費者作爲藥品的最終使用者,可以通過掃描藥品包裝上的追溯碼或者通過追溯系統平臺的查詢功能,瞭解藥品信息,有助於消費者避免購買到假冒僞劣藥品。
需要指出的是,追溯碼的核心在於掃碼,特別是零售終端或醫療機構掃碼,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工和設備成本,同時由於工作環節的增多,效率也會降低。
鄧勇表示,對於成本增加問題,政府可以通過提供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來降低企業實施藥品追溯碼的成本。同時明確追溯碼的實施要求和標準,提升藥品追溯碼的標準化和互通性,降低企業間的信息壁壘和成本。
而對於效率降低問題,應當加快落地全國統一的供藥品耗材生產、流通企業上傳追溯碼信息接口,實現一次上傳、全國通用,同時簡化掃碼操作步驟,減少不必要或者重複的環節。
根據國家醫保局消息,從11月13日起,生產、流通企業追溯信息對接正式開通。與此同時,國家醫保局也在建立追溯碼、醫保編碼和商品碼的三碼合一映射庫,降低定點醫藥機構和生產、流通企業掃碼的工作強度。
從消費者端看,部分消費者並不太瞭解追溯碼,不能很好地使用追溯碼,也會產生一些誤解。
“有些消費者來買藥時看到我們掃碼,以爲我們可以拿提成。”上述藥店工作人員說。
對此,鄧勇表示,可以在定點醫藥機構設置追溯碼體驗區,讓消費者親自操作掃描追溯碼,瞭解查詢結果和用途。除了傳統的掃描條形碼或二維碼方式外,還可以開發手機APP、小程序等多樣化的查詢方式,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實際上,國家醫保局也在面向消費者積極宣傳追溯碼,本月初,《藥品追溯碼醫保應用的五問五答》中,指出廣大醫保參保人購藥時可以牢記五步法,用好藥品追溯碼,及時發現“迴流藥”等違法行爲,維護自己的權益。
此外,多地醫保部門也發佈通知,如果通過掃碼發現倒賣假藥、劣藥、迴流藥等涉嫌欺詐騙保行爲,可以投訴舉報。比如,珠海市醫保局明確表示,一經查證屬實,將按規定給予獎勵,最高20萬元。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向消費者推廣了追溯碼。